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两端(第1页)

北京近郊的畅春园,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二月二十二日,次驻跸畅春园以来,康熙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园内居住。此时在畅春园清溪书屋内,李光地正在小心应对。当今皇上年纪大了,疑心病也比之前重了许多。虽素来待人温和,但到底是圣天子,当政近五十载,风霜雪雨走过,早练就了一副洞察人心的眼睛,这世间事儿少有能瞒得过他的。“晋卿啊,咱们约莫一年没见着了吧?”皇帝斜靠在炕上问道,也只有在这些亲近的臣子面前他才会如此放松。

“回皇上的话,已经一年又两个月了,自打去年上了致仕的折子后,臣便去了保定,就再没见过天颜了”

“是啊,真快啊,一晃一年多了,朕记得你当时是得了眼疾,连书都看不清楚,朕还派了御医给瞧过几次,现在可好了?”

“臣谢皇上关心,臣前些日子确实得了眼疾,视力模糊,几进失明,得亏皇上派了凌御医给诊治,现今已经好多了。别的不敢说,看书写字是没问题了,只是时间不能太久,久了眼睛会疼一阵子,却不大碍事”

“那就好,唉!”康熙叹了口气,说道:“朕登基近五十载,能跟随下来的老人现在也就你们几个了,想着往日的种种,恍若昨日,朕有时还真是怀念”

李光地低头应道:“臣幸得陛下荐拔,跟随圣天子数十年,也算是功成名就。这些年在直隶总督位置上尸位素餐,臣着实惶恐,此次进京也是想求皇上给个恩典,允臣辞了职位,也让臣偷个懒,过几日悠然竹林下的日子”

听了李光地的话,康熙倒也不生气,笑道:“朕就知道你会这般说,你是越的惫懒了,前几次上书致仕的折子朕故意留着不,就是要给你带个套儿,省的你尥蹶子,你倒是好啊,亲自跑朕跟前来请辞了”

李光地拱了拱手,道:“臣惶恐,倒让皇上见笑了。臣已年老体衰,若是误了皇上的差事。臣便是万死也莫赎了”

康熙摆摆手说道:“朕知道了,你也用不着担心,有些事儿你不说,朕心里也清楚,若是有人敢说三道四,你只管告诉朕便是,朕自是要亲自管一管的”

李光地感激道:“臣谢皇上恩典,定当尽心竭力办差,为皇上分忧,只是臣实在是精力不济了些,这些时间衙门里的事务也多有佐2官在料理,臣这段时间着实有些偷懒了,请皇上恕罪!”

“免了,免了,咱们君臣之间那还用这些虚礼,好生坐着就是。不过说到“忧”嘛,朕这里还真有件难办的的事儿,想同你商议下。你素来不参与党争,持身公正,所以今儿想听听你的意思,这事朕可没告诉别人过,就你一人知道即可。”

李光地心中一震,心道:“来了!”,面上却恭敬的说道:“嗻,臣洗耳恭听”

康熙略一沉吟,低声说道:“自去年朕废了太子后,东宫之位一直悬空着。朕有意在诸皇子中择一贤者,立为太子。朕子嗣虽多,成年的阿哥嘛,也不少,朕心中有些犹豫,不知道选何人为好。晋卿你是旁观者清,可给朕说说,哪位合适呢?你只管放心大胆的说便是,无论今日所说为何?,朕皆恕你无罪”

李光地低头想了一会儿,康熙也不催他,原本在四周伺候的太监和宫女早已被远远的遣开了,屋内一时有些安静!

好一会儿,李光地斟酌地回道:“皇上圣明,此乃天子家事,臣本不该多嘴,但既然陛下问起,臣就斗胆说一说。若让臣举荐的话,臣还是举荐二阿哥”,李光地的回答其实有点避重就轻,康熙的本意乃是让他点评一下诸位阿哥,看看哪位合适太子之位。而李光地则直接跳过了点评诸位阿哥的环节,直接举荐二阿哥胤礽为太子,其中意思不言自明。倒是让康熙微微一笑,算是默认了他的回答。见皇帝没有反对,李光地心中松了一口气,便放开声,接着说道:“臣大胆说上几句,请陛下勿怪”,康熙微微点头,示意放心说便是,“去年秋陛下突然下旨废黜太子,臣当时不在现场,具体情形不得而知,必是十分紧急,陛下才会如此乾纲独断。后臣见了朝廷的邸报和陛下的旨意才清楚此事的原委,如今回头再来看来此事,其中有诸多的误会。据臣所知,太子一向仁德恭顺,又得陛下亲自教导三十余年,怎会做出那般事情?太子当时的种种怪诞行事,实在让人不可解,也不能忍,如今看来有些事情不过是扑风做影,有些事情则是遭了别人的陷害与恹镇,以至于陛下不得不果断行事,行了废立之权,错不在陛下,亦不在太子,故臣以为,为了朝廷的稳定,以复立废太子为妥”

“你这话说的倒无私心,”康熙轻抚着胡须说道,“只怕另一些人听了,要弹劾你了。现在朝廷里有些人专一捧红踩黑,巴望着能扶个新君上位,做个从龙的功臣哩”

见着康熙对朝里的一些人动了怒,李光地反倒放心了,说明自己的回奏正合了陛下的心意,微微松了口气,劝道:“陛下无需动怒,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历朝历代中,一旦太子之位悬空,难免有些投机取巧之人来钻空子,陛下圣明烛照,只需小惩大诫一番,朝廷自然就安顺了”

听了李光地的话,康熙摇摇头,说道:“怕就怕有些人贪心不足哇”,旋即又说道:“晋卿啊,朕这次只怕要借你的面子一用了,明日定会有许多人请你赴宴”

李光地何等精明,一下子变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说道:“臣虽然老了,不过薄面还有一些的,皇上吩咐就是,臣定当照办”

康熙摆摆手,笑道:“不急一时,此事朕在合计下。你也别急着回去,直隶的事朕暂时让他们照看着,且在京里住一段时间,咱们不比别人,现如今跟着朕一路下来的老儿人不多了,在朕眼前的几人中,魏东亭算一个,武丹算一个,玛里目算一个,你算半个,咱们也算是君臣相得了,总要给你们个妥当的安置才是”,这却是康熙少有的心里话,算是变相的给了李光地一个保证。

李光地听了这话,心中感念不已,起身谢恩。却被康熙给拉住了,说道:“不说这些了,朕现在老了,整日闷在园子里,你且给朕说说外面可有什么新鲜事儿”,又让梁九功在屋子外面的树荫下摆了茶具,一边树下饮茶一边放松闲聊。

李光地也不矫情,先告了罪,去了趟茅厕,然后净了手,方才坐下,君臣两人喝茶聊天,倒也悠然自得!聊了一阵子,李光地说道:“前些日子保定府清苑县县试时,有一考生做了《咏竹诗》,臣偶然听了,颇为欣喜,倒也励志,陛下可有兴趣一赏?”,康熙点头示意,让梁九功拿了纸笔,李光地就着桌子写了出来交于康熙。康熙看了两遍,心中喜道:果然大妙,好一个任尔东南西北风,好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称赞道:“很有前朝于少保《石灰吟》的神韵,难得的是立志高远,更见性格坚韧,看来晋卿治下要出才子了”

“陛下谬赞了,虽是我治下,去也不是我治下”,李光地笑着回道。倒是把康熙说的一愣,笑骂道:“其中必有故事,说说吧,你李光地可不是个轻易开口的人”,李光地将自己了解的道情况大体说了一遍,康熙听了反倒是摇摇头:“朕就知道你话中有话,苏贞百里此人朕也知道,原是朕的二等侍卫,去年因着太子被废一事遭了连累。朕虽老了,去不糊涂,他既有上进之心,朕自然不会断了他的前程,且看他自己的造化吧,此事朕不插手,晋卿可放心了?”

“臣谢皇上的回护之意。若是细算起来,这孩子却是微臣的晚辈,臣与玛里目当年一起在福建共事多年,他对微臣多有照顾,后来臣犯了事,被陛下锁在车里随御驾亲征,沿途也多得玛里目照看才侥幸活了下来,臣这辈子欠的人情不多,现在还不上的也唯有他了”,李光地动情的说道。

“你呀,就是太重情义,朕当年让你入上书房,你不愿意,朕就知道你心里有疙瘩,一直还想着索额图的事儿吧?”康熙问道。

“皇上圣明,臣当时年轻莽撞,在福建那会儿犯了事,亏了索相护着才能活命,后来遇到皇上才入了朝,虽然索相坏了事,罪属应得。但臣还是过不去自己这关,只能辜负了陛下的圣恩,付讫陛下谅解”

“行了,行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朕早就不在意了。光地呀,朕就喜欢你这股子拧脾气”

“臣谢皇上宽宥,也是臣遇到了圣君,不然臣早就成了京郊乱葬岗的野鬼了”

“哈哈哈,你李光地也学会拍马屁了,难得啊?晚上和朕一起用膳,明天你还有的忙”

直到傍晚时分陪皇上用了晚膳,李光地才出了畅春园,坐着轿子回了京城中的府邸。刚换了便服,坐在书房里,正要喝杯茶,却是管家拿着请帖来禀报。李光地人老成精,便捡着几份重要的请帖收了,其余的一律退了回去。

京城里风云将起,保定城里却风平浪静。苏贞百里除了每日关注一下盐价,基本上就泡在书房里。四月将至,保定府院试之期越来越近,苏贞百里心中却不知为何越的紧张了,间或夹杂着一丝的兴奋,仿佛有种见证历史般的奇妙感觉,既身处其中,却又置身事外。城内前来应试的考生越来越多,无论是客栈里还是大街上,随处可见摇头晃脑的读书人,大家都有一个可爱的称谓: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即便是已经满头白之人,只要没中秀才,便只能是童生,见了有功名之人需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前辈,科场之上,只以成绩定输赢。

售盐的生意自有张师爷与徐掌柜操心,苏贞百里不过每日听取一下汇报便算了事。到了三月二十日,两淮巡盐衙门的奏折终于到了京城,比之更早一些到的,是长芦巡盐御史的奏折,其后便是山东盐政衙门的奏折,先后都递到了御前。康熙见后大为惊讶,随即御批给上书房,一方面御令即刻打开平盐仓,以市价售盐,平抑盐价,一方面从山西,宁夏及辽宁调集食盐,以弥补市场上食盐的缺口。朝廷的应对还算迅,措施也算得当,却低估了百姓对缺盐的恐慌,京师以及天津等地平盐仓本就储备不足,不过五六日便被抢购一空,而山西本就缺盐,自身池盐产量勉强满足本省所需,遇上不济还需从长芦盐场购买方能满足需求,往外调盐的数量实在是有限,而宁夏产的池盐则主要供应西北,加之路途遥远,运输困难,到了直隶并京畿一带,宁夏盐的价格比当地盐价要高出三倍有余,且数量更是稀少,虽然品质不差,但终究不能被百姓接受,至于辽宁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抢盐风潮自江浙一带开始,沿着运河一路向北,过松江而至江苏,又从江苏蔓延到山东,河南,安徽等,随着消息传开,各地商家也开始惜售食盐,直隶并京师,天津,湖北,陕西也受到波及,盐价一日三涨,百姓愈恐慌。各地官府虽屡告示,严禁商家囤盐惜售,并实行严格的按户籍售盐的政策,但是收效甚微。食盐短缺,盐价上涨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朝廷眼见抑制盐价无望,只能听之任之,除了严令各盐场加紧救灾和恢复生产之外,别无他法。南京盐价一日间便上涨一倍有余,至斤盐二十文,松江一带盐价最高至三十文一斤,尚且有价无市,北京盐价半日内也涨了五成,达到了十六文一斤,保定府内也到了十三文一斤的地步,百姓根本不管府衙的告示与禁令,纷纷抢购,囤积食盐。

当苏贞百里饭后溜达到苏记茶盐铺子时候,见到的便是一片繁忙景象。无论是本地买盐的散户,还是附近州县批食盐的商户,仿佛手里的银钱烫手一般,不要命的交到铺子里伙计手里,只为了能早点抢到盐。现如今,偌大的保定城,只有苏记茶盐铺子还有盐货出售,虽然价格高达十三文一斤,但现在是卖方市场,能抢到就算不错了,哪里还会在乎价格。苏贞百里自认为不是什么善人,他有自己的目标和路要走,见了此景,内心微微有些不忍,但终究没有对忙的脚步沾地徐掌柜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看着一切,仿若一个局外人一般,幽深的眼眸中,闪烁着冷酷与坚持,随后便转身离开了铺子。

徐掌柜足足忙了五六日才算消停下来,随后便喜滋滋的给苏贞百里报喜,这几日的忙碌换来了丰厚的收益,总计销出了二万担盐货,每担计银价一两三钱五分,共得银二万七千两,这些还只是本地的客商与散户购买的,过些时日,想必直隶各府,甚至京师,天津,河南等地的客商也会蜂拥而至来抢购的,到那时,价格再涨两三倍也不难。苏贞百里点点头,说道:“目前库里还有二十万担?”,徐掌柜点头回道:“尚有二十一万五千三百二十二担”,见苏贞百里疑惑,便解释道:“年后三月初,山东盐场又额外送了一万多担,彼时盐场刚刚下雨,还没遭灾,我和张师爷商量一下,想着数量不多,当时便收下来,还没来的及给爷禀报,这边抢盐的风潮就起来了。实在是忙的忘了,请爷见谅”,苏贞百里摆摆手道:“徐掌柜不必担心,我既是放手让你们去干,自不会胡乱插手,也是老天爷眷顾,送上门的银钱,岂有拒之门外的道理?”,苏贞百里又想了想,吩咐道:“仓库的盐,先紧着山东盐场的出,价格你们自己掌握便是,依我看这盐价三五个月是掉不下来的,说不得涨到三十文一斤也有可能。那一万五千引长芦盐不急着售卖,我留着有大用。另外留些盐给保定府的百姓使费,咱们毕竟落户于此,乡里乡亲,总要照顾些”。徐掌柜听了,点头称是,回身告辞,随后将售卖盐的银子点验一遍,交到库房验看无误方才离开。

随后的小半个月,果然如徐掌柜所说,保定府这边有食盐售卖的消息便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直隶各府,随后便是各地客商纷纷上门购销食盐。不过三五日光景,徐掌柜依据众人情况,各自加价不等又售卖出了三万担,得银五万一千两,合算下来每担已涨至一两七钱银子,足足比最初的进价涨了七倍有余,端的是暴利,而库里尚有十八万多担的食盐还未出售呢。

目前来上门购销食盐的都是本省客商,若附近省份的客商来购盐,不知道又能涨上多少呢?能赚取多少银钱呢?看着每天源源不断抬入库房的银子,苏贞百里心里悄悄松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底气足了些。寻思着等朝廷推荐太子的风波过后,便轮到铁面无私的四阿哥登场了,追比国库欠款的大戏就要开场。在这场风波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的乌纱帽被摘掉了?又有多少人被抄家了?管他呢,苏贞百里瘪瘪嘴,自嘲了一下,至少自己的家是保住了。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九零,寡妇开局我养活了全家

重生九零,寡妇开局我养活了全家

简介关于重生九零,寡妇开局我养活了全家大四实习狗顾林看到暗恋男神表白成功的消息,突遭车祸,重生到了九十年代刚结婚的小媳妇顾盼弟身上。开局就死了男人。男人死了没钱下葬,婆家亲戚堵在门口要赔偿款,娘家人不帮忙还惦记家里值钱的东西。顾林无奈之下,她只能靠自己改变人生。男人下...

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

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

简介关于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无弹窗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笔趣阁免费提供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王者荣耀之超神抽奖系统

王者荣耀之超神抽奖系统

三招之内,杀人如屠狗八方之外,老婆遍地走身负系统,秒天秒地,试问还有谁不服...

总有刁民要害朕

总有刁民要害朕

作品简介...

家族修仙:开局一面通灵宝镜

家族修仙:开局一面通灵宝镜

简介关于家族修仙开局一面通灵宝镜注不喜慎入一座位于灵脉之上的小村庄,一面沉寂于黎寨沟的破旧古铜镜,一位来自三清观的瞎子老道。自从柳颜水捡到了一面古铜镜,自己所在的小村庄,一切都开始生了变化。族人们都在努力修仙,而他选择了努力躺平。面对卷得一批的族人,柳颜水表示修仙太难太累,还好我有古铜镜。族人越强,我越强。我靠族人,靠到老。装备靠抢,功法靠复制,修为靠掠夺。带着族人制符炼丹布阵炼器,一路家致富,成为最强修仙家族。直到屹立众仙之巅,俯瞰亿万仙门世家,柳颜水表示我不是我族修炼最刻苦的,但一定是最牛逼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