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页(第1页)

  即便乌林珠比原主大四岁,想自己近三十岁的心里年龄,叫她&1dquo;妹妹”也没什么不妥。

  傅莹觉得自己不能白白让弘历取笑了,于是仍在那里直着脖子道:&1dquo;我可是嫡福晋,地位高出她们,叫她们&1squo;妹妹’有何不可?”

  弘历合上扇子,用手拍了一下她的脑门儿,道:&1dquo;你就狡辩吧!明明说错了,还给自己找理由。”说完,他突然拉起她的手,朝门口走去。

  &1dquo;走吧,和我去一个地方。”弘历一手拿着扇子,一手拉着傅莹。

  &1dquo;要去哪里?”见他拽着自己胳膊,傅莹忍不住问道。

  &1dquo;去我书房。”

  &1dquo;这小子怎么这么喜欢去书房啊?”傅莹心里纳闷道。

  弘历拉着傅莹到了自己的书房之后,松开了她的手,对她说道:&1dquo;这便是我的书房&1squo;乐善堂’。”

  傅莹环顾了一下他的书房,见这皇子的书房不比自己的大多少,也是有书案、书柜,外加条形案,几把椅子之类的家具。

  她抬头看了看门口,但并没有看到匾额,忍不住问弘历道:&1dquo;我听四阿哥说这里叫&1squo;乐善堂’,为何没有看到匾额?”

  弘历有些不好意思,道:&1dquo;这个&he11ip;&he11ip;汗阿玛无心顾及提匾额这件小事,所以就没提。”

  弘历说的是事实,傅莹却误以为他这是临时给自己书房起的名字,好和自己的&1dquo;崇仁斋”相应。她感慨他撩妹手段高明,却不知这回是真的误会弘历了,弘历娶亲之前,他的书房就叫&1dquo;乐善堂”。

  弘历复又拉起傅莹的手,领着她到自己的书案前。她看见他的书案上满满当当地放着砚台、洗、架、印章等物。平铺的宣纸上还有字,原来是弘历回来之后,命小太监将自己还未完成的那篇帝王论铺开,准备抽时间今日完成。

  傅莹看着他写的那篇《汉武帝论》,忍不住读了出来:&1dquo;世之论武帝者,以为穷奢极欲,好兵黩武,与秦皇无异贬之矣。然余则以为犹有可嘉焉,何也?人莫难于知过,莫难于悔过,莫甚难于改过&he11ip;&he11ip;”

  傅莹读完之后,弘历有些忐忑地问道:&1dquo;此论如何?”

  &1dquo;这可是四阿哥所作?”傅莹有些诧异地问道。

  &1dquo;自然是。”弘历不知傅莹为何如此问她。

  按照傅莹之前对乾隆皇帝的印象,他的诗作水平好像就是什么&1dquo;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he11ip;&he11ip;”之类的打油诗,这半篇《汉武帝论》她借着原主的鉴赏能力,可以感觉出立意标、行文流畅,算得上优秀。

  于是傅莹评论道:&1dquo;此论立意不同寻常。帝王既为天子,九五至尊,武帝却可下《轮台罪己诏书》以省自过,而后改之,为后世所称颂。想圣明之君,皆愿自省改过,古有大禹为百姓而泣,近有世祖(顺治皇帝)列罪自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改过何其难为?有蒙昧者,明知己过,犹不自省,反寻它由,以推己责,常人尚且如此,更遑论帝王乎?”

  傅莹此番言论正合弘历之意,他高兴之余拍手道:&1dquo;你果然深知我意,此言极是有理。别说天子,就是寻常人犯了错,也免不了寻个借口,竭力为自己开脱,断然不承认是自己之过,由此可见,天子犯错改过是多难之事,这便是我深赞汉武帝之由。”

  傅莹不曾想原主古文竟如此信手拈来,除了再次感谢原主之外,她犹是不相信未来乾隆皇帝的诗文水平,怕他是别人代写,于是笑着说道:&1dquo;四阿哥可还有其它自己作的诗作?今日见了四阿哥这半篇《汉武帝论》文采斐然,不知其它诗作如何?想必定然也是非同寻常,也好让我瞻仰一番。”

  弘历见傅莹还要看他的其他作品,自认为她已为自己的才学所&1dquo;折服”,高兴之余,从书柜里拿出一些自己之前的作品,递给傅莹。

  傅莹翻了一下,看到他写的那篇《长孙皇后论》:&1dquo;夫闺门王化之始也,诗三百必以《关雎》为&he11ip;&he11ip;闺门正,而后家齐国正也。王者立后,上法乾坤,必求令德&he11ip;&he11ip;名垂百世,媲美周姜宜哉。”

  通篇读下来,觉得他一十几岁少年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着实厉害,又见文中提到《关雎》。想起弘历去她书房那日,说他最喜《诗经》中的《关雎》,如此看来,倒也不是乱说。

  而后又翻到一篇他写的古体诗《关山月》:&1dquo;玉门关外秋风清,玉门关上秋月明。戍儿归卜刀环鸣,离家见月防亏盈。天河洗净兵不用,早晚可得酒泉封。燕颔将军飞食肉,每同甘苦均寒冻。遥忆千家砧杵声,旧衣未解衣送。举头皓魄又重圆,边笳四面方吹动。”

  读罢,心中感叹一番。觉得他的诗作水平自然比不上诗文大家,但也绝不是那写&1dquo;一片两片三四片”的庸人,只怕后世之人为抹黑乾隆,而故意编排的吧。

  弘历原先领傅莹到书房是有目的的,他早就想看一看傅莹的书法。在傅莹&1dquo;回门”那日就有了这念头,奈何傅莹那里不方便,今天便将她领到自己书房,以达成自己所愿。

  等傅莹看过他的作品之后,他也没心思问她对自己这些作品如何评价,反正他认定她是&1dquo;欣赏”自己才华的。他急急让她坐到自己平日坐的椅子上,然后命太监研磨准备。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