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卷 京城风云 第十八章 京城周家周子儒(第2页)

少年终于吃完了,将碗随手递给一旁的侍女,净了手,躬身施礼道:“草民周子儒,拜见陛下。”说着就准备跪下。只是磨蹭半,又是牵衣角,又是撸袖子,膝盖就是不曾弯动一点。

赵执回过神来,示意道:“免了吧,周…先生既然吃饱了,朕想跟你聊几句。”

“陛下请。”周子儒立马衣角、袖口收拾整齐,比起刚刚的磨蹭倒是利索了不少,向正厅弯腰请道。

赵执率先走了进去,王总管在后面刚跟到门口,周子儒却出声问道:“单独吗?”赵执回看了王总管一眼,王总管也愣住了。

赵执点了点头:“单独。”周子儒转身跟了进去,王总管在门外气得直翻白眼,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闪到了一边。

“陛下此来是为了皖城水灾的事吧?”赵执屁股还没坐下,周子儒在身后已经开门见山率先问道。

“你…周先生如何知晓?”赵执撅了一半的屁股又抬了起来,向周子儒问道。

周子儒从桌子上事先备好的香茶敬给赵执:“陛下请安坐。皖城水灾,但是江南巡抚陈瑜知情不报,已被陛下下狱。寅猛卫回京的消息,草民也是早上才刚刚知道的,还有那个孔豹。陛下现在肯定是不知道如何处置李太师为好。故而屈尊来到寒舍。”

赵执接到香茶,掀起茶盖,香茶正热,心中骇然:“这小子竟然都能知道我今会来?”

“辰猛卫今下午就要抵京,陛下今上午不来,后面就没时间也没机会来了。陛下要来,只能是上午来。若是草民猜错了,也不过辜负一杯香茶,有甚紧要?”周子儒率先喝了一口,接着说道:“陛下不必惊讶,我周家的消息虽不及朝廷迅,倒也不慢,再者以己度人,故而知之。我现在猜中了,说明陛下亦是贤明之君,所行之事也是贤明君主所为,不是那昏庸之主,可喜可贺。”

赵执放下茶杯,说道:“既然先生都知道了,那我心中有两个问题,不知先生可能解疑答惑。”

周子儒抢先回答道:“李太师当死。”

“那第二个问题,令尊曾言先生不可大用,今日一观,周先生所思所想,异于常人,且确有奇才,令尊所言不实,为何?”见周子儒快人快语,赵执也直截了当了起来。

“草民之才浅陋,比起家父还是有些不及。”周子儒淡淡说道。

“难道不是因为朕之前有那昏庸的名声,周先生爱惜羽毛吗?”赵执笑道。

“咳…陛下看破就不必说破了。”周子儒轻咳一声,有些尴尬。

“不知先生可愿出仕为相国?”赵执的眼神有些炽热,周子儒这种冷静和聪慧,不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该有的,周家传承六百年而不倒,果然名不虚传。

“寥寥数语,陛下就任为相国,是否儿戏了些…”周子儒顿了顿,接着说道“神州动荡,八王蠢蠢欲动,四流寇横行,百姓困苦,不知陛下知道多少,又在意多少。”

“有所耳闻,但实不知详情,故而来请先生相助。”

“只是不知陛下志向几何?”周子儒抿了一口茶,看向赵执道。

赵执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看向门外朗声道:“曾闻周家祖上曾言,‘死绝周家,再死赵家’,今日朕亦可言,赵家若在,下便在,百姓便安。为了下苍生,为了祖宗社稷!愿国泰民安!”

赵执见周子儒微微有所动容,转而笑道:“当然,那是官话,我对周先生没有隐瞒。若是国家不稳,朕身为一国之君,又岂会有好下场?也要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考虑才是。总而言之,于公于私,朕都得维护这大启朝才是!”

赵执见周子儒还是没说话,接着说道:“周家立足京城,身居相国六百余年长盛不衰,下皆知。如今下动荡,正是中兴之时,周先生难道就不想做出一番功绩,以敬先祖?”

周子儒低头不语,良久,缓缓说道:“陛下的坦诚和诚意草民已知晓,但陛下所令,在所不辞。只盼大启社稷永固,只盼周家不衰。”

赵执笑着点了点头:“只盼国泰民安。”

周子儒一愣,旋即笑道:“对,只盼国泰民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