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页(第1页)

城镇里人除了想办法节省开支,那就是开源,关键是为了一个嘴,那就是吃。

别得也顾不上,干啥都得先吃饱肚子不是

但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所以就自己种,院子太小,种不了庄稼,就种一些蔬菜,总之一句话有地儿就不能浪费了,犄角旮旯也得利用起来。

不光刘家这样,城镇里家家户户都这样,是有点儿土就种下种子,希望长出来点儿啥!

院子里还有一口手压压水井,好方便用水,比挑水方便多了。

进屋后,刘淑英麻溜的把炉火放开,屋子里很快就暖和起来。

“爸爸,您先到炕上歪一会儿,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刘淑英从炕头柜里,拽出两条被子,麻利的把炕铺好了。

“别麻烦了,亲家母还在呢!”刘姥爷有些不好意思道。

坐在客厅里的姚奶奶,听到后,立马回道,“亲家姥爷,您还是休息会儿吧!年纪大了可不像我们年轻人。”

虽然亲家姥爷看着比他们还年轻,城里人不像乡下人,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的,这面上糙的很。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比他们大十多岁呢!

“那我就倚老卖老,不好意思了。”刘姥爷在屋内,略抬高声音道。

“午饭我和亲家母忙活,您老就放心吧!”姚奶奶笑着说道。

“人老了,不重用了,才熬了一宿,就熬不住了。”刘姥爷脱掉外罩,直接躺了下来。

而两位母亲,边说边笑的,手脚利落的做好了午饭和产妇的午饭。

为了照顾孩子和产妇,几个人轮流吃饭,反正离医院近,到家里吃饭,吃口热乎的。

三天一晃眼就过去了,由于是顺产,可以出院了。按理儿说应该回婆家,可这寒冬腊月的,步行走二十多里的路,产妇和孩子怎么受得住啊!要知道月子病可是非常难治的。

这年月可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人们的出行主要靠步行、畜力车、牲畜等,用独轮车(木轮)、大车、地排车(死胎)运输。当时交通工具基本上没有,闲暇时走亲访友,就只有靠两条腿用步子量着走了。

没有条件吧!咱踏着雪回家,也不说啥。

有条件吧!还是以孩子和产妇的健康为先。

两位亲家商量了一下,就先住娘家吧!亲家婆婆非常的通情达理。所以刘淑英借了一辆平板车,裹着厚厚的棉被,把连幼梅母女俩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给拉回了四合院。

“亲家母,未来呀!说不得我也要去姚湾村叨扰了!”刘姥爷意味深长地说道。

“那感情好!开春长海分了家,盖了新房,没事,您老也到乡下住些日子。”姚奶奶乐呵呵地笑道,只当老爷子是客套话。“不过就怕您老住不惯!”

“这县城和你们村,我看可是没啥区别。”刘淑英笑道,“若真论起来,姚湾村可是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那倒是!”姚奶奶骄傲地说道,“背靠着青兰山,脚下是盘龙湖,在往前可是看不到边的庄稼地,都是良田。即便闹天灾,最困难的三年时期,俺们那也没有饿死过人。”

“这倒是,光是盘龙湖,面积约四千余亩,湖中水藻茂盛,鱼类品种繁多,古时候也是有名的粮仓了。只要人勤快,怎么都饿不着,就别提青兰山里的山货了。”刘姥爷笑道。

“对了,娘,给村里人端面条了没?”姚长海算计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