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5 奇货可居 胡籌儿(第1页)

为了扭转气氛,他将麦克风递给冉真,起哄让她也唱几。在稍微谦逊一下之后,冉真就开口了。

这姑娘唱得都是梁静汝,章韶涵的歌,几下来,胡籌儿对于她的唱歌水平也就有了理解。

听音过关——别小看这点,天生有绝对音感的人万中无一;至于其他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里面,有一百个在做一做咬咬音叉,排除听觉干扰这类知觉训练之后,也能激活天赋能力。

剩下的起码有三千个还有希望通过艰苦训练训练出来的,当然训练出来的是相对音感。

相对音感跟绝对音感就跟小鸟跟蝙蝠一样,看着像,其实就是两个物种。

而且这个训练要两年三年还是五年还因人而异,不得而知。

再剩下的,当成爱好可以,就别聊吃音乐这行饭的话题了。

毕竟,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艺,死无葬地。

话说回来,过了听音这关,冉真的唱歌还不至于鬼哭狼嚎,在短期突击训练一两歌是没有问题的。

气息稳定——当然这也算是高丽训练的遗泽吧。体力过关而且会运用腹式呼吸,开始跨入会唱歌的门槛了。

当然这是对着女团偶像而言。用歌手标准来要求,别说《劲歌金曲》《十分十二寸》这种变态串烧,也别说《难念的经》《江南》这种暴走吐字,就算是唱唱气口不是太好找的快歌——比如说《土作》的主题曲,都会上气不接下气。

这么一来,想蒙混过关就要想点别的办法了。

音量足够,共鸣过关——这是高丽声乐训练入门的标志。

通俗唱法其实是国内土法上马造出来的体系,里面偏见佯谬甚多。甚至并认为学头声就要先学美声的观点也泛滥一时。

相对地欧美流行唱法的体系成型成熟于2o世纪8o年代,大部分脱胎于歌剧和爵士音乐。在高音部分,美声或流行唱法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分明。基本走的是同一个方法。

而声乐技术冠绝亚洲的高丽,已经完全学习了这个体系,受过这套训练的冉真虽然还不能很好的整合鼻腔和头腔,无法形成稳定的头声,但是依旧掌握了全腔体共鸣。

过了这个门槛,就是扩大音域,然后低音砍胸腔,高音砍头腔。一步一步水磨工夫了。

音域有限,高音不稳——冉真的稳定音域大致在a3-d5;e5就是鸡叫,又尖又薄,还容易跑调。硬要卡挤还能再往上能爬到F5,想在往上立即就从杀鸡变成会破音,六字组是不用想了。

这几乎可以肯定冉真的第二换声点就是F5了,当然她的能力根本没法唱出F5以上的音。

声点散漫——这是腔体内共鸣点不够小,大白嗓有一半以上就是这么来的。这需要调整肌肉控制,将声点压缩到更加小的一块。也许三五年练不出来,也许就在一夜之间开窍。

音色不错——略带一点小性感的嗓子,这是天生的泛音优势,羡慕不得。估计之前的指导老师对此还是有点期望的。

这些评价肯定不是三脚猫自己听出来的。

过往的忽悠经验证明要冒充高手在关键地方一定要干货打脸,千万不能手软;狠心花了足足1oo点经验。一下就用到了今天这场公演成果的五分之一,足够学一个咽音八法了。

不过这点经验也没浪费,要是帮冉真能改进其中一两点,大概唱歌数值就可以爬到12了。

12的数值已经脱离了k房霸主的层次,上舞台担当中音区主音,完全没毛病。

甚至凭着基本底子和这张脸,肯定不会出现“风格单一”,“音色难听”,“形象不佳”“无人问津”这些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