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6页(第2页)

  &1dquo;号外,号外,年底破产潮,今年破产纺织厂名单出炉!”

  &1dquo;号外,号外,年关难度,债务缠身,钱庄银行出现挤兑风潮!”

  这位长衫的文人先生,把手伸进袖子里,摸出一块银元来,又摇摇头,放进袖子里,踱步去了一家杂货店。

  拿一只银元,买一包哈德门香烟。

  哈德门一包只要六个铜板。

  但是不要紧,杂货店也兼营兑换货币的业务,杂货店老板眯着眼睛,接过银元,头也不抬,啪的一声仍到一旁的木板上,转身数出一堆的铜板给客人。

  不要以为他心里不在意,但凭那点响动,他已经判断出了成色真伪,如果声音污,必定是要请客人更换的。

  客人将一堆铜板都袖了起来,拿着香烟,踱步出门,一路将铜板交给报童们。收集着报纸,夹在胳膊下。

  研究过几十份报纸,品评过最近流行的各种闻,心中终于闪现出一点火花灵光。

  留洋归来的一位凌氏家族少爷,和一位派女学生自由恋爱,事先又已经和世交豪门的一位小姐订婚,为了自由恋爱。自然要反抗包办婚姻。解除婚约。

  文人用手指轻轻的敲击桌面,皱眉思索,这个闻十分值得大力炒作一番。再结合工厂破产,钱庄挤兑的事件,说不定可以成为近期热点。

  然而,此事炒作起来。会对那位少爷所在家族的生意有影响,这却是不要紧的。自己又没有存款在那家钱庄。

  做好这件闻,光是靠摘抄别家报纸是不行的,还得再派遣几个记者出去,对事件做详细的调研。拿到第一手的资料。

  钱庄里上门的挤兑的客人越来越多。

  报纸上的风声也在有心人的炒作下渐渐的起来了。

  从一开始,这些还并不显眼。

  真正让凌氏钱庄伤筋动骨的有几件事,第一就是贷款出去的纺织厂大量破产。第二就是家族合伙人因为联姻失败大伤面子而撤股。第三就是存款的大客户年底结账。衙门账到期了。

  资金链,真的快断掉了。

  衙门账是一项很大的存款来源。是指手里存有公款的人,私下挪借给钱庄,吃利息。衙门的公款存到钱庄,月利息取二分。钱庄将这钱贷款给工厂商户,月利息取四份,利益过于丰厚,以至于那些掌握公款的人都会在这上面动脑筋。

  衙门账都是巨款,往往存上三五个月,利息就会大到惊人。

  民国的政府,都是草台班子,于账目上的监管,确实是不严格。

  当然衙门账只是统称,有些在大工厂大商号有财务过手的人,往往也要想办法挪借,这种大客户,做的都是两手倒腾的买卖,最怕资金风险,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要撤资,而这种人,往往也最消息灵通。

  上海钱业总会广场,钱业同行拆对现场。

  凌家的老掌柜站在铁皮扎圈的厚木钱箱上,慷慨激昂的向同业们表一番演说:

  &1dquo;七十年前,我们凌氏钱庄的东翁过世,家中只有孤儿寡母,决定关闭钱庄,然而当时,仍有大量庄票在外流通,我们东家就宣布关店,另在附近租赁一家门房,不收存款,只兑庄票,十八年呐,足足等了十八年,才将最后一张庄票赎回。凌氏的信誉,是铁打铜制的。”

  &1dquo;五十年前,凌家的老太爷长大成人,家族再次荣光复兴,又是在场的各位钱庄银号的东主,几十年风雨,一路照应,相互扶持着走来。”

  凌氏钱庄的老掌柜声音硬噎,抬头望天,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过了片刻,才继续说话,一一列举几十年来凌氏钱庄各种讲义气讲信用的历史。

  然而,他的听众是狡诈如狐狸,凶狠如饿狼的钱业同行们,玩钱的商人,一听风声就能跳跃而起来跑开。一闻见血肉的腥气就能飞扑过来,亮出尖牙俐齿。

  凌氏要完了!凌氏要完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