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五章 建造(第1页)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回来了不少的钱,除去掉成本,还有两三千两银子。

手下的那些个人都赚了不少。

闰土再次去见了沈先生。

沈先生还在一个庭院中授课。

现在的江浙西式学堂较少。

沈先生在会稽也只是通过这样的方式。

讲课是那种演讲的方式,慷慨激昂。

听课的人很多,屋子里有着二三十人,屋外也有好些个在听。

都是些较为年轻点的。

十岁到三十岁的人都有。

待到讲课完毕之后,闰土上前去打招呼。

沈先生对闰土的印象很深,别的不说,就是上次在县令的宴席上,闰土就出了个大风头。

“沈先生。”

“闰土。你已经通过了院试,接下来呢想做什么。”

闰土:“科举,准备明年的乡试。”

沈先生:“如今是乱世,哪里都能够立功名,何必一定要去科举讨出身。越是乱世,越是机会需要作为。闰土,相信这其中的道理你一定清楚。上下五千年来,人才最多的时候便是东汉末年。何其多的人才。当作出一些更大的事业来,而不仅是科举。救民族于水火。”

“目前在会稽有着一個药铺。”

“药铺?”

“我也相信实业救国论。目前开设了制药厂,以后再办一些厂。民族企业受到压制,各方面都不如,包括药材,都有着西药的介入。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先是开办药材厂,以后我想要开铁厂,兵工厂。对了,先生,你不是想要建西式学堂吗,这也是我想的。实业和教育都是富强之本,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展而救民族之目标。”

“说的好,闰土,你竟然还有此等见识。”

沈先生看着闰土,眼神中流露出了欣赏。

“闰土,去过海外吗?”

“没有。”

不管是前世还是后世,他都没有出过国。

“我去过东瀛两年。东瀛明治维新之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展教育。以至于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东瀛和华夏何其相似,都是亚洲传统的封建国家,而东瀛通过明治维新可以变成强国,咱们为什么不同。公车上书便是开始。但是在我看来,要彻底摒除,变革的彻彻底底。闰土,你也该去东瀛看看,学习其改革经验,学习其理念。师夷长技以制夷,该学的地方还是得学。”

沈先生比较的激进。讲的都很在理。

闰土想了一下,去东瀛。

或许也是可以留学一下,增加一些阅历。

毕竟以后的大佬,基本上都是留过洋的。

就说辜鸿明大师,通晓中、英、德、法、意、日、俄、拉丁、希腊和马来语等十种语言,去过好些的国家。

听着沈先生这么说闰土也要去看看。

“沈先生,咱们可以办西式学堂。”

“这需要的银子太多了。县令大人不愿意支持,我已经去求见他好几次。”

“自己办学堂。”

“钱从哪儿来?”

“我这儿有。”

闰土想开办西式学堂。

这时候有着洋务运动,办西式学堂的是越来越多了。

但是江浙这边的非常少。

就连绍兴好像都没有。

等再过上两年年,蔡原培先生从京城回来绍兴之后,绍兴才有了第一家西式学堂。

“这可要不少的钱。”

“我那个药材铺赚了一些。够用了。这也是我刚说的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

闰土需要这个名声。

当即和沈先生说了起来。

如今的他有着近两千多两银子。

并且还在源源不断的赚钱。

一年下来两三万是有的。

只不过别人不清楚情况。

毕竟要本钱。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