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4章 文物(第1页)

三神大坝于十一月九日完成截流,由于提前完成了第一批的搬迁工作,所以现在还不需要大批量的移民。

不过,这标志着第二批的搬迁移民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说白了就是位于县南郊的安置小区需要加快进度。

安置小区第一期工程的加,也标志第二期第三期的进程跟着加。

肖正平还在鹿场,就接到了酒坊的电话,说是街道办又上门了,而且这次撩下狠话——如果到期不搬,那就强拆。

这个结果肖正平料得到,杨广生的态度摆在那里,石德县最大的官儿都说了要搬,那就不论什么理由都得搬。

肖正平想到又得使用非常手段了。

第二天,肖正平赶来酒坊,得知隔壁的贸易公司已经按照要求搬去了县城,现在整栋楼只有他们酒坊一家。

一边听着林成国说话,肖正平一边看向他身后的孙冬梅。

“冬梅,你外婆啥意见呐?”林成国说完话,肖正平就冲孙冬梅问道。这里搬迁的事儿街道办已经贴出告示了,张大妈肯定知道,虽说现在张大妈的房子让给自己了,可毕竟没有官方手续,从法律上讲,房子的主人还是张大妈,肖正平当然得问问她的意见。

“街道办的人去过我家,外婆说房子已经给你了,所以搬不搬的你说了算。”

肖正平感激地点点头,“嗯!那你觉得咱们该不该搬呢?”

孙冬梅抿嘴想了想,道“不搬当然最好啦,酒坊那么多酒,搬一趟还不够折腾的。”

孙冬梅来酒坊不过半年,她在张大妈家里呆的时间也不长,所以从她的角度这么思考也无可厚非。

不过肖正平多少还是有些失望,到目前为止,能感受到这栋屋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大概也只有林成国啦。

事不宜迟,在酒坊住了一晚,第二天,肖正平就启程赶往省城。

坐了大半天火车,肖正平下车之后先是来到媳妇儿在省城的住处。

戴雪梅上的是夜校,一般时间,她白天都在家。所以肖正平来的时候,她正哄着女儿吃饭。

一岁零五个月的女儿已经能下地走路,嘴里的喃喃婴语时不时还能凑成一个莫名其妙的词,正是好玩又调皮的年龄段。肖正平一进门就抱在怀里玩闹一阵。

大概是长久未见,女儿表现得有些陌生,但还是记得眼前这个大个子男人的,没多大一会儿,一大一小就熟络啦。

“我拖你的事儿打听了没?”玩闹一阵后,肖正平冲一旁笑眯眯看着的戴雪梅问道。

“问啦!”戴雪梅白了他一眼,这是埋怨他只顾着跟女儿玩,却把自己晾在一边。随后她起身回到里屋,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走出来递到肖正平眼前,“这是张教授地址,你可以去问问。”

肖正平赶忙放下女儿,把纸接了过来,“这张教授来头大不大?我这事儿来头小了可不行。”

戴雪梅从肖正平手里把女儿接过来,答道“他是我们学校历史系的,来头大不大我不知道,不过我听说他是省博物馆的客座教授,据说在省博物馆还有课题呢。”

肖正平一听,用手指弹了一下那张纸,笑道“这就行了,就算来头不大,他也肯定认识来头大的人。”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见他?”

“就明天吧,你先带我去学校找找他,不行的话我再登门拜访。”

约定好之后,肖正平就张罗着出去逛街买菜,笑说难道一家三口团聚,得好好享受享受。

就这样,小三口在戴雪梅的引领下逛了公园、买了衣服、买了玩具,最后还买回来一大袋菜。

回到家里,肖正平下厨,做了一顿温馨丰富但味道只能算勉强的晚饭。

第二天,一家三口又来到戴雪梅的学校,经过一阵问询,总算找到张耀宗教授的办公室。

这时张教授还在上课,肖正平跟戴雪梅在校园里逛了逛。

这个年代的大学是真正的大学,尽管大部分建筑都显得老旧,可从中散出来的学术氛围异常浓厚。而且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从他们身上迸出来的朝气和激情是肖正平在自己那个年代看不见的。

走在校园内的湖边,时不时经过几个捧着书本的、身着质朴的学生,湖边的草坪上有人在弹吉他,还有人在朗诵诗歌。如果在自己那个年代,肖正平大概率会投去鄙视的一眼,然后暗骂一声“装逼”就不屑地离开,可是此时此刻,他已经把身心沉入其中——这才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啊!

逛了一会儿,估计快到下课的时间,肖正平就让媳妇儿先休息一下,然后赶往张耀宗的办公室。

时间掐得正好,肖正平进入教学楼的时候,刚好响起下课铃声。

肖正平在办公室门口等了片刻,便看见一位两鬓斑白、穿着的确良外套的老者夹着两本书朝自己方向走来。

老者面色坚毅,边走边朝肖正平打量。

看着老者的目的地好像就是这间办公室,肖正平便凑上去问道“请问您是张耀宗教授吗?”

老者站住,朝肖正平上下打量了一遍。

“你是?”

老者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自己的身份。

“哦,我叫肖正平,我的爱人在学校里念夜校,是她向我推荐您的。”

八十年代,正值我国学术百废待兴的时期,压抑多年的求学热情集中爆,虽然有不少人没能挤上大学的独木桥从而选择夜校等手段,可这样的人放在全社会还是算少数。

于是听闻面前这位年轻人的爱人在读夜校时,张耀宗看待肖正平的眼色多了几许赞赏。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张耀宗一边说着话,一边朝办公室里面伸了伸手,示意肖正平进去。

办公室里还有旁人,肖正平也不在意,在张耀宗指着的位子坐下后,他直言道“是这样,我是泉山市石德县人,我在我们家乡继承了一家百年老字号的酒坊,这家酒坊始建于民国年间,期间虽然修葺过,但还是保留了大部分当年的风格。现在我们县因为修水坝搞移民安置,安置小区刚好把酒坊划了进去。我是不愿意看见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这么给拆了,所以跟县里据理力争,但是县里不听。这不没办法,我就~~”

“你就想把酒坊弄成文物,如果酒坊成了文物,谁都不敢去拆了,对吧?”张耀宗打断肖正平说道。

说完,张耀宗颇为赞赏地点了点肖正平,“你这个年轻人,想法还挺独特的。”

肖正平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您过奖了,其实我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没办法了我才想到这一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