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章 新的生计 卤煮(第1页)

大唐重要城池,往往有内外之分。而扬州城有“扬一益二”的美称,其内城,与其他城市相比,尤其繁华。地面平整,气候温润,每一丝空气都不染尘埃。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每一处瓦片都藏着岁月斑驳。

能住在子城的都是贵族,高门大院,大街上瞧不见一个乱串的行人。

从内城门口来了位公子,腰间佩玉,前侧竖插一把折扇,风流倜傥。叫任何人来看一眼,都要道一声:好一个俊俏小生。等镜头近了,再看脸上鼻青脸肿的样子,周围的风景煞了一地。

“二少爷,你怎么这一副模样?”看门的小厮一眼看见鼻青脸肿的李范,急忙喊人去请管家,而自己跑上前,小心扶着少爷右手。

“去……”李范一挥手,把上来的小厮推了个踉跄,“还没到要你搀扶的程度呢。”

李范走进府内,直接往主楼里书房奔了过去。李府有三个书房,他爹一个,公子们一个,小姐们又一个。而李范现在所去的地方,便是属于他爹的务实斋。

如果他猜得没错的话,他大哥李位肯定那里。

“大哥——”李范隔着门就喊了起来。

“二弟,怎么老是毛毛躁躁的!”书房内,一个温柔敦厚的嗓音响起。

“大哥,我被人打了!”李范闯了进去。

李位一见李范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去集市了。

“我都跟你说了,要从长计议,你就是不听!”李位又要气又要笑。集市上那一伙人的胆子,他是知道的。小偷小摸、小拐小骗能有,当街伤人,肯定不会太重。

“唉,你说气不气人!当街强抢小丫头的毛驴,那小丫头,你没看见,可怜极了,要不是我,她的毛驴肯定要被人抢了去。爹说要整治,什么时候开始啊?”李范端着茶几上的茶盏,一口气喝了下去。

“爹说,还没摸清楚人员脉络,要等些时日,但是你今天被打了,估计要提前吧!”刺史之子岂是死读书之人!

兄弟俩在书房里又说了会话,李母才在管家的带领下,找到了正主,一顿连哭带骂,显然是心疼极了。

“快去,差人请回老爷!”

外面候着的小厮立马应声,跑马房套马去了。

而子城的动荡与采小兰无甚关系,此刻的她正牵着驴与崔卢氏走在一道。

卢氏跨在肩膀上的篮子,叽叽喳喳,有一筐小鸡崽,正因颠簸而闹得欢腾。驴背上,一左一右,各挂着一个竹筐,里面各有一个小猪崽,被藤条勒得紧紧,直叫唤。

“小兰,多亏了你,我正愁怎么把猪崽运回家呢!”崔卢氏开心极了,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崔卢氏一辈子也没这般兴奋过,一副养殖的鸿图已经在她脑海里展开了。

鸡生蛋,蛋生鸡,鸡又生蛋;

养猪肥,猪生崽,崽长大。

一环又一环,希望满满。

就算以前陪着丈夫在官场社交,出入高宅大院,吃山珍海味,也没现在这般开心。

“我计划过了,院子里刚好有一个猪圈,前面养猪,后面养小鸡,刚刚好!”

“还有,人家送你的牛肉,咱们没肉送回去,等小鸡长大了,也送人家一只吃吃!”

……

崔卢氏唠叨了一路。

而当崔薄言看见采小兰又买了一头毛驴的时候,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打搬到扬州城,家里总是卖东西。

最初是大哥,屋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卖。后来二哥也看不下去了,同样不停地拿东西出去。

一直到家庭决裂,三兄弟分家。

可依然没有进项。

这下便轮到崔薄言出去贩卖家里的东西,换来铜钱,继续过活。而采小兰拉回的毛驴,彻底改变了他对采小兰的印象,或许家里从此就要崛起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