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5章 差事(第1页)

古时生活节奏极其缓慢,一日间,有时一件事情尚未完成,便已天黑。繁华如京城,到了夜间,也显得有些萧条,无论内城,还是外城,天色一黑,众人俱早早回家,用过晚饭,便是无聊闲散时间了。倘是大户人家,或许会打个马吊,摸个叶子牌,娱乐一下,小门小户的人家只好早早上床休息了。刚开始,苏贞百里对这种节奏很不习惯,到了晚间,一屋子丫鬟下人大眼瞪小眼的,气氛着实尴尬。好在他是主子,即便大眼瞪小眼,别人也不敢说什么,且本着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原则,苏贞百里很是享受了几次上床早休息的福利,毕竟贴身俏丫鬟还是要时时滋润才行。

不过,日久生倦,终于有天苏贞百里受不了了,将纸牌明了出了,同时将马吊做了改进,成了新的麻将,完全按照现代麻将规则打了起来,众人习惯之后便沉迷了进去。这半个月,除了去雍郡王府监督一下日常,其余时间则窝在家里玩纸牌,打麻将。尤其晚饭后,自家老子与嫂子都参与进来,旁边则是观战的姨娘,侧室夫人等,大家一边聊天,一边打牌,一家子其乐融融甚是惬意。

不觉间便到了假期末尾,苏贞百里收拾好心情,准备正式步入“官场”生涯。天微亮,苏贞百里拾掇停当,用过早饭,便换好官服,坐着两人抬的轿子去翰林院报道。到了值房,正见着王华与周文贤在互相行礼,苏贞百里见了,笑着与两人打了招呼,二人也不扭捏,笑着回应。三人是同年进士,又一同进了翰林院,成了同僚,将来官场上少不得要互相扶助,这也是官场的潜规则。同年关系最是牢靠,即便对某位同年不喜,最多不与之交往便可,但面上最少要过的去才可,否则被人打上心胸狭隘,恃才傲物的标签,这辈子也别想翻身了,所以三人彼此间虽不熟悉,但言语间都很客气,尤其周文贤年级略大,又以善辩名闻江苏,调节气氛很有一手,不过片刻,三人交流起来竟然毫无隔阂感,让苏贞百里也不得不感叹:果然中进士者,没一个简单的。到了上值时辰,有书办领着三人办了入职手续,一切办妥,又领着三人去了值房,却也巧了,当值的正是骆成襄,算是三人的座师。苏贞百里等人不敢怠慢,赶紧行礼,骆成襄笑呵呵受了三人参拜,然后伸手虚扶一下,才让三人起身,又安排他们坐下。随即值房外的小吏上了茶,骆成襄笑着问三人有什么打算?三人自然不敢挑三拣四,齐声说道:“听凭侍读大人吩咐”,见他们态度恭敬,举止有度,骆成襄暗自点头,便说道:“院里的惯例,新进士需先熟悉环境,规矩等,日常跟着老人整理文稿书简等事物,总要熟悉两三个月后,掌院大人才会给派具体的差事。这两日没有廷讲,你们便跟着吴大人先整理院里的藏书吧”。说罢,便吩咐门口的小吏将吴大人请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听门外传来脚步声,人未到,声先至,只听一个大嗓门笑哈哈的嚷道:“骆大人叫我来,可有什么喜事?”,随即门口便出现了个满面络腮胡的大个子,比苏贞百里还要高上一头。苏贞百里见了,也暗自惊讶了,在心里估算了下,心说这人怕是有两米高吧?再看王华与周文贤更是惊的合不拢嘴,他二人是南方人,本就生的矮小些,见了吴大人这般伟岸身躯,更觉自己渺小了很多,心中那点骄傲之心不觉间便消散了。骆成襄将三人的举止看在眼里,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自己的安排起到了效果。说着便起身介绍道:“这是院里掌管藏书的吴大人,今后一段时间,你等跟着他了。吴大人早尔等两科,是圣上钦点的传胪,往后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多多请教才是”,三人听了皆点头称是。苏贞百里暗自撇嘴,心说这下马威安排的真有点低了,纯粹拿身高压人,自己还好说,好歹也有一米八的个头,即便在整个翰林院中也算的上鹤立鸡群了,另外两位老兄就惨了,目测二人身高都没过一米六五,面对一米九多将近两米身高的吴大人,只怕心里阴影的面积自己都算不过来。

吴大人本名吴英,山东登州人,康熙四十二年甲申科传胪,也就是二甲第一名。祖父吴士来隶属汉八旗,早年从龙入关,曾任登州总兵,后升任山东提督,父吴敬学以蒙荫任莱州守备,后任胶莱道都司,康熙三十一年任青州参将,康熙三十五年因剿匪有功,调任海州游击,未及赴任,山东便爆了“王七叛乱”,白莲教聚众上万围攻泰安,朝廷急调吴敬学为济宁参将,负责保护大运河通畅,朝廷平定“王七叛乱”后,以护卫交通,转运粮秣有功,调任天津参将,护卫京畿安全,康熙三十九年以治军卓着得兵部考评优异,升任通州大营汉八旗副将,统帅所有驻通州的汉八旗兵将,上任半年,因其父去世,上表丁忧守丧,其后便不再出仕。丁忧期满,朝廷曾征召其任东昌府参将,被其以奉养老母为由拒绝,直到康熙四十二年其子吴英一举考中甲申科传胪,这才让康熙又想起了这位治军卓越的人才,亲下圣旨,起复其为江宁将军,兼任操江总兵,成了名副其实的两江最高军事长官,同时控制着整个长江水师,是康熙亲封的二等勇国公,所以吴英作为吴家长子,身上也有着国公府世子的爵位。苏贞百里感觉怪怪的,总觉得这位吴大人和自己很像,都是武勋世家出身,最后却走了文路,关键是都是旗人出身,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满八旗,一个是汉八旗。

南书房内,康熙坐在几案后,看着手里的折子有些犹豫。这是礼部递上来的,附带的还有一份苏贞百里的谢恩折,新科进士上表谢恩这是惯例,原本也没什么好惊奇的。康熙看了折子,对第一条和第二条都不甚在意,唯独第三条让他甚是犹豫——苏贞百里想恢复旗籍。礼部上奏说没先例可循,其实是故意找的托词,当年多尔衮一族被顺治褫夺一切爵位,族人被全部开革出旗,康熙上台后虽没给多尔衮平反,却也恢复了其族人的旗籍,如今轮到苏贞百里了,如何就成了没有先例可循了?礼部这是不想得罪人啊!康熙琢磨着,估计是太子和八阿哥那边闹的幺蛾子。原本老四家大格格和靖襄侯府的二小子联姻,就是想给老四找个帮手,同时也好制衡八阿哥,防着朝堂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现在看,有些人已坐不住了!康熙冷笑一声,拿笔批了几行字:二等靖襄候阿克敦公忠体国,教子有方,着晋为三等公,赏赐嘉勇封号。其子百里有才名,前虽小过,不掩其忠。朕小惩大诫,以为世人榜样,观其已幡然醒悟,甚慰朕心,着恢复所在旗籍并一切权职,特命有司办,不得迟疑。随后便让值班大臣办,当值的正是张廷玉,见了康熙的批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又有些羡慕。别人上书谢恩并请封,朝廷一般就给追赠个六七品的虚职罢了,撑破天给个从五品的封赏,已经是祖上积德了,若能得个五品的封赏,那真是几世修来的福报。不过这些在阿克敦的封赏面前都变成了渣,原本侯爵就是品了,这种爵位的请封一般是赏赐俸禄,或食双俸,或食三倍俸禄,或赏田庄,根本没有晋升爵位的。更不要说一次升两级,直接跨过一等侯爵,封为三等公爵。要知道,当年鳌拜权倾朝野,身上也不过是二等公的爵位。何况这次皇上还特意赏了封号,这就更不一般了,有爵位无封号,不过是个闲置的勋爵,上不得台面,有爵位有封号才是正儿八经的勋爵,是真正的品爵位,也体现了皇帝对你的信任和宠信。

苏贞百里得着消息时,正在文渊阁忙着搬书,吴英本打算将文渊阁的藏书按照康熙字典的顺序重新排布的,同时将所有的书籍登记造册一番。苏贞百里看了看,感觉工程量委实有点大,仅凭他们几个人,便是每天不吃不喝,估计也得三五年才能干完。吴英原本还不信,不过苏贞百里简单口算了一下,将得出的结果一说,顿时将他给震住了,脸色便有些颓废。苏贞百里正要开口安慰,结果圣旨便到了,只得先接了旨,接着告了假,急急忙忙往家赶,一时间倒把这事给忘了。王华与周文贤见了,知道这事一时半会儿做不完,又见苏贞百里那边实在需要人手张罗,作为同年岂能袖手旁观,也向吴英告了假,跟着苏贞百里一起赶往侯府。

三人到了侯府,却见大门的牌匾已然换成嘉勇国公府了,阿克敦正在书房里愁眉苦脸的写谢恩折呢。见苏贞百里来了,索性把笔一扔,起身让贤,让苏贞百里替自己写折子。苏贞百里先了解了下情况,却没有着急动笔,而是转身先介绍起了两位同僚。二人是初次见着阿克敦,也不敢托大,依着国朝礼制,规规矩矩行了拜见大礼,阿克敦拦都拦不住。礼毕,苏贞百里替阿克敦还了礼,方才算完毕。阿克敦也许还闹不清楚,苏贞百里却门清,二人这般作态,算是与国公府结了通家之好,往后国公府便是他们的靠山了。当然,二人将来达了,也要回报和照顾国公府才行,王华与周文贤见着苏贞百里还礼,心里松了一口气——不怕你不接纳,就怕你不懂其中的涵义呐。

二人刻意结交国公府也属迫不得已,国朝初立之时,南方的反抗此起彼伏,前后经历十余年之久才算平息。先有南明小朝廷割据南方,后有郑成功几次北伐,再加上民间抗清运动连绵不绝,清朝自身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疯狂使用血腥镇压的策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虽然吓住了江南的百姓,可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直接后果就是朝廷不相信南人,南人不愿意入朝为官。到了康熙朝,尤其是平定了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后,国家统治的根基趋于稳定,南方经济快恢复,百姓才逐步接受清廷的统治,而康熙为了安抚江南百姓,也是几次南巡,祭拜明帝陵,巡视河工,接见各地士绅,豁免丁赋钱粮,都是为了缓和朝廷与百姓的关系。事实证明,康熙做的不错,江南百姓尤其士大夫和地方乡绅们都接受了朝廷的统治,具体表现便是让自家子弟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并出仕做官,既然做了朝廷的官,端了朝廷的饭碗,自然要维护朝廷的统治。不过他们很快又现一个问题,那便是南人很难做到尚书级别的高官,无论南方的利益集团如何力,南人出身的士子做到侍郎级别已经算顶天了。虽然康熙三十年以后,这种官场潜规则稍稍放松了些,允许南人入阁拜相,可康熙接着成立了南书房,同时挑选亲信大臣入南书房理政,一切政务皆出自圣裁,内阁一下子被架空了,空有宰相之名,却无宰相权柄,阁老成了荣誉的象征,权利还没有六部尚书大。张玉书便是这类人的代表,朝廷或者说康熙本人对南人的戒备从未有半点放松。

几番博弈下来,南方士子乡绅集团彻底明白了朝廷的用意,可依旧不甘心,每年都会让大批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希图凭借自身人数优势逐步破解朝廷的压制,最终他们也成功了,但已经是一百五十多年后的事情了。这也是王华与周文贤执意放下身份,曲意结交苏贞百里与国公府的根本愿意。现在两人正在国公府帮忙招呼上门祝贺的宾客,一个满面笑容的在大门口做迎宾,一个春风满面的在院里做相陪,看着有些掉身份,却也是结交京城各路勋贵的好时机。看的苏贞百里心里有些冷,这从侧面反映了南方士子乡绅集团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京城站稳脚跟的决心,以及进入朝廷权利中心的决心。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

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

简介关于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不种土豆红薯不卖玻璃肥皂,无女主。传统架空,非快节奏爽文。本书每日早上7点更新两章。科技尽量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本书造不出航母坦克飞机动机。正值大厦将倾,神州沦陷之际,主角穿越成为宋末三帝中最倒霉的赵昰。带领着海上漂泊的小朝廷,立足海南反攻蒙元。开铁矿烧焦炭铸火炮卷枪管,改战船,制火箭朱迪生高爆炸药木托定装榴弹赵昰以八百年的科技积累,重塑宋军海师,提前拉开了风帆战列舰的序幕。宋舸所至,不留片板,驱逐鞑虏,还我河山。(本文为架空历史小说,无手搓神技,所有科技尽量贴近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

综影视:地府有座改命司

综影视:地府有座改命司

简介关于综影视地府有座改命司随着岁月的变迁,时光的流逝被神仙庇佑的凡人不再需要神仙了,他们开始自己造神了他们这些正神统称那些神仙为伪神因为他们伪神保留着七情六欲,因为他们的职责不再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了在这些伪神的眼里面,没有天下没有苍生,他们的一切苦难皆是情劫,一有不爽便毁天灭地他们这些正神到处拯救被他们危害天下苍生,可是他们改变不了凡人的想法,随着伪神的越来越多,信仰越来越少,他们这些正神也开始吃力了起来,更有甚者已经陨落了为了天下苍生,玉帝拍板决定在地府新建改命司,各部正神轮流当值主要任务有其二第一,替十世善人改命(报仇),事成收取一半功德,用此功德来壮大自身,代替凡人信仰,不至就此陨落第二,阻止伪神,拯救被伪神祸害的天下苍生此次轮值司主上清月府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皇君(太阴星君)第1站迎战三生伪神(替素锦改命报仇)(完)第2站迎战长月伪神(完)第3站你是我的人间烟火我!付闻樱!创死所有人!(完)...

女配逆袭系统[快穿]

女配逆袭系统[快穿]

白苏苏是小说里的万年女配,标准的反派女炮灰。作者让她蠢她不能聪明,作者让她刁蛮她不能善良,作者让她黑化她不能升华作者让她虐女主她不能心慈手软作者让她对男主一片痴心她不能迷途知返。所以每次都被男主...

无证行医,我的医术能通神

无证行医,我的医术能通神

简介关于无证行医,我的医术能通神蓝色流星划过天际,一代医神魂穿蓝星。濒死的陈非凡复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尔虞我诈的世界里,毫无蓝星生存经验的陈非凡,被未婚妻陷害,差点坐牢。一切都有机会重来,曾经的遗憾都将被一一弥补。治病就能获取功德点加持,治病就能开挂恐怖的修炼度。无法立足国内,转身前往中东战乱之地。那里的文明被催毁,秩序被打乱。那里是混乱的深渊,仇恨的摇篮。那里有灯红酒绿,也有红粉帷帐。那里是人类绞肉场,也有孤独的坟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中东始末起,血腥屠人伦。治病还治乱,各国坐上宾。孙子兵法云,不及毛选精。力揽阿拉伯,世界皆震惊。千秋壮万士,声赫加沙城。千杯吐然若,五岳倒为轻。纵使侠骨香,医武震世雄。混乱时代落幕,文明时代开启,无人能阻陈非凡的崛起。...

皇叔别宠了,王妃她恃宠而骄了

皇叔别宠了,王妃她恃宠而骄了

简介关于皇叔别宠了,王妃她恃宠而骄了沈言姝二十一古武医学世家唯一的继承人,一朝穿越,穿到将军府胆小懦弱大小姐,继母妹妹随意欺负,被迫嫁给冷面王爷。一身医术,妙手回春,欺负她的人,通通都要还回来。一切都尘埃落定,她想要抽身离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说不近女色的冷面阎王九皇叔,一心只想和她在一起,走到那里,跟到那里,变成宠妻狂魔。果然传言不可信!...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