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页(第2页)

  他们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已,衣能蔽体、食能果腹。

  “官逼民反,而且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天下齐潇也坐不久了。可是奇怪,我在京城的时候居然什么都没感觉到。”

  徐濬冷笑了一下,前两天有之前回到附近家乡的人又跑回来请求入伙。

  还说一起回去的同村七八个人,就只有他们两个逃回来了。

  其他的都因为不满拨下来的钱粮大打折扣,土地更是不见踪影,甚至想要拿到手还得贿赂官差而和他们生冲突被打死了。

  对比起来,在徐顾军中相对公平的出力——吃饱,立军功——提高待遇就显得十分珍贵了。

  不过,他说过不会收离开的人,自然不会再收。

  “他本心还是想做中兴之主的。只是他也就是想想而已,根本没有想法子去约束百官和吏员。而且如今的天下想要整顿好,也的确是难。诸多积弊,早已是积重难返。”

  晚上依然是先酒祭亡灵,然后放抚恤,论功行赏。银子暂时还用不上,因为徐顾军内部还没有什么商品流通,物资太贫乏了。

  不过,用来做聘礼就极好了。这东西谁都知道是好东西,放着又不会变坏的。

  当晚十几对人在众人见证下拜天地、入洞房。乱世之中朝不保夕,更加要及时行乐才是。

  又过了两日,有人携其领的一封信来求见徐濬。

  原本如果没有坞堡之事,徐濬是打算和另一拨起义军联手的,之前派人去联系过。

  对方当时没有答复。

  这是看徐顾军在两次官府围剿中撑了过来,又有更多人涌来投奔。觉得他们不会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愿意合作了。

  不过对方的确是比徐顾军更成气候一些。

  他们的领是两兄弟,两个都是道士。经过十几年的传道,早就有了一帮信徒。

  他们起事也在半年以前。如今拥有几万人马,转战过几个州府。之前压根没把小打小闹的徐顾军放在眼底。

  不过如今嘛,这个盟友就有点鸡肋了。

  他对顾清菀道:“聂翰来投,还真有几分想瞌睡就有人递枕头的感觉。”

  “哦,他愿意接收咱们留下的军民么?”

  “我助他夺回坞堡,就这点要求他肯定不能拒绝。再说吧,我还没最后想好。”

  徐顾军的精锐他们要带走,剩下的人却也不能不管。

  不把这些人安排好,还真有几分用过人就丢的意味。

  徐濬想了想派人把聂翰叫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