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7章 十年已过新朝危机(第1页)

——书接上回——

二十四岁的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三十岁的时候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

三十八岁的王莽执政后,克己不倦,招聘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

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的王莽先是建言应该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然后封赏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从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

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

元始二年,全国大旱,并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

在王莽带头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

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于是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王莽四十八岁时,立长女王嬿为汉平帝刘衎的皇后,长子王宇因吕宽案,被王莽逼自杀,牵连数百人,王莽之同党即上书说,安汉公大义灭亲,公而忘私,作八篇诫书与孝经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书目。

王莽为了制造太平盛世的景象,先是派“风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后大加赞颂天下太平,彰显王莽宣扬教化之功。

其次通过重金引诱的政策,使匈奴等外族遣使来归顺朝贺,王莽遂成为人们心中治国平天下的贤良圣人。

王莽五十一岁,值公元6年,改元居摄元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次年,王莽派王邑平息了叛乱,王莽遂有称帝之心。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朝廷上的大臣与学者,论灾异与禅让的风气颇盛行。

时人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君失德的谴责。

西汉的衰运仍然没变,受灾异、禅让等观念影响的社会心理,为王莽进行代汉提供了条件。

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王莽时年五十四岁。

五十四岁的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华-夏-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华-夏-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由于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

王莽执政以来,为了获取民心,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

哒哒哒哒!

一阵声音让王莽从梦惊醒,想起了王政君说过话,她死后十年内必定大乱,同时被哒哒声音打扰的心烦,不由大怒,询问:“是何响声!”

“回陛下,是木屐踩地之声!”一个太监回道。

“木屐,汉朝还有物件留下?以后废除!”王莽十分烦躁的说道。

“陛下,现有矮寇国的使者来吾大新,不如将这些东西赏赐给这些低贱的野人,已体现吾大朝的风范!”太监恭维道。

“汝去做吧!”王莽挥了挥手让太监下去,捂着头正为各位反军的事情头疼。

另一半!

汉阳县,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着山下的景色,脑中却是一团乱麻。

一个身着甲衣,头戴武士帻,留着山羊须的汉子,端着一个新制的竹筒,出现在了他面前。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