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5章 内河航运与棉工坊(第1页)

段雪松和船工们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但是第二艘船仍旧才造了一半。

与平县一号不同,第二艘船是可以用于远洋运输兼做战船的,难度自然大一些。

楚襄也不催他们,无聊的时候就在大庄河的码头看平县一号进进出出。

从六月开始,平县一号就正式投入运行了。

运行之前,楚襄从永宁和平县县衙各抽了两个官员出来,管理水运事务。

大型船只的航运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相关的规则制度必须要定好。

比如定时对船只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船体密不渗水。

对船只的承载量也要严格规定,防止载。

比如若是有百姓搭乘平县一号外出,只能带随身衣粮物品至多八十斤。

日后运行的船只多起来,还得制定好船只相遇避让的规则。

比如上水船要主动避让下水船,避免抢行生事故。

再往后,说不定还得设置津渡,维护渡运秩序。

楚襄忧愁地想,也就是现在摊子比较小,一切还能在她的宏观调控下井然有序地运行。

等以后摊子大起来,她哪里能有精力处处顾及到。

历史上那些凡事亲力亲为的勤政君主,哪个长命百岁?

楚襄不想年纪轻轻,就有秃然的烦恼。

苦恼间,平县一号靠岸停泊了。

有搭船的百姓66续续地下来,接着船员们有序地搬运船上的货物。

船只靠岸休息后,有船工入水,熟门熟路地清除船底附着物。

还有人负责将整个船身检查一遍,以防船身哪里出现了缝隙。

若是有缝隙,就得用艌料和桐油来给船身艌缝保养。

所谓艌缝就是填补船壳木板空隙,毕竟平县一号是用大量木质船板连接拼合而成的,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许多拼缝。

如果不对这些缝隙进行严密封堵,水就会从缝隙间渗入船壳,导致船舶沉没。

平县一号目前只来往于永宁和平县之间,当然途径的县城也是受益者。

主要是将平县的食盐和海货运往永宁和航线上的各县城。

再将永宁的蜂窝煤和铁制品运往周边,水泥则是集中供给于赵起——

赵起在哪个地方修路,若是水泥不够了,船只就会暂时在当地停靠,由船员们将水泥送至岸上。

楚襄已经派人传信给赵起,周边的路修得差不多了,就去给牧场建冰窖,方便储存奶制品。

牧场的建完,再去莫族建一建冰窖,虽然莫族常年温度不高,但是猪肉的保存和运输还是需要冰块的。

硝石制冰的法子,她已经教给了星回和韶光,想来一切无碍。

这么一想,赵起也挺可怜的,成天带着建筑队,在外面东奔西跑。

楚襄瞬间心里平衡了一些。

然而这种平衡未能持续太久。

九月初,棉花6续吐絮,采摘工作正式开始。

说是采摘,也得精挑细选,有些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要小心不能误摘了。

也不能摘得太晚,否则棉花色泽容易受到污染。

这个时间的把握就让人头大。

磕磕绊绊的采摘工作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木匠们也拿出了一批搅车和脚踏纺车。

原料和工具齐活,就差人手了。

楚襄招募了一批擅纺织的百姓后,棉工坊才算是正式建成。

接下来她就和纺织工们一起泡在了棉工坊里。

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