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章 权臣2(第1页)

明安殿前,幸世邈受百官逢迎。

四五品官阶不高但也绝不算低,却低三下四地跪在他面前当人墩子。

幸世邈面色冷了冷,狗摇尾巴也要看时候。

地上跪着的几名官员察觉到他的不悦,急忙起身,还没来得及抖抖官服上的灰尘,便先请罪道“相爷莫怪...我们愚鲁...”

幸世邈挑挑眉,也不言语。

所谓贵人语迟便是如此,他极少说话,一双清冷的狐狸眼看人时却极含威压,总是让人没来由地心里怵。因此,许多官员在向他汇报上呈时,都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与他对视。

幸世邈下了马车,缓缓地走向百官最前之处,以整块和田玉为底的皂靴与大理石砖相碰,出清亮的声鸣,与簌簌落下的雪极为相应。

他停在独属的位置,亭亭而立。天人之姿,风华清绝。

幸世邈一出现,百官都收起了方才的市井作态,按照上朝时的位列整齐端直地站着。

等待上朝的时候,有几个大员凑到幸世邈面前,想攀谈些什么,一开口便被幸世邈挡了回去。

“不必多说,朝堂上再论。”他声音淡漠中带着冷。

伏鹤距幸世邈大约十步远,他出了列,冲着幸世邈的背影道“幸相,不觉得自己太轻狂了些吗?”

幸世邈闻言,侧过头瞥了一下伏鹤,那是极轻蔑的一眼,很快就收了回去。

伏鹤望着他的背影,听他懒懒的声音传来“若非幸某改革,您这样的寒门子弟,怕是一辈子都没资格站在幸某身后妄加置评。”

幸世邈想起伏鹤和谢清晏的谏言中,有一条便是他堵塞官路,真是可笑。若非是他改革,伏鹤现在应该在乡间种地。不过他的改革也有弊端,能让这种蠢货中探花,未免荒唐了些。

此言一出,伏鹤怔怔地看向幸世邈,指向他的手指轻轻地抖。

身边一名同阶的官员垂眸嘲道“伏大人不觉得自己太不识好歹,恩将仇报了吗?”

一语双关,这话说的是伏鹤,也是谢清晏。

幸世邈在朝中很得人心,谢清晏与伏鹤两人欺师犯上,百官多有不平。现下谢清晏已经被关进宗正寺,他们自然只能拿伏鹤出气。

许多弹劾伏鹤的折子都被幸世邈压了下来,伏鹤现在还能站在这,全仰仗幸世邈...而他还出言不逊。

又有几名官员替幸世邈打抱不平,对伏鹤指指点点。

读书人骂人既阴损又戳要害,伏鹤听得满脸尴尬,一言不。

倒是幸世邈开口制止了,淡然的神情像是一切都与他无关“好了,不必和他置气。”

幸世邈懒得和伏鹤置气,生得蠢笨又进了官场,已是可怜至极。

随着指责声暂歇,明安殿殿门微开,从暗淡中的晨光走出一名男子。

众人本以为是近侍出来宣布上朝,没想到来人竟是谢清平。按大齐律,未上朝前,应是只有皇上与近侍在内,谢清平应该与百官一众在殿前等。

而他是从明安殿里面出来的,足见圣眷优容。

他一身淡色道袍,束起来却未戴冠,而是用了道家的簪法,身上还带着浓浓的檀香,应是日日伴谢常修道所染。

谢清晏十岁时出宫建府,远离谢常,虽是被封王但也远离了权力中心——其中缘故便是谢常最亲信的弘真天师说她不详。

而同样的理由在谢清平身上反了过来,弘真天师对谢清平多番夸赞,引得谢常相信谢清平有助于他修道成仙,于是谢清平几乎日日相伴,也越得宠。

谢清平脸上永远是温和的神情,丝毫不端皇子的架势。他踱步到幸世邈面前,极恭敬地鞠身。

他多次求见幸世邈,都被拒之门外,眼下他神情从容,没半点尴尬。

“幸相安好。”

脸色铁青的伏鹤,远远地望了一眼谢清平。后者察觉到了,却并未将目光与之相对。

“常王殿下安。”

闻言,谢清平才直起身,瞟了一眼伏鹤后,笑着说“这伏大人虽是好模样好才气,但也太年轻了些。总是对您妄加置评,以搏直名大概是年轻的酸腐子都有的通病。”

他这话表面听着在贬低伏鹤,实际上却在为伏鹤开脱,把冒犯上官说成是读书人的迂腐。

文人相轻,但也相怜。没有一个读书人,会真心嘲笑后生不谙世事时的天真。

幸世邈也是如此,他淡淡地挑挑眉“您说的是。”

此事便算告一段落。

谢清平鞠身,恭恭敬敬地迎着幸世邈一步步走上台阶,又进了明安殿。

从始至终,与幸世邈差不多身高的他,都刻意矮了一个头。后面跟着的百官也是压着步子走的,没有一人敢比幸世邈的步子声大。

这些细枝末节,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权势极盛的人才能体验的人情世故。

幸世邈看在眼中,理所应当地受着,心中却不由地想起了谢清晏。

那个蠢货做不来这种迎来送往的功夫,更别说与谢清平这种笑面虎对峙。

若没有他,谢清晏早被贬黜出京,或者死了。

喜欢亵玉请大家收藏亵玉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