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 庄坞之战二(第1页)

由于没有梯子,他们无法徒手攀爬四五米高的护墙,更何况在墙头卫兵严厉的防守之下。为了营救兴许还有一线希望的庄民,凿雍父子只得率兵接连破门,战斗惨烈,伤亡者在节节攀升,却没有丝毫推进,从早直到午时,庄门坚固如常,护墙周围却尸横遍地,凿雍只好休战,安埋阵亡士兵。拐脚派部下从墙上扔下几颗人头以作为凿雍他们轻举妄动的警告。黎老伯和庄上被驱逐的乡亲们哀哭着收拾同胞的头颅,除了唐箫之外,被屠杀的另几个全是一起到戽纶之野追赶土蝼的兄弟。黎老伯悲痛欲绝,竟自病倒,林秋彻夜守候身旁寸步不离。

为了庄民安全,明攻是已经不可能再行得通,但就庄民们知道的几处暗道未抵达前就已经被唐箫堵死了;护墙两头连接的都是比护墙高很多的直壁悬崖,更妄想翻越;绕走水路从日月湖方向反迂回包抄也行不通,因为很多河段落差太大、浪恶瀑陡。只有等竖亥和肭仂隆辉的援军了。

黎老伯病倒的第三日,飞鸡爷爷带着从各处召集而来的三四千乞丐兄弟加入了凿雍的阵营。被姜尚劝说,从三岔关返回的两千余人也自行组建起来奔赴龙涎庄抗敌,尽管不是正规士卒,但都年轻力壮,只需稍加训练即可上战场。随着人数日渐增加,部队在不断壮大,可小小的龙涎庄仍处于焦灼的僵持状态。期间,拐脚又沿着徐徐向上的陡坡在庄内筑起了第二道护墙。两道护墙之间相距二十余米,因地势坡度悬殊,内墙地基比外墙高出很多,龙涎庄变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关隘,无论怎么诱敌、阵前辱骂战等,拐脚拒不出战,他靠鸿阳坞输送的补给,死死守住这个他原本只是想来夺取金子的地方。

黎老伯病势日渐加重,十几天后撒手人寰,他没能等到和竖亥法师的重逢,也没能守宗祠而故。凿雍给黎老伯隆重举丧三日,之后把他安葬在右侧山腰大牛和阵亡兵士的墓地。恰在黎老伯辞世的这些时日,庄内却在一片废墟中欢天喜地,张灯结彩,原来是拐脚和秦玉儿的婚礼,她终于出嫁了,嫁给杀害儿子和乡亲的仇人,不过她并不知道儿子早已惨死,一心等着与他相会。

冰雪消融,大地天晴回暖,转眼已是初春时节,凿雍靠河口镇源源不断的木材和竹子支援,在龙涎庄护墙外的两处搭建起高高的了望塔和攻墙用的云梯,通过了望塔可以更细地了解庄里的情况,拐脚的营帐搭建在庄后山下的平地,帐篷外围一圈一人高的木防护栏,庄内房屋坍塌颓败、一片废墟,拐脚的部下正奴役着庄民们用建筑的废料修筑防御墙。护墙不断增高,沿护墙修筑的防御塔也一座座拔地而起。

凿雍顶着严寒起了几次猛烈攻击都以损兵折将而败退,只得按兵不动,等待竖亥法师的驰援,可是却等来了林环的千里告急,原来,竖亥法师于接应太子途中与林环、莫江和焦龙相遇,就在他们和肭仂隆辉进入戽纶森林时,传来扶桑城又生动乱的急信,黑齿国王城危在旦夕,竖亥法师和太子只得仓促回军救父王,令林环与凿雍送信。

林环和家人相遇,兄弟俩促膝相谈一会之后,匆匆赶回复命。

攻城无望,但拐脚驻守龙涎庄,也就占据着南下的咽喉,撤军无疑是给他让道。拐脚为何迟迟不肯南下?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在等待更多援军,毕竟螟鹘盘踞着句余险要,对肭仂靼泽的浮玉山虎视眈眈,申虞公的人马又在不断增援劈锋嶂,而肭仂袓班和穿胸国的泰诣荤都自顾不暇,不可能阻止申虞公的势力长驱直入,所以螟鹘要向龙涎庄扩兵,打通南下的通路也不是不可能。这里我们必须说明一下,在尫界的国家概念不像现在我们认知中的,由于人烟稀少,并没有多余的人去把守边境,所以它们很少有稳定严格的国界,即便有,也是无需人为防守的无法跨越的地形地貌等形成的自然边界,像青丘国和穿胸国就以赤焰山脉为界,山脉以东的戽纶之野为青丘国,西戽纶为穿胸国,鸿阳坞是穿胸国的咽喉,却也常常因为统治者鞭长莫及而使其处于独立状态。他们国家的组成多是宗族式的,大到一个大的地域范围内的几座城镇村庄,像拥有沿城、夏鲓城、苍玉、滏姬城等多个城市的青丘国;小到一村一镇,只要有人拥护,有险要可守,你就可以圈地为国,像我们在《山海经》里所熟悉的毛民国、小人国等都是盘踞险要为国的典型。很多小国统治者的势力还不能延伸到都城之外的范围向人民征收赋税,国家的收入仅仅来源于都城。因此,离都城不过咫尺,就显现了荒无人烟的真空地带,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无法纳入国家领土,没人去争抢那些自由的不毛之地或人性野蛮险恶的地方,这便是申虞公的势力可以毫无阻挡地到达句余山险要的原因。再说,当时也没哪个国家有严格的人口登记审查制度,流动人口只要不犯事,安守本分,不会有人管你,你不愿意在这个国家呆着当马夫,只要有足够的盘缠和车马费,觉得自己有能力,就可以跑到另一个国家去争取宰相的位置,或者再走远点,去努力做富甲一方的商人也未为不可,没人在意你是什么样的出生,有过什么样的经历。这也是一直潜藏在朝阳谷周围的拐脚能够把势力迅组织起来的原因。

且说凿雍正顾虑着拐脚是否在等待增援,天气接连放晴半个月后的早晨,借着霞光,了望塔上的守卫看到龙涎庄后面山顶出现一列骑兵的影子。骑兵很快就站满了整个山头,像一条黑线拉下长空的静影。军士头领在队列正中,他后面挑着一面因为距离太远而辨识不清的大旗。

塔楼上的卫兵吹响了号角,凿雍赶紧传令各营紧急备战。兵士还没在营帐和护墙之间的空地布列完成,山头增援的兵士也响起了号角和雨点般的鼓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