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太平道(第2页)

流风听的不耐烦了,“行了行了,你再说下去我直接被你原地送走了。”

看了一眼三问,撇撇嘴,“都成年了,少卖萌,帅了不起啊!不是为师不想说,你要知道多大的肚子吃多少的饭,知道太多又解决不了,还不如不知道。”

“师傅你这么说不对吧。倭寇对我们做了那些反人类的事,难道因为我没能力直接灭了它就不该知道么?”

流风呆住了,“你特么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随即师兄弟将流云观这么多年的事慢慢讲了出来。

太过久远的事听起来就跟神话故事一样,谁都不能笃定灵气充沛的时代,那些前辈们是不是真的能移山倒海,不过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背后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束缚。不然的话,单从人性角度看,有那么大能力早就灭了不知多少朝代,历史上灭佛灭道都有过,除了皇帝死了,也没有什么惊爆眼球的事生。

流云观准确的说算是“余孽”建立的,太平道的余孽。

当初心怀天下太平的一群人,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谶语,准备改天换地。却在前进中一步步消亡,连带着创立的太平道也成了过街老鼠,一部分人融入五斗米道,也就是正一道。

还有一部分人心有不甘,不甘失败,也不甘道统的断绝,为此隐姓埋名,等待时机。可是时移世易,再怎么不甘最终也只剩下道统延续的执念,支撑着这些人修炼下去。

这些人为了将道统延续下去,分散进入各个教派玩起了无间道,甚至连刚进入中土的佛教都进,直到南北朝后期,卧底们回来一批人建立了流云观,只为道统留一丝香火,而没回来的准备干一票大的。

灭太平道道统的是当时的统治者,可是其他道家教派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太平道剩下的人将所有仇恨都撒向了其他教派,于是决定利用佛教,挑起两家争端。

毕竟佛道之争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和尚迦摄摩腾、竺法兰与褚善信、费叔才为的69o名道士斗法,这段公案以道士褚善信跟费叔才当场气绝身亡,62o名道士剃度出家结束。

不知道迦摄摩腾跟竺法兰的,也会知道“白马驮经”跟白马寺,正因为这两位才有了白马寺。

决定利用佛教后,佛道之争逐渐白热化,也越来越惨烈。

之后达摩东渡,一花开五叶,佛教开枝散叶,兴盛的背后也有这些人的努力。

有记载的佛道争斗一共十四次,其中道家输了七次,胜四次,平一次,两次不明。这十四次有记载的争斗,都有无数教派消亡,更何况没有记载的。

直到禅宗兴起,五家七宗摄教归禅,在元宪宗时期最后一次大辩论之后,佛道融合的迹象也凸显了出来,这些人才暴露出来。……

直到禅宗兴起,五家七宗摄教归禅,在元宪宗时期最后一次大辩论之后,佛道融合的迹象也凸显了出来,这些人才暴露出来。

又是一轮腥风血雨,自此之后,太平道彻底被人遗忘,太平道内部也分裂成两部,一部继续搅风搅雨隐在暗处,名曰无为,取意无为而无不为;另一部就是流云观,只为护持道统。

三问听到这忍不住吐槽道:“合着我们才是大反派,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拿错你个大头鬼啊。太平道基本教义和理想就是三个字‘致太平’,在追求的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你觉得这是个反派的工作?添茶,安静的接着听。”

流云观以易经所言“六爻之动,三极之道”的理念配置人手,三极指的就是天地人三才,也对应天地人三界,因此观内始终只有三人。

一开始自然不是这样,灵气稀薄后出现雷火毀观,当时的观主无为子拼着一生身死道消的风险,占了一卦,之后定下流云观只留三人的规矩,否则观毁人亡。至于无为子还占卜到了什么没人知道,他也终生未讲。

叶子良还提到了原址修复这个不合常理的说法,这的确是有人故意为之。流云观建成后一直游离在十方丛林之外,只将自己当做乡村野道,小透明,走的是猥琐育,坚决不浪的原则。

谁能知道明朝出了个修道皇帝,统合全天下道观登记造册。而为了彰显道家妙法,负责统计的道家中人就可劲的吹嘘,末法时代神迹展现不了,毕竟要留着实力防备佛家,只能文字造假,言说流云观虽然被毁,却有上神庇佑,建筑外部损毁,但内部完好无损。

就这样流云观被动的成了“网红”,被吹出了一波小名声,其他道观也将流云观当做典型,宣扬时总会说到流云观的神迹,至于流云观这种野道观,也就三个人,属实小卡拉米,没啥威胁,上头也没人,怕啥,照死了吹,也不用吹成吉祥物那样,只要能膈应对家那帮和尚就好。

什么,你说流云观如果因此被灭怎么办?能怎么办,道家一家亲,到时自然会替道友找那帮秃驴报仇的。

流云观从此就成了人人给面子,但人人又不惧的特殊境地。

之后历任观主为了不被人现端倪,做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明着加入正一道,修行正一法门,暗地里还是护持太平道统。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