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六章 招工(第1页)

村长听了余二嫂的话,十分受用,大赞余二嫂心眼好本事好还明事理,又冲着余谷“你们余家这两个媳妇儿都是能干人,娶了他们是你家的福气。”

余谷和余虎瞟一眼各自媳妇,然后疯狂点头,是是是。

余粮不禁噗嗤一笑“我这两个哥哥都怕老婆。”

余二嫂点点余粮的额头,众人又笑作一团。

余昭提议“既然各家一同吃饭,不如把各家的田统一规划起来,都是薄田,分批次休养,好好施肥。若能养好了,一亩地比三亩还强呢。”

村长“我也有这个意思,只是恐怕休耕的田一时也养不好,若收成不够,等年底要交粮时可怎么办?”

余昭想到了自家的小金库,不过她并不打算白白把钱给人“那土地自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好的,这边养着地,那边田租就在后头追着,故而谁也不敢放那田一口气休息。年年拼命的耕种,地力越来越薄,地力越薄,农人越是勤耕,直至榨干土里的养分,成为彻底的荒田。余虎叔那块地虽说比从前好些了,可要种大米小麦之类的粮食,是绝长不出来的。”

村长心想小小的年级竟然一下就看到了问题所在,果然英雄出少年。

见村长赞许点头,余昭继续道“旁的地方有大田的,休耕轮作,收成要好上许多。咱们村本就在山里,没什么农田,想休耕养田,就得有人能兜底。”

环视一周余家人的表情,大家都一副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样子,除了余二嫂,似乎想拦又有点不好意思。余昭指了指自己“我能兜底。”

余二嫂忙叫住“余昭!”,又扯了扯余谷。

余谷马上意会“小孩子不懂事,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钱?”

余昭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可我家也不能白白兜底啊,谁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素香看她那小灵精的样子,只觉得怪好玩的,捂着嘴偷笑。

“所以,要我家兜底,就得听我的安排。既然田休了,农事也不多,这些人每日都得听我的指挥。不过我也不会过分差使他们啦,一月休息四日,节假日有补贴,可以理解成一份包饭的工作。”

几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村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总结到“就是说,你一日包两顿饭,负责这十一户人家的租子,他们都成了你的奴仆?那地里的收成呢?”

“也不是我的奴仆,总之我要他们做的事,对他们自己也有益处的。至于地里的收成嘛,今年暂时归我了。”

村长摆摆手“你想得美噢。”

“哎呀,村长大人,您想想呀,这来学厨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是年底要借钱的人,搁我们这做事,不饿肚子,逢年过节的还有补贴。年底有余钱了,家里地也养好了,岂不美哉?”

村长见余昭无偿办学校,还出资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只当她是个大方的善人,没想到她会给出个条件来。反而心里更佩服了余昭三分,他知道,若直接给钱,村人不仅不会感激,反而可能会懒惰。俗话说得好,斗米恩升米仇,这样村里人也能争取靠自己的能力致富,至少,最后还有休耕之后多少有改善的农田。这孩子,真不一般。

但他并不确定村民们能否接受,就回答道“我去问问大家的意思。”

村长走后,余家人都纷纷赞叹,不愧是村长,大过年的一心想着村里的事。

大家听说余昭的条件,都没什么意见,毕竟比吃不饱饭还要到处干零活,挣的钱还不够交税的强多了。

只是有人提出了疑虑“要是到了年底,余家不出钱买粮,我们可不就倒了大霉吗?”

余昭便拿出二两碎银子,当着众人的面交给村长“我问过了,各家按往年的税赋,按稻米算,加起来大约是五百斤,米价这些年都稳定在三文钱,也就是你们所有人家加起来是一两五钱银子。我还多给五钱,免得粮价或者税赋涨一些。这二两银子,我放在村长那儿,只要你们今年按我的要求做事,这银子年底就可以给你们交租了。”

另又取来半吊多铜钱,给每家了三十文。

“这钱不多,拿去给小孩儿买点糖吃吧。年后正月二十那日早晨,大家到这儿来集合,我给你们说说要干的活。”

正月二十天还很冷,按理说村里人这时候还没开始干活呢,不过刚得了三十文钱,又听说余昭要带着大家财,大家一高兴,就答应着散去了。

余昭想着刚刚那二两银子颇有感慨,那银子是碎银,并不是银锭子下直接绞下来的,这儿一点那儿一点的,叮叮当当有一捧。她家虽惯节俭的,可日常出进,竟开始用起银子了,到了年下,光碎银子就能数出几两。人老说不能忘本,哪有那么容易就忘了本呢?两年前,余家连铜钱都得小心数着,事事小心计算,多余的一个子儿都没有,她到现在还记得爹爹带她们进县城时,因为进城门要三文还是五文钱来着,爹爹讨价还价后掏钱时窘迫的样子。

呆呆立在寒风中好一阵,余粮推了她好几下她都没反应,只好强拉着她回家了。

喜欢农家女种田致富忙请大家收藏农家女种田致富忙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