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七章 匏器中的御器(第1页)

场景中,一个年轻小太监,在一个不知名的宫园里,手持锄头翻地,土地松整之后,拿出看起来好像是葫芦籽的种子,种在土地里,施肥、浇水,一直伺候到出苗、结果,而后拿出木质的容具,套在果实上。

等外藤叶子黄,小太监将套在果实上的木质容具打开,里面赫然是一枚枚黄灿灿的葫芦,只不过外形完全没有葫芦的样子,而是跟木质容器内部的造型一模一样,甚至表面上还有各种纹路。

那太监将一个个异形葫芦摘下,交到一个工匠的手里。

工匠利用削刀等物,对这些异形葫芦进行加工,去头取籽,而后用锯子将一颗颗弯曲的象牙截成一段段的,利用削刀将这些象牙雕刻成装饰口,与那些异形葫芦结合在一起。

随后,又取来一根根胳膊粗细的檀木,像象牙一样截成一段段的。

那工匠在这些檀木块上进行雕刻,各种纹饰都有,有花型纹饰,有动物纹饰,有鱼虫纹饰,制作成帽盖形状。

而后,那工匠又取来铁丝,截取一断弄成弯曲状,置于那些怪异葫芦中,然后将制作好的帽盖,盖在象牙装饰口上。

至此,完整的器物作品完成。

秦立看懂了,却又没看懂。

经过画面的演示,他总算知道了这怪异器物是利用葫芦做的,但不清楚这到底算什么东西,是否称得上是古玩。

这时候,唐半都和金教授走了过来。

看道秦立手里握着器物愣,唐半都笑道:“怎么,小秦,你对匏器感兴趣?”

“匏器?这就是匏器?”

金教授一脸新奇,显然,他也是头一次看到匏器,并不认识。

而秦立听了唐半都的问话,心中一动,将手中匏器递于唐半都,“江州地区没有匏器,还请唐先生指教。”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有物件,比如,江州地区除了古瓷器外,古代织锦是最常见的,但放在其他地区就比较难以见到了。

唐半都自然知道这里头的道理,也不谦让,接过后,一边打量一边给二人介绍:“匏器即葫芦器,是华夏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相传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以葫芦为原料制成的瓢和乐器,但真正的匏器是明代末年出现,相传由当时的太监梁九公创,此后一直受到宫廷重视……

康熙皇帝就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

匏器最早是宫廷盛器,后来逐渐展为皇宫贵族装饰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艺也随之受到皇家重视,制作工艺日渐精巧,清代康熙年间的匏器工艺展到了高峰,出现了笔筒、花插、杯、碗、蝈蝈笼、蛐蛐罐等式样新奇、纹饰丰富的匏器。

其中一些宫廷制的匏器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臣。清代中期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相继出现,这类作品均是以天然葫芦为之,姿态横生,品相各异,极具观赏价值。

匏器的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深浅浮雕和镂雕等,其中还包括拼贴、镶嵌等技艺。另一种则是将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人称其为‘范制葫芦器’……”

说到这,唐半都抖了抖手中的匏器葫芦,笑道:“这就是典型的范制葫芦器,又称匏器虫具,是用来装蛐蛐的,算是燕京一带比较特色的文玩,主要盛行于清代和民国,其他地区比较少见。“

“原来如此。”

秦立和金教授的脸上均露出了恍然之色,均觉得这趟燕京之旅没白来,涨了见识。

秦立眼睛眨了眨,问道:“唐老,金老,你们二位有没有兴趣弄件匏器虫具回去?”

金教授立马摇头,“此物虽然新奇,但不在我的欣赏范围,我还是比较喜欢古瓷器。”

唐半都则大有深意的看了秦立一眼,笑道:“我馆里已经有了不少匏器,就不夺秦小友的心头之爱了。”

这时,摊主盯着唐半都,弱弱问道:“敢问可是唐老师?”

唐半都笑着点头,“看来我的名气确实不小,竟然被人认出来了。”

“哎哟喂,今天我可算见到活的了,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摊主喜不自禁。

唐半都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咋的,你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死的?”

摊主顿时一脸尴尬,连忙摆手:“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以前看到的都是假人,不、不对,哎呀,该怎么说呢……”

“哈哈!”

唐半都大笑,“小伙子不必紧张,跟你开个玩笑。听你口音,燕京味不正,哪儿的人啊?”

摊主规规矩矩回:“三河的。”

“三河啊,难怪,距离燕京不远,开车也就是半小时路程。”

唐半都唠家常似的问道:“铲地皮的?”

铲地皮是古玩界的行话,意指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摊主老老实实点头:“嗯,东西都是在农村收上来的。”

“那你这买卖做得可不咋地。”

唐半都扫了一眼摊位上的另外几件匏器,眼见上面都有落灰,笑道:“匏器这年头已经不流行了,哪怕在燕京都少有人玩蛐蛐了,你收这种东西上来,很难出手。”

摊主一脸不好意思道:“对市场不太了解,在农村是见到什么收什么,总比空跑强。”

热门小说推荐
茅山鬼王

茅山鬼王

最火爆身负洪荒,天赋异禀,玄门之术,样样精通。二十出山,拳打宗师脚踢泰斗名扬华夏,雄震九州!我叫葛羽,一路荡平不平事,你不服,尽管来!...

七零锦鲤:遍地都是女主光环

七零锦鲤:遍地都是女主光环

简介关于七零锦鲤遍地都是女主光环小锦鲤渡劫失败转生到了七十年代于家三房小傻子。震惊鱼一万年,直接躺平,太好了不用修炼了。父亲是队里唯二高中生,母亲是城里来的知青,大伯是队里的生产队队长。小锦鲤坐了起来,这不就是传说的年代文女主标配?噢,打扰了,原来女主是原主姐姐,还是重生回来的,小锦鲤又躺下了。噫,隔壁小堂姐也不是原装,是传说中的抢夺女主机缘的穿书女?小锦鲤又坐了起来,嚯!坏女人,她可是很护短的。要是敢惹她,就算她脾气好也是会威的。嗯?但是好像不需要她出手,她的父母和姐姐就解决掉了。算了,她还是躺着当咸鱼吧。真好,她的读心术和空间还在,她可以一边嗑瓜子一边吃瓜了。咦,为什么对这个小哥哥用不了读心术?哼哼,男人(划掉),男孩,你引起了本鱼的注意!原女主于锦重回一世,誓不会再重蹈覆辙。利用前世所学引导父母走上原本该有的轨道。不会让所谓的穿书女再伤害她的家人一分一毫。这一世所有的一切都照着她预想的展。但是谁能告诉她,她亲爱的妹妹竟然被捡回来的小狼崽子叼走了?...

我是末世尸王

我是末世尸王

看着高墙之下被丧尸围住,一脸绝望的幸存者,唐业张开双手,大喊一声Welcometoparadise欢迎来到天堂...

仕途重任

仕途重任

简介关于仕途重任简介湖西县突的因房屋延迟交付而导致的大规模群众上访活动声势浩大,暴露出过去十年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扩张的经济展模式已经走到末期。前来湖西县挂职的省委秘书王成临危受命。他能否顺利完成使命?面对土地财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能否找到破解之法?他开启了政府现代化治理的探索之路…...

我的影子是食神

我的影子是食神

北漂在厨房里的小人物李更新经常安慰自己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他揣着最朴实的想法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挣钱,不还乡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现自己影子里多了一个叫食神的落魄神仙。自此,千年帝都又出了一个惊世骇俗之辈。以完本二百五十五万字重生之股动人生,百万字窥视未来人品保证,请放心入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