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我们还能回去吗(第2页)

在“陈文”的记忆中这次轰轰烈烈的下乡总共有三次。

从五五年到五八年,下乡的青年人数总体上是比较有限的。

而且以城市的工人、干部子女为主,到了六八年开始大规模的初高中青年知识分子下乡。

到后期的七三至七六年,总人数达到了一千六百余万。

陈文来东方农场的时间是七六年,算是最后一批下乡人员,可算是“赶上了”。

至于同床的张宁为什么会说自己再也回不去了,还得从两年前,也就是七八年年底说起。

七八年的年底,震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出现了。

导致这次事件的一个前提原因是,这年秋天,下乡工作会议在京城开了4o多天后。

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决议,即《知四十条》。

这个会议强调指出今后仍然要“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最致命的是这个条款里还明确规定,今后下乡知青一律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知青政策的照顾范围。

xsbn橄榄坝农场七分场的泸上女知青徐玲先的去世,成为这场事件的中心爆点。

最后知青返乡的条件终于得以放宽,这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一件事,可却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的。

独生子女的优先回乡,身体有疾的也可申请,多生子女可以回一个,其他情况的只能靠后,重点是如果在乡下结婚了,那么抱歉,你就扎根在这广阔的天地中吧。

而像陈文这一代人,家里很少是独生子女,想要回去可就太难了,出奇的是个顶个身体倍儿棒,加上家里找不上关系,回去的路几乎给堵的死死的。

陈文抢占原主身体控制权还是在上个星期,足足七天的缓冲,算是彻底适应了现在的环境。

他前世本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二十岁出头考上了教师岗位,虽然相对资深教师还很生涩,可也摸到了这个号称宇宙尽头的编制。

陈文本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攒钱买房,娶妻生子,平凡幸福的过完一辈子。

可就在最近一次熬夜准备全市教师讲课比赛时,心脏猛地抽疼。

最终没撑住,嗝屁了。

灵魂莫名其妙来到这里,直接落在了陈文体内,得亏原主重感冒,连烧几场,没药物及时治疗,灵魂虚弱不堪,让他有了可乘之机。

记忆融合下来,心中也有了打算。

回京城是肯定要回的,指望在这犄角旮旯里种一辈子橡胶树,那这穿过来的意义是什么。

远在京城的陈父陈母邮过来的信陈文已经拿到手,这也是他不慌的根本。

老陈家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二姐陈敏在轧钢厂做工,工作岗位是大哥陈军主动让出来的,四妹太小,不符合下乡条件,所以最后只能陈军陈文下乡。

家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本来回乡的陈军回不去了,因为他的好大哥没忍住诱惑,娶了一个当地村里的女孩子。

这件事老两口得知的时候,陈文都能想象到当时的场景。

大哥回来是能回来,可怎么也得十几年往后了,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起码对他自己来说是好的。

老陈家不能没有男丁,现阶段老大回家无望,只能放在三儿子身上,这封家书也是老两口希望自己回城的信。

看着信里最后急切又小心翼翼询问自己有没有偷偷跟本地女孩结婚的内容,陈文有些无奈。

原主陈文记忆中倒是喜欢过一个本地傣族女子,可惜人家看不上他,这小子到也深情,舔狗添了思念,单相思了四年。

“可能这一切命中注定了!”陈文暗叹一声,也庆幸那女孩没同意,不然可真没地方哭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