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4章 种棉花与蜂窝煤(第1页)

永宁因为地理位置靠北,实在没办法种棉花了。

平县靠南,无霜期长,日照多,倒是可以种植特早熟的棉花品种。

棉花透气耐用保暖,棉布也更吸水吸汗还亲肤,远远优于麻布。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久以来,楚襄都没怎么在永宁的织染业上费心的原因。

大燕的织染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什么染色、提花都有了。

楚襄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新花样来了。

而且,南方的丝织业更为达,织锦和绫罗绸缎基本已经占去了富贵人家的市场。

麻布委实没什么竞争力。

故而,她只能靠尚未传入大燕的棉花,和南方的丝织业争一争了。

棉花的种植与采摘都比较复杂,她必须亲自盯着。

熬到四月下旬的时候,楚襄从平县当地的司农里挑了两个出来,随她种棉花。

“霜前播种,晚霜后就出苗;定苗后及时追肥,七月份要给棉花修枝,这是增产的关键。”

“一般八月初就能收棉了,到时候本宫会返回平县,教你们如何收棉。”

楚襄一边说,一边将早就整理好的棉花种植注意事项交给司农。

后续棉花加工成棉布,更是一套复杂的工艺流程。

届时,她还得在平县建一个棉工坊。

种完棉花后,船坞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历时近四个月,平县第一艘内河航运船终于打造完毕。

“殿下,此船总长七丈,船底部分前端宽六尺,尾端宽五尺,承接桅杆的横梁长度为一丈四尺,深度三尺八寸。除去船员,承载量可达五百石。”

段雪松一字一顿地介绍,语气难掩激动。

他单膝跪下,“请殿下为此船赐名。”

楚襄看着他明显瘦了一圈的身形,思忖道:“就叫雪松号?”

段雪松浑身一颤。

以他的名字命名这艘船,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也是殿下对他的赞赏与认可。

他微微低头,掩住眼底的热意。

“此船是小人与一众船工的心血,小人不敢以自己的贱名为船号。还请殿下另取一个吧。”

楚襄走上船,在开放式的货仓里饶了一圈,道:“不如你们自己来取吧,本宫一时想不到合适的。”

段雪松看了一眼殿下温和的脸色,才大胆道:“船工们说不如就叫平县一号吧。”

“平县一号?不错。”

日后有了第二艘船,便叫平县二号,以此类推,一目了然又好记。

在平县一号里面逛了两遍后,楚襄终于心满意足地启程回永宁。

路上途径长岭县时,她将南烛和罗营派了出去——

现在正是马羊集中产仔的季节,需要有人去陌山西南的牧场上去,确认数量与情况。

与此同时,霍停和柴云揣着她的亲笔信去了军营。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是该让军士们开始马上的战术动作与列阵训练了。

按照历史,沃木延两年后就要举兵来犯了。

比起被动防御,楚襄更喜欢主动出击。

如果条件允许,她更希望能先带着人踏平或者收服尚未成气候的沃木延部落。

…………

回到永宁后,楚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视察城外的田地。

她走之前就计划着要在平县待到春耕,所以临走之前将永宁的春耕事宜都交托给了司农们。

今年的春耕多了春油菜、花生、芝麻以及甜菜的种植。

虽然将所有作物的种植事项都写得明明白白,她还是要亲自看一眼才安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