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书史学之浅见(第1页)

夫史人者,有二途可寻,一曰专精,二曰会通。精之一门,未知全貌,博之一途,知全貌而不察精微所处,是谓专精之於会通,其术易得也。夫会通之道,合百家之术以归一,汇百川而归海,以一人之力,廓括古今,辩之情理,考其名实,以史通之,实不易矣。史以疏通知远、明事问道为之心,为史学之义。夫史者,千古绝途而难闻矣。自夫子以下,史迁继之,而百代之下,未不知何人也。刘子玄析前人之书,诋其史法之过,甚至夫子,以罪其史法也。自汉儒而下,诋儒者少之,然子玄攻之,独知其道也。实斎不以子玄为尊,别开一家,独贵史意。史法为器,史意为道,是以道器合一,明之於器则道闻也。

昔刘子玄道“史家俱学才识之三才,遂可信也。”诚语如是,马迁之做史记,情理兼备,然考人物事蹟,多误後人。魏收作魏书,千载之下犹称秽史,是以史识之能,乃史智也。学时稍长,即识天地人之理,然史才独善之也。史才者,非文采也。史文之于文采,乃求真求确,非文采之摇荡,偏乎情理之外,史文重质非情也。唐书所载“恪,隋炀帝女所生也。”一言明乎褒也。然之情至此而止,不可再也。史文之质如此也。夫史者,具学才识,审其理,断之其人,明乎古今之变,天地於我共一,抱史志合乎心,而一以贯之,则情理犹明。夫子作春秋,明乎褒恶,以讽君王,正世风也,然夫子之能如此。而史迁括天人之道,而撰史记一书,乃纪人情,观天地作书,是以本记、列传、世家、书、图之并举,乃体大思精之作。史迁之于夫子,史识之智过也。郑渔仲其二十略,独善之,其开前人未有之境。章实斎,以六经皆史也,而探古今,是故史学之识,乃因时而长,後之胜古,乃常事也。子玄所论三才,实斎以史德相举,乃史学之基,亦乃史道也。德,国之重器也,国若无德,则国不可久,昔司马氏之乱天下,晋帝而曰“晋室得国如此,晋祚安久?”一语如是,自魏晋以来,六代以下,论之司马一朝,无人不诋也。夫赵宋一朝,文化犹胜,而武功不振,故多以陋宋为其名也。太祖夺周天下,以欺孤儿寡母,然宋终之时,亦复此耳!左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其言不诬也。为德之有天下,而正也。其德之不正,纵天下之於我手,後世必以耻也。夫国德如是,人德亦如,君子之求财,乃取而有道,非小人之智而独愚也。然世以小人之行径为行法,君子之德弗为,是以社会越举贤人,而仁义之道越不存矣。

史之於德,乃云史事之真,後学而考其事也,若无史德,焉得流传,魏收所作之魏书,真乃秽史耶!非也,魏收做史之时,世族林立,帝王以言难收,常言做史乃为後世所书,方可无有曲笔。收因时势,史文潜於字义之中,故千载後收书亦为传世。左传曰“郑伯克段于鄢。”其一克字而义出矣,郑伯弗兄之德,段不悌也。又以史文之质,不简焉见史识。刘知几所言做史者,具学才识之三才,章学诚以史德相举,余则言之史情,会通五才者,做史方确,真性情也。何云史情也?人之无情,未所闻也。凡为人之父母,为之子女亲朋,未不免有好恶之言,凡举文者,蕴情乃为至文,然史学亦为人之创,何况乎治史者,绝情观书,尚有何义。史之于情,乃於人也。史事即人情,人之所误,事则误矣。案刘知几谓史学三长,曰史学,无非学史之时而得之所物,史识即直笔也。才乃做书之能。夫此三才者,千古所载,何乎云得史学之法也。章学诚即以史德相抵,言史学之人,先具史德。

然余何以史情以相举也?

人之记事,案之记言或以记事,史之所载,盈天地之间,无所不包,马端临所论史,不过治乱兴变,典章礼仪,二者也。动静相合,史之所变也。然人之时间,之於空间,之于人生,何不感慨而之书也。马迁之史记,流乎于情,方以动人,所谓无韵之离骚,本乎於情也。史家之见於义,辩之人物,观其事蹟,若不生情耶!书此人物,何不生情耶!即文字之於义,情理相合方为至文。然史情之史文,流落片刻即也。观史记之书,深情之语比比如是,与汉书之谨严,失之甚矣。史情虽具史文之精妙,然史事求实,不可云乎情,史情之所为历代史家之所弃也。史家载之人事,幽深处以情即也。史情乃为史之义也,亦为书之人所情也,或遥寄百代之後世,或思当下之是非,观天地之阔、江海之竭、风雨之荡、人事之变。上寻百代之故事,考百家之典籍,案以文字,一一记之,页页书声,黑白之间,孤情作书,点点灯火,字字泣血。观人物之生死,乎情也。载古今之变,乎情也。盖以自序书史之旨要,後世何人观此书也。皆史情也。史书之于史家,即义也。作书别於本纪、列传,典章礼制,染情而书之,文字虽以平易,皆乃史家孤语也。凡大史家者,即一人之力而撰书者,应具此史家五才,乃能做史。及史书之成例,曰通史,曰断代史,曰编年。其通史之作,乃最艰之事,断代史因表一代之兴亡,亦为难事,编年乃纲目记事所作,少载典志,成书稍易也。宋作资治通鉴,以三晋分家为纲别之,然典章何在?马端临以通考补之,遂为一体之备也。以一书括古今天人地理之事,其史法莫不而循也。史之於法,乃人事、典志二略相袭,千古以来,史书成系未见全备而明目者。前人所书者,惟资治通鉴、文献通考较善,然非一书之成系,亦憾也。纪传体分割各篇,虽明之於书志,然人事难考甚矣。自李唐前,惟左传为善,自後史事专确,不为前人之怪诞也。

史迁之书、班固之志,六代因循而下,杜佑会编一体,专事典志,其又别之以统系,名人之于後,而不敢乱法也。然人欲之不足,而致天下之欲盛,是夫天下之兴亡,会於之一体,而所亡也。史所别故事,乃因史而鉴之人事,古今不一,人性未变,何不所鉴也。天下之事理,乃因循前人之故,非虚空而生,史家之言,非乃当世之书,乃为後世而作。史迁继父之业,因别前人,观世本而成一子之书。固采迁之体系,易书改志,以断代为记,别为汉书。盖以两书相抵,迁以本纪、世家、传为表人物事,书则以记天人,固因循而法,徒改书为志也,其学术之源流又取於他人,又怪乎郑渔仲所诋“班固毫无学术,专事剽书。”然史法之由前人,後人因时而致异,战国史乘不啻百家,少见通史之例,而司马氏而作之,班氏见无一朝之断代,因列汉书。刘知几见无人考史书之源流,辩学术之旨要,因而作史通,郑樵因列通志二十略,而独善之,故又开一层面也。故前人之不及者,後人常以别之,而成一家之述也。自魏晋以下,世重断代,少为通史之论,赵宋以後,偏重通史。今别史书之备,不出前人规模,然今史籍之繁,以一人而撰通史,乃为绝线之机,非大史家所不敢为也。惜哉!今之史家者,无一人可任也。

喜欢江城识我记请大家收藏江城识我记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Promise

Promise

游手好闲的高中生侦探彦易轩,无缘无故地被卷入到一宗离奇的密室杀人案之中,诡异的作案手法和毫无征兆的作案动机,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七年前席卷了大型人工岛屿nightcore的暗月事件,突如其来的名为humanBeings的怪...

我开局震惊了女帝

我开局震惊了女帝

宁天来到天玄世界,睁眼竟然是女子的闺房等等,这是什么情况身为废物的他,绝美至极的女帝竟要在今晚和他成亲震惊系统激活震惊他人就能获得奖励开局震惊女帝,踏出人生大事第一步,完成举世震...

吞噬星空,我可以模拟人生

吞噬星空,我可以模拟人生

李悦重生到吞噬星空,本想苟到罗峰起势,卖掉地球居住权后浪迹星际,却意外激活系统,无限人生模拟器...

四合院,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首富

四合院,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首富

简介关于四合院,从一无所有,到世界富从小吃摊到食品厂老板从修车到汽车工厂从一无所有到世界富…你就只差一个系统,我叫陈平安,我为自己代言。...

死眠之主

死眠之主

简介魔物环伺的世界,人类服下灵药,步入凡异教徒蛰伏于世,外神凝视人间,呓语不绝。魔药灵能者炼金术占星预言教会猎人神秘学可这些,都和我没关系。因为我醒来,邪教徒正在把我炼成傀儡!盛满魔药的坩埚里,除了被五花大绑的我,还有一根骨头新晋死眠之主的故事,大幕已拉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死眠之主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