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 孔明家书(第2页)

诸葛诞遥望着陵云台、百尺楼等多层高大巍峨的建筑,不禁内心感慨。

曹丕你好好活着不好么,整个天下都可以予取予求,非要通宵达旦的熬夜作大死,你不早死,对得起每天老实睡觉的大家么……

进入建始殿后,但见四列粗大的、四五米高的、包有两米高铜龙纹的木立柱,每列十余根,支撑起了四根竖梁,四根竖梁上又横撑起了支撑这殿顶的十余根横梁,梁上均有铜制的兽纹镶嵌作为装饰。

往下看便是三面墙壁都有的糊着纸的木窗,窗很大,分很多扇,阳光透进来,再辅以每根立柱旁铜制灯架上点燃的十余盏灯火,殿内如同室外一样明亮。

四五米高的立柱旁,还都侍立着年轻的宦官。

诸葛诞站在靠后的位置,他看见殿上群臣文武分班而列,他一眼便望见了正在和别人说话的司马懿、夏侯尚、卫臻,这三个熟悉的重臣站在前排,还有很多平日在尚书台眼熟或者相熟的官员。不过在穿着甲胄的武将中,诸葛诞没能看到那唯一认识的夏侯霸。

他能看见前面的有数层台阶的高台,但是他可不敢再向上看文帝的宝座,这肯定是很忌讳的吧。

大臣们都进入后,文帝姗姗来迟坐下,那个可能叫阿翁的太监宣布上朝,众臣都向文帝行礼。

文帝开口了:

“昨日得报,吴、蜀已于三日前联合,必定是要图谋中原的,不如孤先讨伐他们,众卿家以为如何?”

群臣议论了起来。

片刻后,诸葛诞看见,此时文官中有个一米七出头的中年汉子,站到了通道间,他躬身一礼就看着文帝说道:

“天下初定,中原之地,土阔民稀,而欲用兵,必然是经济破坏,不能见其利啊。今日之计,莫若养兵屯田十年,足食足兵,然后用之,则吴蜀方可破也。”

诸葛诞望了过去,内心不免敬佩,看来这个人就是侍中、广平亭侯辛毗了。

我真是服了辛大人这个嘴炮之王了,甭管皇帝你想干啥,他上来就是一顿大道理输出,妥妥的就一个宗旨,反对……

曹丕一听他如此说,心下便想,哼,孤做什么你都要反对……

他便佯装怒的说道:

“此迂腐之论也!吴蜀二贼联合,早晚定会来侵犯我大魏疆土,孤如何还能等上十年啊!阿翁,传孤旨意,起兵伐吴!”

就在这时,堂中起了了一道中年男子诚恳的声音。

“陛下,不可如此草率兴兵啊,吴有长江之险,非船莫渡,我大魏缺船啊!”

文帝一看是司马懿站了出来,便抬头抬手示意他继续说。

司马懿接着道:

“今可令匠人造大小船只数百,数月可得。我大魏中军乘之从蔡、颍入淮,取寿春,至广陵,渡江口,径取南徐,此为上策!”

曹丕还是很能听从他四友之一的司马懿建议的,立刻表示了同意,先督造船只,暂缓征吴。……

曹丕还是很能听从他四友之一的司马懿建议的,立刻表示了同意,先督造船只,暂缓征吴。

众文臣一下子就安心了起来,武将们却失望的叹息垂。

待到殿中稍稍安静,文帝又说道:

“昨日辅国将军鲜于辅,送来了轲比能给他的书信,阿翁,你给众卿家念上一念。”

曹丕将手中的竹简递于了一旁的老太监,那太监清了下嗓子,便念道:

“夷狄不识文字,所以校尉闫柔保荐我于天子。我和那素利有仇,过去我攻打素利,校尉田豫却帮素利打我。我一听道是鲜于辅大人您来了,我就退兵了。那步度根,好几次来钞掠我的部落,又杀死了我弟弟,还诬陷我钞掠的他。我们夷狄虽然不知道礼义,但是兄弟子孙都是受了大魏陛下的印绶的,牛马尚且知道水草是活下去的根本,何况我轲比能呢?鲜于辅将军,您一定要在陛下面前替我说明此事啊!”

他念完,又将竹简还给了文帝。

文帝看向下面,说道:

“众卿家说说,此事该如何啊!”

诸葛诞想起了《三国志》中的记载。

这步度根、素利和轲比能都是内附大魏的鲜卑部落。

步度根的势力稍弱,文帝让他驻扎在太原、雁门,他策反了被轲比能杀了父亲又给轲比能做事的一个人,轲比能大怒攻打他。之后步度根一直很老实的守在边塞,不侵害中原,还时不时会来洛阳朝贡。

轲比能是小种鲜卑,以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而被推举为部落的头领。他的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国人有很多逃奔到他那里。轲比能让他们帮助自己制造兵器,他自己还学了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统率部下,效仿大汉,外出打猎时,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他的部落便一点点的兴盛了起来,虽然前两年也来进贡,但是这轲比能一直想侵犯吞并步度根和素利两部落。请记住: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