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节(第1页)

放现在,丈夫打你,你去告他呀,跟他离婚啊。

古代妇女的这些血泪史,在今天,还要被各个小说作者们脑洞大开的意淫,也好编出各种宅斗、宫斗的故事娱乐大众--|||

作者最想吐槽的还是古代的裹小脚,真叫个恶心。越往后越恶心,到了清朝,连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女子都开始缠足,农村妇女也开始缠足。而且根据图片来看,缠的那个形状可以把作者恶心的三天吃不下饭。估计很多人都搜过的,没搜过的也可以搜来恶心一下自己试试看。

看鲁迅的《风波》,这个小说大名鼎鼎,不用作者废话了。连个九斤老太的曾孙女也要裹脚。那都是1920年的作品了,写的是1917年张勋复辟带来的风波。

所以,喜欢民国的姑娘们也醒醒吧。

整容的姑娘们也快醒醒。除非真丑得连自己都看不过去了,否则,莫为了取悦男人或者迎合世人审美,就自残身体呀!

以瘦为美是吗,你去抽脂,你去敲了肋骨,你去削下巴颏,是吧?后世以胖为美时,世人绝不会理解,咋么那时候的人这么变态,那些女人也能忍……

反正作者我最多喜欢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啊,文学作品啊,或者对某些历史事件有兴趣啊。

我宁愿每天吸着雾霾活在现代。

☆、故人

文家并未带来多少银两。穆知县便命文正龙暂时留在县衙,文父回去取钱。

穆知县并不希望这么个小案子还要横生波澜。何况这官司的结果还是萧桐的意思,总得尽心办好不是?是以,穆知县的意思是,若文家银两不够,便典当值钱的衣服首饰家具摆设,总之今日一定要凑齐三百两。交割清楚后,文、庄二人才可离开公堂。

庄山和便自己扶了妻子,让侄子侄媳拿着嫁妆单子去街上雇车,跟了文父一同返家,直接将嫁妆拉过来,又让杨鸿杨鹤跟过去帮忙。

杨雁回暗道,庄大伯动作真够快!

堂外立刻有人指路,说某某处有车行。亦有人站出来说自家就在附近,可赶骡车帮他们拉一趟嫁妆,给一二百钱酬劳即可。

一辆骡车自是装不下那嫁妆的,很快又有二人站出来,表示愿意借车。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去了。

此时二堂外已有许多空地,杨雁回方能挪去了父母身边,秋吟自然也跟了过去。

杨崎今儿个难得也有精神了,她便蹭到老爹身边,搀了他胳膊,问道:“爹站了这么久,累了么?”

杨崎低头瞧着女儿,满眼皆是宠溺,笑道:“有雁回惦记着,爹怎么会累?”

杨雁回唇角翘起,眉眼弯弯,便漾出一抹娇憨纯真的笑意。可是她一笑,便发觉对面她站过的地方,有一个人也在冲她笑。杨雁回忍不住朝那里瞅了一眼,就见一个身着石青色撒花箭袖,腰悬五色绣鸾凤蝴蝶香囊,脚踩黑色短靴,年约十五六岁的英气少年,瞧着她微微笑。那笑容里倒是没有恶意,反而颇有些探究之意,似是在看什么有趣儿的新鲜事。

杨雁回面上忽然有些羞赧。她刚才一直挥着手跟着众人喊萧夫人云云。这少年就站在她身边,自然能听出来她是个女儿声。现如今她溜到爹身边来,果然是一副女儿家的姿态,可不招人笑话么?当下不由脸又红了几分,垂了头,不去看那少年,只专心等文父拿了银子来。

文家心知抵赖不得了,文父对儿子倒是比钱财看重多了,很快凑齐了三百两银子送来。其中有散碎银子,也有银票,还有几吊钱。看来这么点时间凑这些银子,对文家来说也是颇为不易。文父将钱交给主簿点算过,又交给庄秀云时,手都在打哆嗦,面上一副如丧考妣的痛苦模样。

杨鸿等人也随后到了,秀云大堂哥回禀穆知县说,嫁妆大体都齐备了,只是有些杯子、碗碟之类的瓷器找不到了,许是坏了、扔了。衣裳料子少了一匹,另有首饰三四件不知去向。

庄家本就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家,何况能要回嫁妆已觉喜出望外,还另外得了三百两银子的赡养之资,更是觉得好似天上掉下来一块大馅饼一般,自然也不去计较这些了。庄山和便对侄儿道:“少了便少了,无妨。就当是我们秀云自己花用了。这嫁妆本就是给她的。”

两家这才各自在文书上画押签字。

文母眼见银子已经送来,便扯着儿子要走,丝柳和嫣红忙过来,一左一右扶了她离去。

偏那朝着雁回笑了一笑的少年非要多事,拦了她们一行人的去路,冲文母笑道:“老婆婆,似乎你这头上、腕子上,还有那庄氏的东西哩。”

文母便回头去看庄秀云,一双眼瞪着她,仿佛恨不能将她撕碎了嚼烂了再吐出去一般。

就听文母厉声道:“好孝顺的媳妇儿,这会子是要眼看着别人扒光我们娘儿几个的衣裳才算完呢?”

庄秀云给她看得轻轻颤栗一下,不由低了头,但终究没再说出什么软话来。

文母便又对那少年冷笑道:“我儿媳都不管我,你哪来的黄毛小子挡路?”竟然还叫她老婆婆,她才四十岁年纪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