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七章 两镇叛乱(第1页)

第98章两镇叛乱

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跟安重荣同姓,安从进这个人以前出现过,当年李从珂造反,一路向京师进,在路上他放出风来,说除了朱弘昭和冯赟,其他人一概赦免。朱弘昭就自杀了。当时就是这个安从进,立刻跑到朱弘昭家里,把朱弘昭的头砍下来,然后又顺便去杀了冯赟全家,派人去向李从珂投降。

李从珂后来就封了安从进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一直到现在。这家伙现在也心有异志,安重荣于是就暗中和他联络,两个人互为表里,约好了一起搞事情。

石敬瑭现在是既担心安重荣,又得防着安从进,于是就派人去跟安从进说“青州节度使王建立来朝,说想要回老家去,我已经答应了他,特地留着青州给你,你要是愿意去,我立马下调令。”结果人家安从进回答说“你把青州移到汉江以南,我就去赴任。”

石敬瑭听他出言不逊,非常生气,但是又怕这俩人一起造反,只好忍着。安从进的儿子叫安弘,在京城担任宫苑副使,安从进请皇帝批准儿子回来探家,石敬瑭也答应了,安弘离开京城,刚走到襄州,安从进就已经下了决心造反。

天福六年,就是公元941年冬季,石敬瑭想起了桑维翰的话,打算去邺都巡视。这时候学士和凝已经升任同平章事了,他独自入朝,面奏皇帝说“陛下北行,安从进必反,所以应该预先布置啊。”

石敬瑭说“朕已经留下郑王镇守大梁,你还有别的事吗?”

和凝说“兵法有言,先人才能夺人,陛下这趟出去,京中之事恐怕难以兼顾,希望您留下空白圣旨三十道,秘密交给郑王,一旦有变,郑王马上就可以调动将领前去讨伐,这样才不至于贻误战机。”

石敬瑭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答应了,留下养子石重贵镇守京师,自己就去邺都了。

石敬瑭到了邺都,邺都留守刘知远已经派亲信将领郭威去跟吐谷浑的酋长白承福说,让他迁到内地,好翦去安重荣的羽翼,然后就专等皇帝的命令,随时准备兵。石敬瑭因为安重荣虽然有反意,但是毕竟还没有真的行动,就派杜重威担任天平节度使,马全节担任安国节度使,让他们秘密调集兵马军械,防范安重荣。

安重荣写信给安从进,让他马上起事,不要再拖了,趁着现在大梁空虚,立马前去偷袭。安从进于是立刻举兵造反,进攻邓州。郑王安重贵得到报告,立马用石敬瑭预先留下的空白圣旨下诏,命令西京留守高行周担任南面行营都部署,前同州节度使宋彦筠做他的副手,宣徽南院使张从恩担任监军,让他们带兵讨伐安从进。

邓州节度使名叫安审晖,他一面闭城拒守,一面派人飞马去见高行周,催他尽快赶去支援。高行周命武德使焦继勳、先锋都指挥使郭金海、右厢都监陈思让等人,率领精兵一万,前去支援邓州。

安从进得到探马来报,说朝廷派的援兵马上就要到了,非常惊诧,说“皇帝还没回去,是何人在调兵派将,怎么来得这般迅呢?”于是退到了唐州,驻扎在花山,列营待战。后晋的军队杀到,大将陈思让是一员猛将,一生之中没打过败仗,可以说是个常胜将军,他虽然是个武将,但是扬名天下的原因却是不喜欢打仗杀人,所以人称“陈佛子”,后来他还和赵匡胤攀上了亲戚。他跃马前来,挺枪冲锋,焦继勳、郭金海二将挥兵跟进,一下子冲进了安从进阵中。安从进不防来将如此勇猛,吓得步步倒退。他这个主将一动,士卒马上就乱了,被陈思让等人一阵冲杀,一万多人立马就溃散了。襄州指挥使安弘义马失前蹄,被人家给活捉了,安从进一个人跑了,连自己那个节度使的印信都搞丢了。他返回襄州,慌忙集合手下的部卒守御。高行周、宋彦筠、张从恩等人6续带兵赶到襄州,把襄州四面围住。

安从进这边现在非常危急,安重荣那还不知道呢,他集和了境内的好几万饥民,向邺都进,声称要去求见皇帝。石敬瑭知道他使诈,就命令杜重威、马全节带兵讨伐,又派前贝州节度使王周担任马步都虞侯,跟随部队一起行动。杜重威率兵西进,来到了宗城西南,正好跟安重荣遇上。安重荣列阵布防,杜重威一再挑战,都被强弩给射退了。杜重威不禁颇有惧色,就想退兵。

杜重威手下的指挥使王重胤说“兵家有进无退,镇州的精兵全都在中军,请你把咱们的精兵分为两队,攻击他左右两翼。我愿意直冲中军,他一定难以兼顾,必败无疑。”

杜重威采纳了他的建议,分兵前去攻击,王重胤身先士卒,闯入中军。敌军果然招架不住,开始向后退,杜重威和马全节见前军已经得手了,于是也麾兵齐进,追杀敌军。

安重荣手下一名将领,名叫赵彦之,他在阵前卷旗倒戈,就地投降了晋军。晋军那些士兵见他身上的铠甲和马的鞍辔上面都用白银装饰,非常的豪华,不由的起了贪心,也不问来由,立即把他乱刀分尸,级扔给敌军,所有的铠甲鞍辔等物,当场大家就给分了。

安重荣见全军失利,已经是心惊肉跳了,又听说赵彦之投降还被杀了,更是战栗不安。于是藏在辎重中飞奔而去。部下的二万多人马一半被杀,一半逃散。

这年的冬季特别寒冷,逃兵们饥寒交迫,安重荣仅率领着十几个人逃回了镇州。然后就驱赶老百姓守城,用牛皮和马皮做盔甲,闹得全城不得安宁。杜重威兵至城下,镇州的一名牙将从西城水碾门放晋军进了城,晋军冲进来,把守城的老百姓杀了二万多人,城中立刻就乱了。

安重荣又退守到牙城,但是随后牙城再次被晋军攻破,这下没处跑了,只好束手就擒。晋军直接砍了他脑袋,送往邺都。石敬瑭命手下用油漆保存好安重荣的级,然后献给了辽国皇帝耶律德光。接着又改镇州成德军为恒州顺国军,任命杜重威为顺国节度使,让他就在这镇守。

以前,耶律德光听说安重荣擅自抓了自己的使臣,就已经派人去向晋朝朝廷问罪了,石敬瑭怕他派兵来进犯中原,就派了安国军节度使杨彦珣为使者,前往辽国谢罪。耶律德光怒气冲冲地接见了使者,杨彦珣很从容,说“这就像是家中出了逆子,父母管不住他,所以也是没办法。”

耶律德光听了,稍微消了消气,但是扣住杨彦珣,不让他回去。等到安重容造反,他才相信了杨彦珣的话,抓契丹使者那些事确实都是安重荣自作主张搞出来的,跟晋朝朝廷没关系,于是也就放杨彦珣回去了。石敬瑭把安重荣的级送给契丹以后,晋朝上下都觉得,这应该可以交代过去了,谁知道辽国再次派了使者前来问责,说你们为什么要招纳吐谷浑?石敬瑭回答说,吐谷浑酋长跟安重荣暗中勾结,所以我不得已才让他们迁到内地。辽国使者说,那好,那你把吐谷浑酋长白承福的脑袋拿来。这件事石敬瑭可没法答应,心中郁闷,于是就渐渐生起病来,而且病势越来越重。

转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42年,高行周攻克了襄州,安从进自焚而死,安从进的儿子安弘以及手下将佐四十三人都被抓了,送到了大梁。此时的石敬瑭还在邺都,已经病的起不来了,他虽然得到了捷报,却已经无法回到京城去了,一番欷歔叹息之后,就一命呜呼了。石敬瑭一共在位七年,死的时候只有五十一岁,被葬于显陵,庙号晋高祖。

..........

知识卡片

石敬瑭的事情我们说了不少了,他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让中原政权失去了山脉天险的保护,对中原的危害延续了好几百年。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石敬瑭是沙陀贵族,他爸叫臬捩机,为啥他姓石,这个就没人知道了。《旧五代史》说他是汉朝宰相石奋的后代,要是这样的话,那他就是汉族了。

石敬瑭生于公元892年,也就是朱温四十岁那年出生的,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很喜欢看书,他的偶像是战国时候的赵国大将李牧,还有汉朝的周亚夫。

石敬瑭作战非常勇猛,而且很有头脑,打仗很聪明,所以后唐明宗李嗣源非常喜欢他,把女儿嫁给了他,他就成了明宗的心腹大将,他曾经两次拼死救下李嗣源。石敬瑭因为性格比较闷,沉默寡言,没有参与过官场上的那些争斗。

石敬瑭一生中主要的大事咱们前面已经说的差不多了,他的历史地位也早有定论,咱们就不多说了,这就说两件他治理地方的小事吧。

石敬瑭在当河东节度使的时候,有一次他手下的一名士卒和一个民间妇女起了争执,那个妇女说这个士兵的战马吃了她家的粮食,两个人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了石敬瑭那。石敬瑭说,这事要想取证很简单,把马肚子剖开一看就知道了。马要是吃了粮食我就杀军士,要是没吃就杀了你这个妇人,这就等于是签了生死状了。后来他真的把马杀了,一检查,现马肚子里根本就没有粮食。于是石敬瑭就杀了这个妇女,等于给马偿命了。这件事就被后人诟病,说石敬瑭很残忍。我也觉得这件事确实做的太过分了,你可以把她打一顿、罚款、叛她服劳役,惩罚的办法有很多,直接杀人实在是太过分了,这事说不定就是个误会,哪怕就是那个女人存心诬陷,也罪不至死嘛。

还有一件事,说石敬瑭在镇守常山的时候,有一对兄弟因为买卖土地生了纠纷,弟弟想卖地,哥哥想买,但是价格给的很低,弟弟就卖给了外人,买地的人怕以后哥哥找事,就想让哥哥也在卖地的文书上签个字,哥哥当然不给他签,这事就闹到了石敬瑭那儿。石敬瑭认为弟弟高价卖地,追求利益无可厚非,哥哥不愿意多出钱,还阻挠弟弟卖地,这就不讲道理了,拖出去打了几棍子。这事要是放到现在看,处理得也不合适,你俩买卖土地,做哥哥的本来就没有帮你签字画押的义务,打人家打的没道理。

从以上两点看来,石敬瑭带兵打仗没问题,但是要说治理地方,确实没什么水平。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文案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开局得到混沌诀

开局得到混沌诀

简介关于开局得到混沌诀李飞,一个平平无奇的学生,参加姐姐婚礼的途中意外身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神奇大6,被人捡到。从此改名叶无忧。修炼,武者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意外得到混沌诀的他会有什么样的奇迹旅程?...

重来1976

重来1976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重来1976...

小阁老

小阁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护者,万历皇帝的亲密战友,内阁辅的好儿子,十六十七世纪全球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后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东林党口中的严世藩第二,张居正高呼不可战胜。海瑞的知己,徐渭的东家,利玛窦的剃度人,徐光启等六位状元的授业恩师。大明诗坛遮羞布,七百余种各学科书籍撰写者,两千七百余项专利的明人,现代大学与科学的奠基者。海外汉人的保护神,新航路的开辟者,大洋秩序的维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祸乱欧洲的罪魁祸,德川家康的义父,塞...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农村渣男退婚,她意外重生祖传玉坠开启空间在拥有无限可能的改革开放年代,利用空间和技术,小财大财滚滚来。更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