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20 章(第1页)

建元六年,冬十月,窦太后卧病,刘彻私辛雍地,在高祖皇帝所建立的北畤祠五畤,即密畤,鄜畤,下畤,上畤,北畤,祭祀青帝,白帝,赤帝,黄帝,黑帝,月余才回。

冬至又是祭祀祈福的大日子,未央宫每年都会有大型的祭典仪式,但刘彻今年却格外重视,从雍地回来后,又忙不迭地要我和他一起素食斋戒,参加冬至祭祀大典。

我心下明白,清河哀王和广川惠王的英年早逝,让他心中多少有些畏惧这样的“天意”,如今窦太后凤体违和,人不与天斗,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上天庇佑汉室。

狸猫碎瓦致使我早产,生下多病的幼蓁,也一直令我耿耿于怀,我亦想通过这些祭祀,虔诚的祈求上天怜悯赐福,让幼蓁能平安健康地长大。

立春过后,便是春回,外头的天虽然冷了,但隆冬俨然大势已去,往日的初春总要下几场春雪的,今年却是例外,正月才到中旬,茫茫苍山上的积雪已然化了干净,月底下了两场春雨过后,天也渐渐暖和了。

二月,惊蛰起,万物始生。桃夭初绽,鸧鹒有鸣,春华之始也。

乙末日,辽东高祖庙突发大火,让这盎然的春意突然蒙上了一层阴影。天生异象,多有不详,我心下也隐隐觉得不安。

刘彻诸多的祈福,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窦太后的病情日趋严重,朝堂内也动荡不安,刘彻在五祚宫的日子渐渐少了,就连大哥和卫青,也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刘彻虽未明言,但我心下明白,窦太后只怕是日薄西山,时日无多了。

以前总是朔望两日的时候带着公主去长乐宫请安,和刘彻商议过后,二公主还小仍然是朔望两日请安,但卫长公主的请安次数从每月的朔望改成了每五日一次,儿孙绕旁,或许能让她的病情能有些起色。

入夏以后,天气变热了起来,又迟迟不肯下雨,闷得人透不过气,才不过四月,就好像入了盛夏。壬子日,长陵高园殿又遇大火。

前有高祖庙,后有高园殿,种种不祥之兆,闹得前廷后宫人心惶惶,议论纷纷,天子下令臣民素服五日,以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

太皇太后重病,前廷后宫都为此忧心不已,长乐宫也离不得人,皇后住到长乐宫为太皇太后侍疾,刘彻也每日要去长乐宫晨昏定省,加之朝堂之上云谲波诡,刘彻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常常三五日,不见踪影。

端午那日,我依例带着卫长公主去长乐宫请安,卧床许久的窦太后罕见地坐起身来,陪着卫长公主玩闹了一会儿,她便将众人都遣出去了,单独将我留下来。

或许是因为皇后的关系,她待我并不亲厚,在她眼中,我不过是天子的一个宠姬而已,这还是她第一次单独跟我说话。但我并不惧她,跟她相处多了,纵然她不喜欢我,但对两个孩子,她却很是慈爱,对我自然也不会有恶意。

见她身旁无人服侍,未等她吩咐,我便起身走到她身边。她目不视物,也不说话,只是朝我伸出手来,我忙过去扶住她:“太皇太后有何吩咐?”

她依旧没有说话,颤抖的双手顺着我的臂膀,一直轻抚到我的面庞,从额头到眉毛,到眼睛鼻子,又到嘴唇,然后到双颊双耳,最后从头顶一直摸到发尾,从始至终,她的面上都带着温和的笑意。

“生的不错”,她说着,又靠在软垫上,掩面轻咳了几声。

我给她倒了一杯温水,又将软垫加高了,好让她靠着说话更舒服些,又拿着便面轻轻替他扇了起来。

她喝了水,气息也顺了许多,又说道:“咱们俩第一次见面,老身和你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我点点头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太皇太后的教诲,妾从不敢忘!”

“好啊”,她笑了起来:“皇帝尊崇儒学,可老身偏好黄老,老子之言,老身读了半辈子,又听了半辈子,获益良多,你有空也可去读一读!”

“唯!”我低头道。

“你的事,我也听说了。”她又道。

我并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事,又抬头去打量她,她神色淡然,无法判断出喜怒,遂问:“太皇太后指的是何事?”

“我说的是韩嫣”,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皇后。”

提及皇后,我心底微微一颤,见她神色语气中并无怒意,心下便也坦然。

“韩嫣秽乱宫闱,是你揭发的?”她又问。

我确实向刘彻揭发过韩嫣□□之事,可真正惩治他的是皇太后,我心下有些犹豫,但仍旧点了头应了一句“是”。

“韩嫣深受皇帝宠信,难道你就不怕因此得罪皇帝,失了皇帝宠爱吗?”

我略做思忖,摇头道:“妾身为女人,让妾眼睁睁看着宫人遭受佞臣迫害而坐视不理,妾做不到。韩嫣此人作恶多端,却人人都不敢言,妾恐主上有朝一日会被他蒙蔽,危害社稷,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妾都不能不管,若因此失了主上宠爱,妾也不悔!”

“那皇后呢?”她又接着问:“帝后那日吵架之后,皇帝立刻把你接回了宫,让你代皇后出席宫宴,若是换了旁人一定会以为这是个机会,可你却把皇帝推给皇后,你是如何做到的?”

“皇后才是主上的正妻,这点妾也不敢忘,不敢乱了嫡庶尊卑,不敬皇后”,我想了想,又道:“主上圣明,那日说也不过是气话罢了,让他消了气,自然就能想明白了。”

“老身原以为你不过是个柔顺讨巧的歌姬罢了”,她又说道:“现在瞧着,你倒是个深明大义的,知道不能一味地奉承皇帝,难怪皇帝待你与旁人不同,连我也不得不高看你几分!”

能得到她一句认可,我心下不免欣慰,面上仍旧谦恭:“太皇太后谬赞,承蒙主上错爱,这都是妾该做的!”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①她仰头叹了一口气,又道:“这道理,皇后大概是永远都不会懂了。”

我没有接她的话,只是倒了一杯温水递与她:“说了许久的话,太皇太后喝些水润润嗓子吧!”

她笑着接过了,却并未立即饮下,又道:“我知道,皇后对你多有苛责,你心中不忿也是人之常情,且老身对皇后多有维护,你心中大概也有不平吧?”

“妾不敢!”我只是否认,却不多言。

“老身维护皇后,既是为皇后,亦是为皇帝。”她抬起头,叹了一口气:“皇后是国之小君,轻言废后有伤国祚。皇后虽然有过,却并无大错,与馆陶母女的拥立之功相比,亦算不得什么,皇帝若因此废后,臣民只会认为皇帝喜新厌旧,背信弃义。身不修,家不齐,何谈治国?初登帝位便失了民心,他这皇帝只怕会愈发地难做了。”

“妾明白!”我点头道:“侍奉帝后,是妾的职责,皇后不喜,是妾服侍不周,不敢有丝毫怨怼,亦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不只是你要明白,你还要劝劝皇帝”,她沉默了一会儿,又道:“老身知道,这难为你了。可皇帝年轻气盛,霸道自负,容不得别人同他唱反调。我走了,便没有人再能约束他了,唯有你的话,他或许还能听两句。”

“你也不必觉得委屈”,未等我说话,她又接着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②,我能护她一时,但护不了她一世,我这一走,皇后的性子若还是不改,皇帝必然容不得她,废后也是早晚的事了。但无大过不可废后,你要劝劝皇帝,莫要让他成了刻薄寡恩之人,遭世人谴责唾骂。”

我轻轻应声:“妾愚笨,不敢干预朝政,但若真有那么一日,妾当尽力劝谏主上,让主上谨慎为之。”

她点了点头,这才将那杯水饮下,又含笑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③,能诞育两个公主,是上天赐予你的福气,你是个聪明的,又有皇帝的宠爱,如果有一日能诞下皇子,将来必有大福,但愿你能固守本心,莫要步了皇后的后尘。”

“唯,妾遵太皇太后教诲,日后行事必不敢有违本心!”

或许是她觉得自己的话都是一些教导之言,让这谈话的氛围多少有些客套拘谨,而后她又问了我家里的事,亦说了一些自己的过去,气氛微微缓和后,才结束了这最后一次的谈话,临走前,还额外赏赐了我一对玉如意,寓意我事事顺心如意。

插入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