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五章 安李争功(第1页)

第66章安李争功

高季兴和马殷都死了,都由各自的儿子接了班,都传到第二代了。

此外,吴越王钱镠在庄宗李存勖在位的时候也建立了吴越国,年号叫宝正。他后来还写过信给安重诲,信中的语气很傲慢,安重诲就奏请明宗李嗣源,派供奉官乌昭遇和韩玫去出使吴越,去责备钱镠,谁给你的自信,敢对我们大唐这么不敬。吴越王钱镠是照旧接待,并没有摆出帝王的架子。等到两位使者回京以后,韩玫却诬陷乌昭遇,说他没有气节,对钱镠称臣,还向钱镠行跪拜皇帝的大礼,安重诲听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竟然就下令处死了乌昭遇,还请皇帝下旨,削去钱镠的王爵,让他退休,所有吴越朝廷所聘的使臣,都要治罪。钱镠让自己的儿子钱传瓘等人上表鸣冤叫屈,都被安重诲给拦住了,明宗根本就见不到。这一下安重诲就成了大家怨恨的对象,连藩镇都对他痛心疾了。

明宗李嗣源即位以来,励精图治,他不像以前那些皇帝,他既不外出游猎,也不给自己捞钱,也没有任用那些宦官,更不动战争,只是一心一意地帮助百姓除旧布新,共享太平,所以四方安宁无事,粮食也是连年丰收。于是李嗣源给自己改名叫李亶,表示诚意,这个“亶”字就是丰收的意思。

他和宰相们坐而论道,谈到粮食丰收,很有三分喜色。冯道在旁边说道“臣过去在先皇幕府的时候,奉旨出使中山,路上经过井陉,那的路况不好,非常危险。臣担心马匹失足,所以牢牢地握着马缰,幸好没出什么事。结果走到了平地上,放松了马缰,一不小心,反而摔了个跟头。可见临危时未必真的危险,居安时也未必真的安全,行路尚且如此,何况治国平天下呢!”其实他这就是在提醒明宗,您可别得意,要居安思危。

明宗听了,点头称是,就问冯道“今年虽然是丰年,但是老百姓果真富足了吗?”冯道说“灾年怕被饿死,丰年又担心谷子不值钱,卖不了好价钱,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都有操不完的心,只有农家如此。臣记得聂夷中有一诗,诗里说‘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农民们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解眼前的燃眉之急,不得不跟别人借高利贷,二月份还没开始养蚕呢,就已经把以后养蚕所得的丝提前抵押给别人了,五月份稻子还处在青苗期呢,已经把未来的收成也抵押掉了,为了治眼前的脓疮,却不得不割下心头肉。冯道又说“这几句诗虽然写的很粗鄙,但是却写出了农家的真实情况。总之民业有四,士农工商,这其中农民是最苦的,皇帝最应该体恤他们。”

我觉得冯道说的真好,农业社会,农民就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一定要了解百姓的疾苦,多关心他们,不能只想着自己享受生活,不管百姓死活。

明宗听了冯道的话很高兴,就让人把聂夷中这诗写下来,明宗不认字,他就把它背下来,经常背诵,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老百姓的疾苦,他现在已经年逾花甲,知道自己也活不了太久了,所以每天夜里在宫中沐手焚香,向天祷告,说“我本来是个胡人,因为天下扰乱,被大家推戴,才暂时坐了这龙椅,我常常惭愧自己德行不够,不足以安定人民,愿上天早生圣人,为百姓做主,让我早日放下肩头这副重担,那就是四海之福了!”

其实李嗣源本来就不想当皇帝,他没那么大的野心,他就当个地方大员已经很幸福了,当皇帝有什么好的,操不完的心,而且还是高危职业,随时可能被人篡位。五代十国期间,那些当大臣的往往都比他们的皇帝活得轻松,也活的长。皇帝被杀了,大臣们换个老板,继续当官,不少大臣甚至先后在三四个朝代当官,一辈子送走了好几个皇帝。

公元927年,宋太祖赵匡胤降生在了洛阳,他父亲名叫赵弘殷,这年二十八岁,以前是赵王王镕的手下,现在在后唐统领禁军,三十三年以后,也就是公元96o年,赵匡胤开国登基,海内才得以统一,他就是五代十国的终结者。不少人都说,这正是因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一片诚心感动了上苍,才生出了赵匡胤这个真命天子。

却说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屡立战功,李嗣源能够做皇帝,也亏得他带兵先赶到支援,李嗣源才能够号令各军,所以李从珂就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和安重诲不相上下。

有一天安重诲设宴,酒席上这俩人就开始自夸功绩,毕竟李从珂是个武夫,没什么文化,几句话说不到一块,他站起来就要打安重诲。安重诲自知打不过李从珂,就赶紧跑了,才免得被揍。第二天,李从珂酒醒了,对自己昨天的卤莽举动很后悔,就去找安重诲赔罪,安重诲虽然嘴上说没啥,却仍然对李从珂怀恨在心。

明宗听说了这件事,就派李从珂去担任河中节度使。李从珂喜欢打猎,经常出去打猎玩。安重诲就想要趁机害李从珂,于是他假传密旨,让河东牙内指挥使王彦温把李从珂赶走。王彦温接到安重诲的命令,正好李从珂这天出城去看马,估计是想买匹好马,王彦温就让手下关上城门,不让李从珂进城了,李从珂进不了城,就问城楼上的王彦温“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不让我进城?”王彦温说“彦温不敢负恩,但是现在有枢密院的密札,请你入朝,不必回城了!”李从珂没办法,只好先暂时退到虞乡,派了个使者进京上表,报告皇帝。

明宗李嗣源对此事毫不知情,接到了李从珂的奏章,自然就要问问安重诲了。安重诲一看,这事皇帝知道了,他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于是就说是奸人妄言,应该去加以讨伐。我们枢密院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这是有人胡说八道,他这样说其实等于是说王彦温自作主张,跟我没关系。明宗就想把王彦温骗到洛阳来,好当面问问他,于是就任命王彦温为绛州刺史,催他入朝。但是,假传圣旨的安重诲怎么能让王彦温入朝去见皇帝呢?那不就露馅了吗?所以他就一再请明宗兵去讨伐,最后李嗣源就派西都留守索自通和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率兵去讨伐王彦温。而且明宗还当面叮嘱药彦稠,说“王彦温不让李从珂入城,估计是背后有人主使,你到了河中,要把王彦温生擒回来,我要当面向他问话。”药彦稠领命而去,到了河中,王彦温还不知道京城里边生的这些事呢,就出城去迎接。不料他见了药彦稠,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刀锋已经砍了过来,王彦温登时人头落地。

药彦稠杀了王彦温,把他的人头送到了京师,明宗气得要命,恨药彦稠竟敢违抗自己的命令,下旨要严惩,安重诲就出面为药彦稠辩解,结果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这插一句,药彦稠杀的这个王彦温,另有记载说他姓杨,叫杨彦温,到底是姓杨还是姓王,并不重要,咱也不考证了。

李从珂心里明白,这是安重诲在设计自己,于是也去见皇帝,明宗心里肯定知道咋回事,所以他不让李从珂多说,让他赶快回家。安重诲又让冯道、赵凤等人弹劾李从珂,说他失守河中,应该承担责任。唐明宗实在忍不了了,就说“我儿子被奸党算计,是非还没搞清楚,你们怎么也说这样的话,难道是要置他于死地吗?我想你们也是受托而来,未必是出自本意吧。”冯道和赵凤两人无话可说,心里也觉得挺惭愧,就退出去了。

................

知识卡片

咱们今天提到了一位诗人聂夷中,他和大诗人杜甫一样,都属于现实主义诗人。聂夷中字坦之,生于唐文宗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死于后梁初年,他出身平凡,不是名门望族,所以生卒时间和家世都不确定。

聂夷中长期生活在农村,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他少年的时候家里很穷,他每天都要在田间卖力的干活,非常辛苦,所以他深知农民的苦难。公元871年他考中了进士,这时候的唐朝非常腐朽黑暗,唐懿宗也是历史上着名的昏庸无能的皇帝,聂夷中经历坎坷,好不容易才当上了华阴县一个小小的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

聂夷中写了很多诗,有自己的诗集,不过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多。这些诗大多是反映农民遭受惨重剥削的痛苦生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反映了唐末的社会危机,抨击了权贵们的骄奢淫佚和横行无忌。

聂夷中的诗作《过比干墓》通过对比的方式说出了唐朝的腐朽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佞是福身本,忠作丧己源。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腐骨不为土,应作石木根。余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聂夷中的诗作大多是五言律诗或者绝句,他继承了汉魏乐府诗的优良传统,采用口语化的方式,语言朴素生动,描写的形象鲜明,音节和谐自然。着名的作品《公子行二》,从一个侧面深刻揭露了唐末上层社会的荒淫腐朽,骄纵横暴,可以说是豪门世族贪暴无耻生活的缩影,堪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那我们耳熟能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一种说法,说作者也是这位聂夷中。另外还有前面冯道给明宗读的那《伤田家》等等。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文案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开局得到混沌诀

开局得到混沌诀

简介关于开局得到混沌诀李飞,一个平平无奇的学生,参加姐姐婚礼的途中意外身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神奇大6,被人捡到。从此改名叶无忧。修炼,武者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意外得到混沌诀的他会有什么样的奇迹旅程?...

重来1976

重来1976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重来1976...

小阁老

小阁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护者,万历皇帝的亲密战友,内阁辅的好儿子,十六十七世纪全球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后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东林党口中的严世藩第二,张居正高呼不可战胜。海瑞的知己,徐渭的东家,利玛窦的剃度人,徐光启等六位状元的授业恩师。大明诗坛遮羞布,七百余种各学科书籍撰写者,两千七百余项专利的明人,现代大学与科学的奠基者。海外汉人的保护神,新航路的开辟者,大洋秩序的维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祸乱欧洲的罪魁祸,德川家康的义父,塞...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农村渣男退婚,她意外重生祖传玉坠开启空间在拥有无限可能的改革开放年代,利用空间和技术,小财大财滚滚来。更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