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章 盐场建设与种树开荒(第1页)

路上花了三天,到平县时,霍浔人不在,去了周边县城善后,把缴获的粮食归还给百姓。

顺便看看有没有已成气候的盗匪团体,一道给肃清了。

楚襄也不急着见他,见罗营在,便让罗营从军中点了人手,直奔海边。

建盐场是个长期的大工程,她总不能天天在平县盯着吧。

所以她决定先建一块盐田,作为示范田。

然后效仿沃木延的做法,派军卒驻守,和当地百姓一块拓展盐场。

罗营这个倒霉崽刚好在眼皮底下,于是就被抓了壮丁。

盐田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海滨建滩池。

楚襄怕军士们不能领会她的意思,一边画图一边深入到干活的队伍里,手脚并用的比划。

“挖滩池呢,就是挖蓄水池,四周边长四丈就够了。”

四丈大约八米,楚襄以自己当下所站的地方为记号,目测着朝前走了八米。

“这样的蓄水池得挖七个,由上而下逐个挖低,彼此之间的落差大约设为三寸。”

“相邻的池子之间挖一条沟渠出来。”

“池子挖好了,再在周围挖三条大沟,直通于海。”

楚襄上下嘴皮子一碰简单,然而要全部挖好,起码也得两天时间。

后续要她亲自安排的地方更多,所以不管怎样,她都要在平县逗留一段时间。

她正要让罗营给她找个落脚的地方,罗营先道:“县衙后院已打扫干净,静候殿下。”

县衙里尸位素餐的废物官员也让霍浔清理干净了,急需人手补上——

故而霍浔才在战报里,请求公主殿下从永宁县衙里抽调些人手过来。

楚襄挑挑拣拣,从司户和司农里挑了些办事的过来。

既然要在平县逗留,那就干脆趁机在此地搞搞建设。

原历史上,平县丝毫没吃到“盐场”的红利,完全就是沃木延的钱袋子,全县的百姓除了给他制盐,还是制盐。

事实上,平县山林昌茂,土壤肥沃;又因为靠海,气候温润,无霜期长,十分适合种植水果。

——在后世,此处是颇有名气的苹果之乡。

既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当然要好好利用起来。

此外,在盐场建成之前,海盐的运输问题也得早早打算起来。

骊河的支流大庄河恰好流经平县,该趁机将平县与永宁之间的水路展起来。

毕竟日后除了海盐,两地之间的物质运输可能会越来越大规模,那么以马车、牛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就不适合了。

论起承载量,还是船只比较大。

刚好平县最适合晒盐的季节是四月到六月,那个时候河面解冻,正适合行船。

如此,问题也紧接着来了,船只哪里来?

总不能一味征用平县渔民的小渔船吧。

所以,得造船。

楚襄对着平县舆图,一拍桌子,斩钉截铁地和系统说:“咱们搞个船坞吧。”

系统不太想理她:“宿主醒醒,大燕还没有船坞这个概念呢。”

大燕都是在船台上造船,就是一个简单的平台,略带倾斜度,面积也不大。

“何况,依照现有的技术条件,即便我可以给宿主提供建造材料,宿主也建不起来呀。”

“我也没说和后世的船坞一样啊,就是一个造大船的地方。你看,大庄河直通海岸,到时候在入海口附近建个船坞,那么以后不论走水运,还是海运,都很方便。”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