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科场舞弊案前情(第1页)

半年前,有一桩案子震惊齐国上下。

科场舞弊案。

入试时,监管的小厮收了几个考生的银子,默许了那几个考生夹带赴试。

然而,考试时那几个考生却引来了监考的注意,从而引了全场搜检,连带一群人都受到牵连。

受到牵连的这些人,大多都是开考前就极负盛名的学子,根本就不需要作弊夹带便能蟾宫折桂。而这些本有大好前途的少年郎们,却因受牵连,连三司会审都没经过,便被剥夺了终生的考试资格。

在这之后,因为有人作弊,所以堂官们提议改题重考。

然而第二次改题重考时,却又再次出现了舞弊事件。

这次不是考生行贿夹带,而有考生买通了考场监考,让他们在入场前将答案放在行了贿的考生座位中。

这第二次的事件,比第一次的事件严重千百倍。

监考受贿,官场腐败;试题泄露,高位之中有硕鼠。

然而腐败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折腾了两次,金钱财力耗去不少不说,本来是‘本科春闱’,已然成了‘本科秋闱’。

科考是大政,每年都有官员致仕升迁,死伤空缺,朝廷需要新鲜血脉——因此,查明贪腐泄题成了其次,先行第三次科考才是大事。

第三次科考由幸世邈亲自下场主持,出题拆题阅卷排名都由他与六部堂官共商,这次终于没再出岔子,却落人口实。

再厉害的权臣,也没办法管人家私下说些什么。

许多人偷偷都说他权相干政,擅于谋国更善谋身,策划了两次科场舞弊案,为的就是最后自己亲自下场——让更多的士子成他幸世邈的门生,罗织党羽,布阵朝堂之上。

对此,幸世邈置若未闻。

科考事毕后,终于开始查起前面两桩案子。

后来的结论是第一桩案子中行贿夹私携带的几个主谋,通通都是受人指使才如此,为的就是拖可能中举的学子下水。由此可见,第一桩案子就是为了引出重新出题。

第二桩案子中,行贿收买监考的人,提前先向主持考试的堂官行了贿知道了试题。第二桩案子中的漏题极严重,既收银钱又笼络新臣,与卖官鬻爵无异。

两场考试,主考的堂官们都不是一批人,但相同的是,两批人中都既有幸世邈的人,也有谢常与谢清平的人。

粗看下来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科场舞弊案,这是两拨人争着在朝堂上罗织党羽、巩固势力。

然后再一看结果,幸世邈似乎大获全胜,又会基于前面的事实得出一个结论——确实如众人所说,幸世邈果然是个奸相,故意搞了这两桩案子。

后来案子还没再深查,幸世邈处在风口浪尖,谢常便跳出来盖棺定论——此事与幸卿无关,休要妄议!

幸世邈面对这种看似澄清实是抹黑的说辞,倒是也没说什么。

随即,两边的人都各打五十大板,将事情掩盖了过去。

...

谢清晏一开始也是如那些人一样想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