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9章 挠其痒(第1页)

在户科屋内等着的采小兰听到新刺史叫自己当面说话,尤为奇怪。心里隐隐有了猜测,要不和李云光有关,要不和崔家有关。

卢刺史心里装不住事情,干脆抛下手里的正事,专等采小兰。

在崔卢氏的信里,采小兰是个能人。先明卤肉,后明了豆腐,生财有道。洪灾期间,提前购买粮食用于施粥,还挎着药箱,做过一段时间的赤脚医生。她念着采小兰的好,给侄儿写信的时候,家长里短谈了一堆,都是夸奖儿媳的好话。

“如果真像姑姑说得那样,这倒是一个女中豪杰!”

采小兰已非当日才穿至古代的莽撞少女,一进门,先来了一套标准的民女面见官员的礼节。

“民女拜见刺史大人!”

能屈能伸,在小节方面屈服于权贵,不丢人。

采小兰的样子出乎卢青云的意料。从崔卢氏的信里看,采小兰应当是一个极其干练的女子。而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身素色,只在胸前、衣角绣着几株小花,这分明是一个久居楼阁的清贵人家的女儿。

“采小兰,你求土地建何等作坊?还是做豆腐的?准你起身回话!”说完这话,卢青云还心里暗道一声:“眼见为实!”

崔卢氏的说法,肯定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2.o的智慧何其灵动?采小兰一听“豆腐”二字,当即明白,眼前人听过自己的往事。

“大人容禀:豆腐这门技术不当成为人牟取更多利益的手段,它是属于老百姓的。三年前,我成立豆腐作坊商会的时候,第一条规矩就是这个。”她一边说着话,一边瞧着刺史的脸色,见其欣然生趣,未露异色,才继续说道:

“平日里,百姓所穿,面料粗鄙,坚硬扎人。到了冷天,一家人都凑不出一件寒衣。民女不忍百姓受苦。在岭南道的三年,学了一门新手艺。可纺棉花为布,较之丝绸,所费甚少。”

卢青云一头雾水,他没听过棉花是何物。

采小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立即解释道:“所谓棉花是岭南道传过来的一种植物。成活率高,生存力强,亩产高。百姓常将它塞到衣服夹层中,用以御寒。”

“哦?天下竟有此物?”

不事生产的官,如何知道能在被子里塞入真丝的人家有几户呢?

2.o智慧再次起到作用,采小兰立即改换了思路。

“古人曹毗有诗曰: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古人谢惠连又有诗曰:饰高砧响,楹长杵声哀。一到秋夜,处处都有捣衣声。可见葛布、麻布质地粗糙坚硬,不如棉花柔软。棉花所制作的布匹,堪比丝绸。”

卢青云把采小兰所说的信息加到一起,不由惊骇,如果棉花真能如采小兰所说,那么天下百姓将获大益。

“果真?”

“民女所穿便是——”采小兰扯住衣角,想向其展示棉布的柔软,却突感男女有别,随即改口道:“今日来得匆忙,家里有成品布匹。明日送上。”

卢青云连连点头。他真以为采小兰所穿,是绫罗绸缎。没有光泽,只是浆洗过多罢了。

“圣人治下,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棉衣成本不高,有田有地的人家就能买得起。到时候,扬州府人人吃得饱,穿得暖!不必五十,可以衣帛;不必七十,可以食肉。大人——”

采小兰还要继续说话,却被卢刺史拍桌子的声响惊断了。

“行,你要的地,我批了!”卢青云面色红润,须微张,就差大喊一声:你画的大饼,我接了。

“大人,布匹织出后,还需要染色;染好的布,还需要成衣——”

采小兰见自己的话,说到了刺史大人的痒处,又提了个小要求。卖布与卖成衣,当然是加工的程序越多,利润越高。

“今天,谁当值?快进来!”卢青云往外面喊了一声。

钱管事立即跑了进来。

“卑职当值,大人请吩咐。”

“你不用干了!”卢青云大手一挥。

下面跪着的老钱被吓了个半死,天降灾难。正要磕头求饶,又听卢刺史继续说道:

“接下来,你全力配合采小兰。一定要促成棉衣一事,立即落地。”

“卑职得令!”

钱管事长舒一口气。不由腹诽:“这卢大人为人大方,肯放权。就是说话大喘气,吓死我了!”

钱管事领了命令,带着采小兰出了门。两人是老相识,钱管事再一次明白了这个小女子的能力。

“小娘子,恭喜呀!如果你是个男儿身,这府衙里,哪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吃饭的地儿。”钱管事由衷敬佩。

进门一盏茶工夫,就打动了刺史大人,非一般人能比。

“钱管事见笑了,都是为了百姓。站在百姓的一面,自然会得到刺史大人的帮助。下面的事情,还需仰仗管事大人了!”

采小兰笑了一声。

两人一道去户科,看了舆图。采小兰在天福聚财居旁边选了一处,用来建造织布作坊,另外又在西城外的一处小庄子边,选了一个靠河的地方,用来建造染色作坊。

选完土地,采小兰又催着钱管事带自己去工科要人。她比所有人都要着急。按照她对系统的理解,红色任务即将来到。

早一天将两家作坊落实,就早一天建立势力。有人帮忙,她才有能力更好地完成任务。

以目前的健康值,再扣三十点,绝对会要得了她的命。

两人到了工科,老钱一句“刺史亲自吩咐”就说服了所有人。春夏之交的工科,不忙。他立即成立了两支建筑队。

采小兰趁着他们筹集人马的时间,用炭笔勾勒出两家作坊的模样。

“织布作坊,分作两个部分。小的那一间,需造出半丈见方的桌子……大的那一间,建筑要点更多,要通风……至于说染布作坊,第一在晾晒……”

工科的屋子里,回荡着的全是采小兰那爽脆清亮的声音。底下坐着听讲的小吏们,得有多眼馋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