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鹅毛笔(第1页)

贾政察觉到贾环的变化之后,不免老怀大慰,又不好怠慢了牛守雁,问道:“贤侄是怎么和犬子结识的?”又嗔怪贾环道:“怎么也没有听你提及过?”

牛守雁笑着说道:“伯父不要责怪环兄弟,我们兄弟两个,实是今天才认识的。”

说着,就把他们在茶楼里意外碰见的事情给贾政说了,不免又把贾环说书的事情跟贾政说了一回。

贾政听到贾环不理正事,竟然学着牛守雁去听书说书去了,心中刚刚对贾环生出几分喜爱,登时减少了一多半,正要训斥贾环一番,却又不好当着牛守雁的面,只能没好气地横了贾环一眼。

牛守雁还不知道自己给贾环惹出些祸来,犹自兴致勃勃的说道:“环兄弟实乃小侄见过的人中,第一个有才学的,他说的那回书,竟然把京城内的说书名家孙鹤亭都比不下去了!旁的且不说,单是他开篇明义的那一《临江仙》,就是小侄闻所未闻的,不比前朝那些名家所作的差!”

说着,摇头晃脑地把那《临江仙》念诵了一遍,贾政听了,也甚为诧异,听说它是贾环作的,不免对贾环又高看了一眼。

等牛守雁终于停住嘴喝茶,贾政才找到机会问贾环,“你世兄说的可是?”

贾环却不敢直接应承,如果单是说的那一回书,倒还能想办法圆过去,但是那足以流芳百世的《临江仙》,他如此承认是自己作的,今后不免遗患无穷!

当即拱手回道:“世兄说的大致不错,但是那一回书,以及前面的那一《临江仙》,却不是我自己作的,而是我在扬州听人说过,暗暗记了下来,逞强讲了一回,贻笑大方而已。”

贾政听了这话,心中暗暗点头,如果贾环真的全盘承认牛守雁说的,他也不会相信。贾环这些日子虽然大为长进了,但是要说他一下子就从之前的荒唐,变成牛守雁说的那个样子,任谁都不会相信!

听到牛守雁此次到府拜访的目的之后,贾政就没再多坐,吩咐贾环好生接待牛守雁,就转回后面去了。

贾政不相信贾环会突然之间开了宿慧,有能作出《临江仙》那样的旷世名词的才气了,牛守雁却不相信贾环说的那回书,只是像他说的那样,是听别的说书人说过的。

牛守雁虽然守住京都,并没有出京远行过,但是因为爱好听书,所以对天南海北的说书都曾细心了解过,并不曾听谁提及过,扬州有一个能够说出如斯精彩评书的人——如果真的有,应该早被人请来京都了!

但是,贾环总是不肯承认那回书是他自己作的,牛守雁也没有办法强迫他承认,只是,他听过贾环说的那一回书之后,深为着迷,已经欲罢不能了,如果再听不到后续,非得急的大病一场不可。

没可奈何,只能顺着贾环的话说道:“环兄弟既然不肯承认那回书是你自己作的,那千万请你把曾经听到过的那一全篇评书,给哥哥完整地讲过,哥哥会承兄弟这个情的!”

贾环被他缠不过,只能说道:“这个,世兄需要给小弟一些时间,让小弟细细回忆回忆,尽可能地把后面的书记下来——把书稿交给世兄,世兄去找其他人说吧。”

牛守雁也知道,贾环虽然只是荣国府的一个庶子,但是也不能把他看得太轻,强迫他亲自说书。

牛守雁自己深爱听书,有时候兴致来了,也会亲自上台说一回,但那不过是一时玩乐而已,要是有人真的把他等同为了说书人,那可不是玩笑的!

得到贾环这样的回答,牛守雁已经知足了,为了不耽误贾环誊抄撰写《三国演义》的书稿,他没有再多留,和贾环说定,三天之后,来取下一回书的书稿,才依依不舍的告辞离去。

贾环送走牛守雁,来到贾政面前禀报,贾政不免训诫了他一番,“说书是贱业,你当成一时玩乐,我不管你,但是不能沉迷于此,耽误了学业,要是让我知道了,可不会饶了你!”

贾环连连保证,绝不会因此耽误了正经学业,才被贾政打了出来。

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左右无事,就开始誊抄《三国演义》的书稿,这时又察觉出一项不方便来——穿越过来之后,读的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书,写字用的是毛笔,好在贾环读书进学,只是虚应付事,倒也没有什么。

现在要誊抄大部头的《三国演义》,再用毛笔写小楷,非得累坏了不可。

贾环誊抄了两页纸,就耐不住性子了,转着眼睛想了想,前世看过的穿回古代的网络小说中,那些男主角是怎么解决写字问题的,于是想到了鹅毛笔,连忙命人去厨房寻了几根鹅翅膀上长翎毛,自己试着制了一回,弄坏了几根之后,终于制成了一个勉强能够使用的,试着写了几个字,虽然感觉有点别扭,但是比毛笔却方便了许多。

不过,自己胡乱制作的鹅毛笔,终究不经用,用不了多久就坏了,贾环不耐烦自己一根一根的制,于是把这个活计交给了香菱,香菱虽然也没有制作过鹅毛笔,但是女孩的手就是要比男生巧一下,试过了几回,弄坏了几根鹅毛之后,很快就摸到了窍门,连着制作了几根,熟练了之后,就愈得心应手起来。

于是,接下来,贾环房里,就多了一项供应,但只是几根不值什么的鹅毛,管事的知道了,虽然奇怪贾环要鹅毛做什么,却没有多事。

有了鹅毛笔之后,贾环誊抄《三国演义》的度提高了不少,一天就能写三四回,按照这个进度,全书一百二十回写完,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三天之后,牛守雁果然又来了,也不避嫌隙,直接来到贾环的院子,抓起贾环誊抄好的书稿就看,先回味了一番贾环说过的内容,再看了贾环没有说到的内容——虽然看书和听书的感觉不尽相同,但是《三国演义》能够被称作“名着”,光是文稿自然也自有非凡之处,颇为可观。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