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凤翔平叛(第1页)

第139章凤翔平叛

皇帝看郭威这么谦虚,就更高兴了,这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于是又封郭威为检校太师,兼任侍中,而且还按照郭威的意见,加封了史弘肇、苏逢吉、苏禹珪、窦贞固、杨邠这些人,郭威不是说了吗,大伙都有功,都得奖赏。只有那个中书侍郎李涛,因为被罢了相,没得到什么封赏。

刘承佑对郭威还要继续打赏,看来是太高兴了,可见这三处叛乱,刘承佑心里压力应该还是蛮大的,现在郭威已经平定了两处,刘承佑的江山基本上稳定了,所以特别高兴,没完没了地赏郭威,郭威一再叩谢,说“运筹帷幄,设计计划,这都是出自朝廷,征集部队出征,运送粮草,这都是出自各个藩镇,在危险之下,奋不顾身地参加战斗,这是出自将士。如今叛乱平定了,把功劳都归于我,再三赏赐,会折我的福的。我只想自己以后的余生都为陛下效力,等我有了其他功劳,再领赏就是了!”差不多是三揖三让。刘承佑听他这么说,这才到此为止。

过了一阵,这些受了奖赏的大臣们都反应,说是外界有些议论,说皇帝的赏赐只给了身边比较亲近的人,而对各个藩镇却丝毫没有赏赐,这未免重内轻外了,光是驻京干部升官财,我们这些地方干部没得到重视嘛。所以人家郭威前面不是说过吗,我之所以能打胜仗,征集部队、运送粮草,都是各个藩镇出的力,人家也有功劳,你不能光奖励我这个带兵打仗的,人家那些藩镇虽然没上前线,但是在后方默默支持的人你也得奖。

皇帝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加封天雄节度使高行周为太师,加封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为太傅,加封泰宁节度使符彦卿为太保,封他叔叔、河东节度使刘崇兼任中书令,忠武节度使刘信、天平节度使慕容彦、平卢节度使刘铢,都兼任侍中,朔方节度使冯晖、夏州节度使李彝殷也兼任中书令,义武节度使孙方简,就是当初跟着那个尼姑孙如意装神弄鬼的那个人,还有武宁节度使刘贇,都加同平章事。其他的还有镇州节度使武行德、凤翔节度使赵晖等人,也都加官进爵,各有封赏。

拉拢大臣,这是做皇帝的基本操作,如果连这种操作都不会的话,那就只能滚蛋了,在古代,皇帝也不能太贪功,尽管底下的大臣都会说,这都是皇帝陛下您操作得当、有如神助,但是你要是真的相信这都是大臣们的心里话,那就真成傻子了。有功劳大家都得分,有些人哪怕就是在旁边看着,他也得分。甚至有些人还从中作梗,只要他还活着,还占着这个位置,那也得分。郭威不贪功可能也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一贪功就要树敌,人心就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时候赵晖围攻凤翔已经有一年多了,他听说河中和长安都已经平定了,唯独凤翔,自己还没有把它拿下来,当然免不得着急,我这拖进度啦。于是督促部众努力进攻,限期攻克。

王景崇现在困守危城,已经是智穷力竭了,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城里边的粮食也已经吃完了。他手下的幕僚周璨就跟王景崇说“您以前和河中、长安互为表里,所以才能坚守到今天。现在那俩地方都已经被平定了,您打算依靠什么坚守呢?蜀国是万万不可靠的,不如投降吧,还是足以保全性命的。”

王景崇说“唉,都是我一时失策,连累了你们,虽然我现在很后悔,但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你劝我出降,说得也很对,城破我肯定是个死,但是投降也未必就能不死,你难道没听说赵思绾是怎么死的么,他不就是投降以后又被杀了吗?”周璨一听,知道,这是没法劝了,于是就退了出来。

所以说,不杀降兵降将很重要。两军交兵,不能把对方逼的拼死一搏,缴枪不杀这个是必须的。而且敌军投降,那是一笔收入,自己这边不用再死人了,也不用消耗弹药物资了,还收了一批战士武器。非要把对方逼的跟自己拼命,那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人财物,全是损失。

过了几天,城外边的汉军攻城攻的更加猛烈了,王景崇登上城墙,四面一看,只见城外边,赵晖跨着马奔驰往来,正亲自冒着矢石,身先士卒,带着大家攻城呢,他手下所有的将士,看到自己的主帅都这么拼命,谁敢不卖力,城北攻得尤其厉害,王景崇不由的低头长叹这帮货也不知道累。他猛然间心生一计,立即下城,召来亲信公孙辇和张思练,对他们说“我看赵晖的精兵,大多都在城北,明天五更,你们俩可以毁掉东门,假装要出城投降,但是不要让他们进城。我和周璨带领牙兵杀出北门,攻击敌军。一旦要是得胜了,或留或走,那时候再说。万一失败了,也不过是一死,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上一拼。”二人一听,都连连称是。王景崇又和周璨约定了,于是大家分别都去准备停当了,就等着天亮了行动。

等天到了五更时分,公孙辇、张思练两个人,就按时来到了东门,让手下的士卒们开始放火烧城门,王景崇不是交代了嘛,要毁去城门,然后假装出城投降。周璨也按时来到了府署,等着王景崇出来。没想到府署里面忽然着火了,而且火势极大,烧得烟焰冲天,热浪滚滚,人们根本就无法靠近。周璨急忙召集牙兵,大家赶紧提着水来救火,好不容易把火扑灭了,这府署里边的建筑已经被烧掉了一半,只有周围还有一些墙壁没有坍塌,但是王景崇住的地方一点儿都没剩下,烧了个精光,眼见王景崇全家都已经葬身火中了。

这时候公孙辇和张思练正好派了手下来约王景崇,这个人一看官署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不禁大惊失色,急忙跑回去报告。公孙辇和张思练一听,急得没办法,这时候城门都给烧掉了,主帅又自杀了,只好弄假成真,真的出城投降了。周璨那就更不用说了,他早就有投降的打算了,当然也一起投降了赵晖。

赵晖率领部队进了城,把王景崇的遗骨捡出来,折成了好几段。随后晓谕大众,不准士兵们劫掠百姓。然后立刻派遣手下去大梁,向皇帝报捷,于是这三处叛乱就都平定了。

那府衙里边的这场火到底是怎么着起来的呢?这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是有定论的,放火的就是王景崇自己,人家就是自焚的。我分析啊,他是在城墙上看到外边赵晖的部队攻城攻的那么卖力,自己一点机会都没有,所以他那个时候就已经想自杀了。而且他前面还跟周粲说过,我后悔连累了你们,我自己肯定是死定了,投不投降都得死。所以他不想让大家陪着他一起死,他也不想回头让人家羞辱,然后再游街砍头,于是就让自己手下两个将领假投降,实际上哪是假投降啊,明明就是真投降。假投降为啥要毁掉城门,历史上投降的多了,真的假的加起来就更多了,有几个把城门毁了的?人家真投降都不毁城门,你假的毁什么城门呢?

至于对周粲嘛,就更不用多说了,你前两天不是还劝我投降呢?我直接把自己烧死了,你爱投降就投吧,我死了就不挡着你了。

所以说,王景崇还是不错的,自己死,给手下留条活路。他说后悔连累了大家,还真不是虚情假意,人家是真的觉得自己前头决断失误,连累大伙了。

现在呢,咱们再来说说京城的事,当初刘知远进京,做了皇帝,那时候李崧跟着耶律德光去了北方,所以他在京城的房产,都被刘知远赏赐给了苏逢吉,苏逢吉这个人贪得很,他得了李崧的府第,人家府里的珍藏,还有洛阳的别业,也全都被他给占了。等到李崧回到京城以后,虽然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但是家产的事也没人提,所以还是苏逢吉的。李崧也知道,自己刚回来,势单力孤,所以也不敢埋怨,不过房产证还在自己手上,于是就把它送给了苏逢吉,我估计可能是想讨好一下苏逢吉。

结果苏逢吉一看,理解错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暗示我住了你的房子,让我还给你吗?但是他当面也没作,就接过来了,那时候也不用办什么过户手续。等他回到家,就跟家人说“我这房子是皇帝特意赏赐的,还用得着他李崧给我房产证!难道他还想卖人情么?”从此就跟李崧有了矛盾了。大伙看看,小人就这样,巴结他都得小心翼翼的,稍微弄不好就把他得罪了。

李崧有个弟弟,名叫李屿,平常喜欢喝酒,又没什么见识,这家伙完全不知道当前是个什么状况,他跟苏逢吉家的子弟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就常常埋怨苏逢吉,说他夺了自己的房子。苏逢吉听说以后,就更加怀恨在心了。

翰林学士陶谷以前是李崧的亲信,现在他却开始巴结苏逢吉了。可巧凤翔等地这时候生了叛乱,当时都城都被震动了,史弘肇怕出乱子,因此亲自带着兵在京城巡逻,一旦遇到有罪的人,也不问情节轻重,一古脑儿都归在叛乱案当中,全都杀了。

给李屿驾车的司机名叫葛延遇,他拖欠债务,被李屿打了板子,于是就恨上自己老板了,他就去跟苏逢吉的仆人李澄商量,然后污蔑李屿要谋叛。苏逢吉看到了葛延遇的诉状,太好了,我正要找李崧的事呢,这不,就有人给我递刀了,于是就把这份诉状交给了史弘肇,然后还派人去请李崧到自己家来,神色从容地跟他说起葛延遇的事,还装得唉声叹气,你们家这个司机啊,唉,用错人啦,得罪小人啦,我也很同情你啊。李崧还以为他是好人呢,还请他帮忙照顾自己的小女儿。苏逢吉假意答应,然后命家人送李崧入狱。当时因为葛延遇诬陷李屿这件事,搞得人人自危,大户人家都开始防备自己家的仆人了。都自我检查检查,自己有没有得罪过家里的仆人。

苏逢吉这种人啥时候都有,而且是防不胜防。他这个人是挺有才,但是人品确实坏,而且特别爱杀人,这种人很可怕。

...............

知识卡片

我们前面讲了,郭威和很多大臣都被加封了官职,不过呢,有一个人现在却冷清的很,他就是原来的洛阳留守王守恩,王守恩这个人性格非常贪婪卑鄙,他在洛阳,利用职权,想尽了办法给自己弄钱,欺负老百姓,无耻到了极致,他不嫌钱多少,什么钱都要。举几个例子吧,比如老百姓家里有丧事的,出城埋葬要给他交钱,上公共厕所也要交钱,就连讨饭的乞丐也得交钱,他要是现谁家有权有势不太好惹,他就怂恿自己的部下去人家家里偷。有一次,有一家有钱人娶媳妇请客,王守恩就跟几个戏子一起去了,冒充人家家的客人,贱兮兮的要了几两银子才走了。这好赖也是个洛阳市的市长,这种作为真的是难以想象。

公元949年的八月十三,郭威从河中班师回京,当时要经过洛阳,按道理,王守恩是应该出来迎接的,结果王守恩倒是出来了,坐了个轿子,晃晃悠悠的,谱大的不行。郭威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就跟手下说“你去告诉王守恩,说我正洗澡呢,让他回去吧。”

随后郭威就用中书省的名义写了张便条,让保义军节度使白文珂到洛阳来接王守恩的班,白文珂接到信以后挺诧异,这种任命应该有正式文书,需要几个宰相盖章签字的,他也不知道生了什么事,反正郭威现在是老大,他让咋办咱就咋办吧,而且从陕州调到洛阳也上了个档次。

陕州和洛阳很近,没几天白文珂就来了,王守恩这时候正在别墅喝茶呢。他的部下慌慌张张的跑进来,跟他说大事不好了,新任的留守已经到府衙里上任了。王守恩赶紧回府去看,远远地就看见自己家一百多口人,都站在大街上,被人家给赶出来了。周围还有一帮老百姓在那看热闹,脸上的表情好像都很高兴。王守恩这会还算聪明,没有跳着脚骂人,这事来的太突然,肯定不简单,于是就把自己家人都带到了别院里,先安顿好了。

他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郭威下的命令,让白文珂来的,王守恩就给朝廷写了一份奏表,把自己的委屈说了一下,但是这时候谁愿意得罪郭威啊,所以这件事就没下文了。

王守恩没办法,就跑到了汴梁,结果也没人鸟他,他就到处去找人贿赂,最后朝廷作出决定,念在他原来对后汉政府有些功劳,所以就赦免了他贪赃枉法的罪过,王守恩交出了几个替罪羊,让朝廷杀了,算是有了个交代。

对于这段历史,欧阳修是这样评价的,自古以来,所有混乱导致亡国的国家,最先被破坏的往往都是法律制度,白文珂、王守恩都是后汉的高层官员,郭威作为枢密使,就相当于国防部长,他竟然可以拿着一张便条,随随便便就对这些人进行任免,这就说明国家的制度已经形同虚设了。白文珂和王守恩明知道这不符合制度,但是不敢不从,郭威也不害怕别人说他专权,朝廷也不管不问,这样下去,国家就快完蛋了。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文案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开局得到混沌诀

开局得到混沌诀

简介关于开局得到混沌诀李飞,一个平平无奇的学生,参加姐姐婚礼的途中意外身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神奇大6,被人捡到。从此改名叶无忧。修炼,武者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意外得到混沌诀的他会有什么样的奇迹旅程?...

重来1976

重来1976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重来1976...

小阁老

小阁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护者,万历皇帝的亲密战友,内阁辅的好儿子,十六十七世纪全球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后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东林党口中的严世藩第二,张居正高呼不可战胜。海瑞的知己,徐渭的东家,利玛窦的剃度人,徐光启等六位状元的授业恩师。大明诗坛遮羞布,七百余种各学科书籍撰写者,两千七百余项专利的明人,现代大学与科学的奠基者。海外汉人的保护神,新航路的开辟者,大洋秩序的维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祸乱欧洲的罪魁祸,德川家康的义父,塞...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农村渣男退婚,她意外重生祖传玉坠开启空间在拥有无限可能的改革开放年代,利用空间和技术,小财大财滚滚来。更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