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一章 建校(第1页)

果然如余昭所料,既然说服了王宗愿,村长自然也被大孙子说动了,便分了一小块地给她建学堂。

可若要村民们把孩子交给她,还得自己想法子。学校建起来后,招生的事应该不难吧。

可余昭自己手上并没有几个钱,余谷这会正病着,也不好跟余二嫂开口,只好先跟余虎叔说了。余虎听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满口赞成,不过他手上也没太多钱,毕竟他俩现在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是素香的玻璃订单,现下手里只有个几十两。

余昭想了想,要了二十两银子。这钱也并不充裕,所以校舍就只建了两间十尺见方的茅屋。另用竹篱笆围了一圈作为围墙。虽做得极尽简单,可到底也花了八两银子。

她现在的办学目标,一是启蒙认字,二是培养孩童们的科学素养,故课程设计接近现代儿童。这两间校舍,一间是给断奶到五岁的幼儿的,她起名叫“小班”,以玩耍启蒙、促进脑部育为主,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玩物,除了普通的拨浪鼓、泥娃娃、布偶之外,还准备了蹴鞠、陀螺、鸡毛毽子、七巧板、鲁班锁和九连环等。另一间则是给大孩子的,起名叫“大班”,以识字为主,先准备了十余册“三百千”,因为《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属于常见的书,所以价格低廉,不过十余文一本。可大孩子若也一直关在教室学习,未免太过枯燥,因而她也准备安排些绘画、蹴鞠之类的时间给孩子们。

找个教识字的先生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她只在镇上稍加打听,就请来一位姓李的先生教大班,那先生年纪挺大,白胡子一大把,慈眉善目的,一看就让人心生信赖。她把自己的想法和课程安排跟先生说了,李老先生先是惊讶万分,后又点头赞许“不为功利而读书是何等幸福的事呵。”

于是跟先生约定好,他暂时现住在余家,等给先生的宿舍修好再搬学堂里去住。她早打听过了,寻常教书先生一日所得约八十文,一年下来约三十两。于是她跟先生约好,束修就不由学生付了,统一由她这边给,由于现在手里没钱,只好先付了五两定金,约定到了年底再付三十两。

这种给工资的方式对于普通先生来说虽然陌生,但县学、府学的先生都是年底结俸的,李老先生当然没什么意见。余昭暗自满意找到了这样开明温和的一位好先生。

其实她也担心,孩子这样一日日的上课,会不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把这担忧闲聊时一说,余虎马上笑了“农家的孩子,就是再怎么上学,还能断了农事不成?”

余昭心想也是,自己前世也是又上学又帮家里干活的,家里人哪能允许她上学耽误了干活?想来这时的孩子更加。

但在给小班的孩子找先生时却遇到了难题,有的先生过于迂腐,除了书上的课程别的都不肯教,还有的似乎过于严肃了些,跟余昭说了老半天都没露出半个笑模样来。一脸见了几个先生,她都不很满意,最后无功而返。

后来自己也想开了,不过是些幼童,又何必急着学什么呢?现在先请各位家长轮流来照顾,每日每家出两个家长,负责照顾小孩,也负责做菜烧饭,一日给三十文的补贴。农闲时,大家一定愿意的。

不过她也拿不太准,就想问了余虎,又问了王宗愿,最后问了村长,各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村长补充说“这事还得找人去说动大家,你一个小娃娃,恐怕做不成。”

要不说人家是村长呢?就是周到。

“您看谁合适?”

村长反问她“你觉得呢?”

余昭在村里还并没有多少熟人,她想到了娘亲的好闺蜜王癞子老婆。

村长听了笑道“这倒是个好人选,不过她心直口快的,说话难免不得罪人。若谁家不肯的,你到时候再另请人去说动说动吧。”

余昭点头。

于是去找王癞子老婆。

王癞子老婆“你家现如今有钱了,钱都多的没地方放了?”

余昭哂笑着说“也是咱家这么多年受到村里照顾,想着做点什么帮帮村里人。”

王癞子老婆“那哪有一家给点钱实在?说真的,你家之前穷得几十文都拿不出来,现在大手一挥就能建学堂了。”

余昭“也是,之前吃的苦都是为后来修的福嘛。”

王癞子老婆乜一眼歪在床上打呼的王癞子“那怎么我还在吃苦?我什么时候享福呢。”

余昭“到时候有什么好差事,我可都想着您呢。”

王癞子老婆一听,噗嗤一笑,念叨了句这才像话嘛。又细细问了余昭关于办学的事她打算怎么做,要花多少银子等等。

一边咂嘴一边听了,这么扯了半天,她拍拍余昭的小肩膀“这事儿交给我了,没什么难的。”

————————

¥余家余额十两金子

喜欢农家女种田致富忙请大家收藏农家女种田致富忙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