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七章 九叔(第1页)

今日天气,多云转雨。

算着日子,龙舟比赛即将来临。

大家鼓着劲,攒着力气,准备施展身手,在水上一较高下。

因着此缘由,大家没事就打听报名的日子。

村子里,大家开始选拔人手训练,村子里先自己筛选一批预备队人员。

大家依着惯例,分好位置,各位队员也可以向自己心仪的位置,起挑战,能者上。

队长责任重大,要组织人员训练,分配位置,讲解一些小技巧,上下一心,一起力,把队员与龙舟融为一个整体。

先,要熟悉水情,摸清不同水道的水下急流,暗道,配合鼓手的节奏,什么时候力,火候有几分。

有人负责呼喊水上号子,大家听着号子起节奏,整齐划一,快慢合一。

最重要的是队伍心齐,人心不齐,队伍也不好带,大家不如早点散伙,待在这里白白地浪费力气。

输了比赛,冷嘲热讽,自家人收拾自家人,这不是屁股点火,缺德带冒烟嘛。

水上运动,注重队员之间的配合,指哪打哪。

有计划,有方案,不能临时抱佛脚,有事去寺庙烧香,寺庙里的佛,还要吃人香火,遇事不靠谱,还得靠自个。

高祖牵牛,谁先谁后,也没个顺序。

各地区先组织龙舟队训练,有陪练的龙舟,有比赛的龙舟。

各地区前三名参加龙舟决赛,地方的龙舟比赛,大家都很期待。

决赛的时候,学校会放假,学生可以跟随家长,一起观看龙舟赛,到时候,沿河两岸人山人海,人挤人,周边的生意也会红红火火。

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肉粽,甜粽,各种口味,形状各异,味道也鲜美,肉香十足。

晚上还有龙舟巡游,船上五光十色,挂着一串串灯笼,十里长河被游龙舟点亮,顺着河道,水流,一路巡游。

龙舟到了渡口时,男女老少,送一点粽子抛到船上,作为礼物,龙舟也会送粽子作为回礼。

龙舟送的粽子用红红的丝线包裹着,个头大,肉馅足,一个个饱满非常。

孩子们接着礼物,一个个兴高采烈,跑回家去,跟家人们切粽子吃,爷爷一块,奶奶一块,爸妈一块,每个人都要分一点,才算完。

往往孩子自己争着动手,由她掌刀,横一刀,竖一刀,刀刀福气到。

爷爷奶奶也顺着孩子心意,一年一次,算是一件稀罕事,孩子自个也热情高涨,也不好阻拦她。

这时,奶奶会帮点忙,用手托着自家孙女的小小手腕,借力。

院子里,月花开,木桌上,一家人分吃着粽子,月亮高高挂,孩子抬抬手。

趁着天晴,加紧下水训练,每条龙舟二十五人,舵手,锣手,鼓手各一人,划手二十人,替补队员两人,队长由运动员兼任,比赛时佩戴标志。

舵手掌舵,鼓手挥旗击鼓,队员抓紧手中木浆,动作整齐划一,上下竞渡,岸上喝彩之声不断绝。

有些村子,青少年的成年礼就是划龙舟,参加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

孩子们的父辈在家乡也是这么过来的,因此,父辈的孩子们也接过这故乡的传统仪式,接过木浆,上龙舟,成年。

成年前,孩子们在河岸上观看龙舟赛,为他们喝彩加油,这种记忆,从小到大,伴随他们成长,奔跑。

儿时,他们的长辈给孩子讲龙舟的故事,告诉他们长大后,第一次上龙舟,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和伙伴们一起配合,小时候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有些传承三代的家庭,还保有着爷爷辈使用的木浆,村子里还留存着老龙舟。

木浆一代一代往下传,因此材料便成为了头号问题,匠人们用心选材,这木浆对一家人来说是一件大事。

是一个家庭的传承之物,也是一位工匠的名声所系,技艺高的活招牌,自己不能砸了自家招牌。

工匠出门在外,全靠一张活招牌,好口碑,谁家的要是出了问题,以后见了面都抬不起头,走路都要被指着鼻子骂。

对待此事,工匠们大都不敢含糊,也不能糊弄别人。

因此,兢兢业业,使出看门本领,木匠开始得选一块好木材,有了心仪的材料,才能下斧头。

村子里,有一户人家的工具间里,全是自己制作的木浆,主人家靠此手艺养活了一家人,也凭着这门手艺,在村子里受人尊敬。

邻里邻外都夸他家的木匠工艺好,做工精巧。

这招牌立了起来,名声也随着口碑传了出去,一块活招牌立得起来,也倒的下去。

匠人时刻谨记,守住工匠的本分,用心对待,不可偷奸耍滑,欺人瞒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