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六十六章 无功而返(第1页)

第167章无功而返

后周皇帝柴荣打算一举灭掉后汉,兵围了晋阳,但是后方的粮草接济不上,想取胜也不容易,而且士卒们抢劫百姓,也渐渐失了人心。

这河东的老百姓,一个个的都已经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怎么还能来供应军队粮草物资呢,所以朝廷颁布下来的那一纸文书,就是谁钱捐的多,粮食捐的多,政府可以给你功名、给你官做,那个精神也贯彻不下去,所以晋阳城下的几十万兵马也不可能指望河东的老百姓来供养他们。

这时候符彦卿的奏报不停地送来,第一是说辽国皇帝已经把那个跑回去的杨衮下了狱,另外派了精锐骑兵赶到忻州。柴荣于是任命代州防御使郑处谦为节度使,让他去支援符彦卿。

紧接着来了第二道奏章,说忻州的监军李勍杀了刺史赵皋和以及辽国的通事杨耨姑,然后开城投降了后周。这个通事是负责向皇帝呈递奏章、传达皇帝旨意的这么一个官员。柴荣就任命这个投诚的李勍担任忻州刺史,让符彦卿火前往忻州。

第三道奏章是说,代州的两名军官,一个叫桑珪,另一个叫解文遇,他们杀了皇帝刚提拔为节度使的那个郑处谦,说他又掉过头,私通辽国。符彦卿担心出事,请求皇帝尽快来援军,这的形势太复杂了,我手里这点兵恐怕不一定够用。柴荣于是又派李筠和张永德带兵三千,去支援符彦卿。

符彦卿的最后一道奏章是说,他们进兵忻口,先锋都指挥使史彦在追击敌人的时候阵亡了。柴荣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大吃了一惊。

忻口这个地方非常有名,抗日战争期间爆过忻口战役。这个地地势比较复杂,两山夹一河,龙头山和金山中间夹的是滹沱河,是代州和忻州的重要连接点。双方交战,如果谁先占了忻口谁就控制了交通要道。符彦卿他们来到忻州的时候,正遇上郑处谦被杀,桑珪和解文遇两个人出城来迎接符彦卿,符彦卿现在也搞不清状况,到底这俩怎么想的,为什么杀郑处谦,都不知道,所以很小心,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一直等到李筠和张永德带兵到了,他才稍微安心了点。辽兵也时不时地来到城下骚扰,符彦卿就决定,开城出击,于是他和众将打开城门,列好了阵型,就等着敌兵前来厮杀。

不久敌人的骑兵果然来了,三三两两的,好像一盘散沙一般,周军的前锋大将史彦自恃骁勇,哪儿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立刻拍马而出,杀奔前去,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二十多人,敌人的骑兵略微招架了一下,就四散逃走了,史彦不知道这是人家的计策,驱马追赶,杀的兴高采烈,不肯回头。

符彦卿就担心史彦有什么闪失,赶快让李筠带兵去接应。李筠走得慢,史彦走得快,李筠追了一程,只见前面都是山谷,竹子树木生长的很茂盛,山崖沟壑纵横,他一看这地形这么险恶,就派出士兵们四面打探,结果也并没有看见史彦的影子,也没看到有什么辽兵。李筠心里已经开始有不好的预感了,觉得史彦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他下令让大伙仔细搜寻,小心前进。

突然之间,就听几声胡哨,深谷中涌出大队的辽兵,当先一员大将,生得眼似铜铃,面似锅底,手执一柄大杆刀,高声喝道“杀不尽的蛮子,快来受死!”李筠心里一慌,也顾不上史彦了,赶紧收军后撤,回马而走。说时迟,那时快,那些番兵番将转眼已经杀到了身后,把周军冲了个七零八落。李筠无暇后顾,连回头看一眼的功夫都没有,手下的士卒也不管了,只顾自己逃命,一口气跑回了大营。人家番将哪里肯放过他,催马追来,幸亏符彦卿出兵把敌将挡住,放过李筠,和番将大战了一场,双方互有死伤。

渐渐地夕阳西下,人家番将收兵走了,符彦卿也收军回到城中,这一次开仗,后周损失了一员大将史彦,跟着史彦追杀辽兵的二十多人一个也没有逃回来。就连李筠的麾下,也是十死七八,伤亡惨重。符彦卿长叹一声,说“我原本就说不如撤军,偏偏皇上不答应,现在损兵折将,这可如何是好!”随后他就命令侦骑连夜出营,搜寻史彦的下落。第二天早晨得到了消息,说是史彦被辽兵引到了山里,无法脱身,他虽然杀死了很多辽兵,但是自己最后也是力竭身亡。符彦卿忍不住掉下泪来,让随员写好奏章,说明情况,自请处分。并且请求皇帝班师回朝吧。

柴荣看了符彦卿的奏章,同样也很悲伤,说“可惜可惜!丧我猛将,罪在朕躬!”于是追赠史彦为太师,命令符彦卿一定要找到他的遗骸,然后返回御营。

柴荣这趟出兵本来是打算吞并北汉的,所以天天征兵催饷,东自怀州孟州,西到蒲州陕州,所有的壮丁骡马全部都被军队征用了。老百姓被战争搞得疲敝不堪,再加上老是下大雨,军中又开始流行起了瘟疫,所以柴荣现在也有了撤兵的想法,加上史彦战死,于是下决心班师。史彦要是不死,柴荣还不甘心,还不打算撤兵,还在那犹犹豫豫,史彦帮他下了决心。

在此之前,北汉的使臣王得中,他不是去向辽国皇帝求救兵去了吗,然后回来的路上被周军所阻隔,路断了,无法回到晋阳去,所以就暂时留在了代州,桑珪杀了郑处谦以后,把王得中也抓住送到了周营,柴荣让人给他解开绑绳,赐给他酒食,和颜悦色地问他“你去向辽国求援,辽兵何时到来呢?”王得中说“臣受汉主的命令,送杨衮回去,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柴荣冷笑一声,说“你可不要骗朕。”王得中说不敢。柴荣让他退到后帐,吩咐手下好好盘问。这些将校们就跟王得中说“我们皇帝优待你,对你不薄,你要是不说实话,一旦辽兵来了,你还想活命吗?”王得中叹了口气。说“我吃的是人家刘家的俸禄,理应为刘氏尽忠!何况我还有老母亲在围城之中,还得靠人家刘家照顾呢。我要是告诉你们实情,不光害了我老母,而且还误了我的皇上,国家亡了,家也就亡了,我怎么忍心一个人活着呢?我宁可杀身取义,保我国家,我虽死也瞑目了!”现在柴荣决定撤兵了,心里对王得中很生气,就是你勾引来的辽兵,害死了我的大将史彦,行吧,你去给史彦陪葬吧,就派人去把王得中勒死了。

王得中是个小人物,只是刘崇身边一个参谋人员,可是辽国军队调动的情报很重要,所以柴荣本来不想杀他,希望他能把辽军的情况说清楚,可是王得中很忠心,宁死不说,柴荣很生气,又把史彦之死也归罪于他,最后还是下令把他给勒死了,不过给他留了个全尸,这在当时也算是比较仁慈了。

符彦卿等人从忻州回来,面见皇帝,说史彦的遗骸已经找不到了。不得已只好搞了个招魂仪式,把他平时穿的衣冠放在棺木之中,让士兵们抬回来了。柴荣也只好付诸一叹。出营亲自祭奠了一番,然后命令军士们收拾行装,即日班师。同州节度使药元福面奏皇帝,说“进军容易退军难,陛下要慎重啊!”

柴荣觉得药元福老将军经验丰富,于是就把安排撤军的事交给了他,说“这事就交给你安排吧。”药元福就部署士卒,步步为营,他让各军先走,他自己亲自殿后。营内还剩下了几十万粮草来不及带走,就全部毁掉了。随军的物资器械,大多也都扔了,大家匆匆上路,巴不得立刻回到汴梁,队伍散乱,不成行列。

说到这,我有点奇怪,前面说粮食紧张的不行,柴荣都开始卖官了,怎么这会又有几十万粮草带不走?还给烧了?这到底是缺粮啊,还是不缺啊?但是史书上就这么记的,有时候,史书上的资料来源不是一个人,可能张三回忆说哎呀,你不知道,我们那时候饿的呀,天天吃不饱饭啊,可是李四回忆说我们撤军的时候啊,好多粮草带不走,就都放火烧了。这俩事可能不是一个人说的,所以就没什么逻辑,前后矛盾都有可能,所以历史学家的任务,除了记录以外,还要分析。当事人的话真真假假太多了。

北汉皇帝刘崇一看,敌人撤兵,有机可乘啊,于是出兵追赶,亏得药元福断后的部队严加戒备,他们列成方阵,北汉兵追来,一看,人家周军屹立不动,镇定如山。北汉兵冲杀了几次,对方的方阵如同铜墙铁壁,无隙可乘,渐渐的北汉兵也就没了斗志。这时候,药元福的阵内突然出一声梆子响,方阵立刻变为长蛇阵,反过来开始攻击北汉兵,北汉兵顿时被吓退,反而被药元福追杀了几里地,损失了一千多人。然后药元福指挥部队徐徐后撤,向南而去。

..............

知识卡片

后周撤军的时候,药元福殿后,他以方阵防守,阻止北汉军追击,又以长蛇阵攻击敌军,那咱们就简单说说古代的阵法。

东西方过去打仗,都有阵法。

阵法在我们的评书和电视剧里面被传的很神,那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也确实有效,最早的阵法大师就是姜子牙,据说姜子牙识天机,懂奇门遁甲,善于阵战。另外传说张良、诸葛亮也都是阵战的大师,他们同样也学过奇门遁甲。军事家肯定得懂阵法,这个应该是最基础的。

当时用的最多的是方阵,这在《中国战争史》这部书里是被考证过的。阵战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各兵种更好的配合,就拿方阵来说,其实它并不是一种固定的阵型和配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排布的,常见的就是三大兵种步兵、骑兵和弓箭兵,士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1o人一组,组长叫十夫长,上面有百夫长千夫长,一般情况下,一个最小作战单位是一组士兵,而不是某个单独的士兵,就是十夫长带的一小组士兵。

在排布方阵的时候哪一路在前、哪一路在后,哪一路在左,哪一路在右,这都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所以我们前面经常会讲到一个武官,名字叫作排阵使,排阵使就是负责排兵布阵的。排阵其实不容易,难就难在他要随机应变。阵法随时根据战场情况变化,要把敌人先搞蒙。

有一种方阵是“回”字型的,它分为内外两个方阵,内阵一般情况下是主帅所在的位置,不过有时候主帅也会在别的位置。回字形方阵的外围一般分为前后左右四个单元,有时候也会分成六个或者八个。每个单元都会有一个特殊的操作指令,有时候是用旗语,有时候是通过号角声或者鼓声传达命令,这个不一定。古代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他们只能简单的记住自己的代号,你的指令越简单直接,越容易辨识越好。

举个例子,就拿最简单的四个单元来说。一声号响,左军前进,两声号响,右军前进,一声号加一通鼓,前军和左右军前进,后军不动。

再说圆阵,圆阵一般作为小阵出现,最常见的移动型圆阵是两圈,一内一外。把百人单元的圆阵放在方阵中也可以构成方阵的一个单元。

还有一种常见的阵法就是雁行阵,这个阵和三角阵、箭矢阵,都属于具有很强方向性的阵法,大多数都是用来突击的。

另外有一种最简单的阵法,随机性很高,叫鱼鳞阵,鱼鳞阵是方阵的一种简化版,是最原始的阵法之一。它是以1o人或者是5人团为基础,基本上是等距分布。

关于古代阵法的内容还有很多,咱们就只能挑挑拣拣的讲一些简单的。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女主必须貌美如花吗??

女主必须貌美如花吗??

文案沈云巧五官平平其貌不扬,曹氏最大的心愿就是卖了她给宝贝大孙子娶媳妇,奈何十几年过去也没人站出来做那个冤大头,直到有天,满腹学识的小秀才敲响了门云巧没有照过镜子,但从小人们就嘲笑她长得丑,是做丫鬟的命,她不想被卖去伺候人,嫁不了隔壁村的瘸子,就嫁本村的麻子,云妮说了,只要找个厉害的靠山,山鸡也能变凤凰,后来云妮告诉她唐家小秀才是十里八村最有出息的时,她义无反顾就下手了。只要看得远,管他踩着哪个男人的肩膀呢??内容标签天作之合青梅竹马主角沈云巧┃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女主必须貌美如花吗立意智慧的女人最漂亮...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简介关于那些年遇到的异事这个世界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吗?有没有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事件,我们的梦境有时候为什么会在现实生活中生...

离婚后,霸总追妻追到腿软

离婚后,霸总追妻追到腿软

简介关于离婚后,霸总追妻追到腿软本书前期节奏较快,偏重于婚后甜宠说明男女主之间没有任何第三者,前期分开只是有小误会而已,小的不能再小的误会哈~众人皆知鹿城之王江易珵是个冷漠寡淡之人,对什么都不在意,更别提是女人这种生物了。就连他的隐婚妻子任兮也是这么认为的。结婚四年,夫妻俩相敬如宾。哦不,准确来说是江易珵单方面忽视,任兮这个妻子那是好的没话说。贤惠,孝顺,善解人意都是她的代名词。直到有一天江易珵看着手里新鲜出炉的离婚证,本来应该高兴的他却高兴不起来,以为只是短暂的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他错了,错的离谱!他是喜欢任兮的!此后他幡然醒悟,果断追妻。奈何女人身边的苍蝇太多,打一只来一只,打两只来一双。酒会上看到别的男人对任兮大献殷勤,江易珵再也忍不住了,凑上来抱着她说,老婆复婚好不好?女人笑的勾人,摇晃着手里的红酒杯,我包养几个小鲜肉不香吗?江易珵一张俊脸被气绿了,咬牙切齿道,小鲜肉有什么意思?老腊肉才更有嚼劲!后来男人将她抵在墙上,霸道的把她圈在怀里,居高临下的看着她,目光冷冽又偏执,你只能是我的!江易珵是商界矜贵的王,唯独向任兮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蓄意引诱,禁欲老公他又野又撩

蓄意引诱,禁欲老公他又野又撩

简介先婚后爱蓄谋已久暗撩荷尔蒙爆棚旗袍冷艳经纪人(小白兔)Vs禁欲闷骚京圈大佬(大灰狼)江祈年是影帝,姜栀是他经纪人。姜栀以为他是她的救赎,殊不知他是她的噩梦。他生日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蓄意引诱,禁欲老公他又野又撩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的踏脚石后,更被害惨死。父母一夜白头,三个哥哥为她报仇反落得身败名裂,下场凄惨。但这辈子既然有她在,谁都别想伤她家人分毫!谈墨跟我玩儿绿茶?今儿就让你见识见识满级大佬的茶艺!记者魏少,您最欣赏您夫人哪一点?魏至谦善良可爱,好清纯不做作。记者谈导,您的新片被观众奉为神作,您是怎么创作出这么牛的剧本的?谈大哥没有没有,剧本其实不是我写的,只是她要低调,不肯署名。记者谈天王,您的新歌已经问世,立即横扫全球榜一,词曲创作简直神了。谈二哥哪里哪里,词曲其实是一个对我非常重要的人创作的,要是没有她,根本没有这歌的成功。但她低调,不肯署名。记者谈画家,您这幅画一问世就被拍出了十位数的天价,不知道灵感源自哪里?谈三哥都是因为她。记者谈大哥谈二哥谈三哥妹妹从来都是这么帮我们,不求回报。魏至谦谈墨这么单纯,没有我的保护,她还不得被那些绿茶白莲欺负死啊。众人摔!到底谁欺负谁啊!...

史上最强方丈

史上最强方丈

弟子八戒!敢问佛祖,和尚可能娶亲?张天道手持滴血戒刀对着佛,遥遥问道,神情恭敬,双目闪烁着冷意。谁说和尚不能养僵尸?算卦?娶亲?佛爷偏偏就做了,谁敢不服?问问佛爷手中的禅杖?就告诉他!西天想他了!且看张天道如何将和尚事业发展广大,话说系统,接下来是什么世界?本文章讲的是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一个和尚穿越万界,将佛门发扬光大,重要的事说三遍,一!二!三在哪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