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页(第2页)

  李家洼村的支书看到村里的几个知青,下意识地问了句,“他们没为难你吧?”

  “没有的事,有上进心挺好的。”长缨笑道:“我刚才去打铁社看了下,咱们村的农具卖的还行呀,我想着春节的时候我在市机械厂呆了段时间,要不咱们也让李三锤他们去机械厂学习下,回头把咱们的打铁社产业升级?”

  李家洼村的支书对此没有意见,他们也想展嘛。

  光锻造、修补个农具可挣不了几个钱,还是得做大点。

  能进行零部件加工制造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两人商量了一通,长缨回公社的时候,没再被几个知青拦路。

  徐立川忍不住问了句,“长缨,你对那些知青不都挺熟悉的吗?直接给他们做安排不成吗?”

  专用车夫驮着长缨四处跑,这倒是省了她很多事,年后的村庄四处都是荒凉的黄,得差不多到五月份才能有几分郁郁葱葱。

  长缨看着光秃秃的山头又有些其他想法,“我想要他们对自己有一个认识,作为知识分子,得学会自我剖析。”

  “我懂,你想说的是学会自我检讨是吧?不过咱们明天真的还要再过来吗?”

  自我检讨自我批评那是她该做的事情,很多知青也不是党员,倒也没必要那么严肃对待。

  长缨想的是让这些知青们掘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给自己寻一条出路。

  不然就算是在她面前刷足了存在感又有什么用?

  要知道,去年整个沂县也才推举了三个名额去读书。

  洪山公社运气好推荐了两个,今年可不定有这好运气。

  再者说了,李家洼村的知青有六个呢。

  这个把名额也不够他们分的呀。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在下乡的时候过好点,那就得积极谋求展,没经济头脑不要紧,能想法子把地种好,能提高产量也不错。

  不怕胡思乱想,就怕没有想法。

  长缨回答徐立川的问题,“再来一趟,李三锤不在村里头,我明天跟他说说去市机械厂学习的事情。”

  从李家洼村回去的时候,长缨顺带着去了趟公社,牛书记跟她提起了一桩事,说的是三月份公社又要接收一批知青的事情。

  上山下乡是这几年的政治风潮,知青们从五湖四海散到五湖四海去。

  革命老区这边又要添人口。

  “咱们这还成了香饽饽。”

  牛书记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长缨,“你不想想为啥?”

  革命老区意味着什么,苦啊。

  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展成革命老区?那是因为过去地理条件不好展不起来,穷人多被压迫的多,革命的火种才这里星星之火之势燃烧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