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节(第1页)

余柏林愣住了,他现在该做什么反应?

把连个孩子放到地上,然后再行礼?

赵信和卫玉楠也愣住了。封蔚见两人不说话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么。

他干咳一声,心想要糟。

余柏林刚不生气,他好像又要热余柏林生气了。

封蔚把大宝小宝又抱了下来,很平静的解释道:“习惯了,忘记状元郎坐这了。”

周围围观群众都有些懵。也就是说德王殿下把状元郎那里当空椅子了?

这么已解释,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对。也就是德王殿下把状元郎忽视的彻底而已。

于是围观群众原本羡慕的眼神变成了幸灾乐祸。德王这是在表示对状元郎的轻视吗?京城出身的进士好歹还记得余柏林曾经在德王府住过一段时间,心想是不是最近余柏林得罪了德王。其余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已经在脑补德王对余柏林各种看不顺眼了。

余柏林对封蔚的解释很无语,他身边两位知道他与德王关系不错的朋友也挺无语。

赵信和卫玉楠可没那么好骗。面前一大活人,说忘记就忘记了?

不过心中怀疑也不可能说出来,余柏林等人纷纷向太子和二皇子行礼。大宝奶声奶气道了一声免礼,然后抬起头,和小宝一起,眼巴巴的看着余柏林。

林,求抱抱。

余柏林:“……太子殿下可有问题问微臣?”

这时候机智的内侍又搬来了一个椅子,和封蔚的椅子平着放着。这次封蔚没搞错,把大宝放椅子上,小宝塞大宝怀里。

大宝看这样子,知道抱抱是没可能的了。不过能和林说话也好。大宝正好积累了一堆问题,因为余柏林要准备会试殿试,没来打扰余柏林,现在便一起问了。

小宝多看看,右看看,想朝余柏林身上扑。

大宝拍了拍小宝的脑袋,道:“小宝乖,回去再抱,现在人多。”

小宝乖乖的点点头,他不懂,但父皇说,要听哥哥的话。

余柏林看得眼神都化了,声音都忍不住柔和了好几个百分比。

大宝和余柏林两人,一问一答,周围敬酒的人,声音不由放轻了不少,都竖着耳朵听着。

最开始这群厉害的读书人,对大宝还存着轻视之心。大宝不过一六七岁的孩子,能懂多少?不过堪堪启蒙吧?

可他们越听,心中就越震撼。

太子问的不是识文断字,他问的问题很多很杂,有四书五经中的为人处世治国之道,有史书中人物评价事件评价,还有各地风俗民情特产与常遇到的灾害。这些问题虽说有时候有些幼稚,但已经可以看出,太子所学之多之杂之广。

进士们眼中的轻视满满消散,变成佩服和惊讶,以及惊喜。

国中有此储君,可保百年盛世。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太子无论问哪个方面的问题,余柏林都能回答。他不仅能回答,还能加深发散。他似乎对太子所问的问题的出处了如指掌,回答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周围进士旁听,也觉收获颇深。一些进士在余柏林和太子谈及他们当地地理地貌、风俗民情时,一些轻轻点头,一些则面露愧色。

许多读书人为了科考,把经历都放在了书本上,放松了对事功的追求。即使是他的家乡,他也不一定了解。

若是平常人说起这事,他们肯定有一大堆的借口推说,可余柏林比他们年纪小,比他们学识渊博,还对这些“杂事”这么了解,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刚才因德王的“忽视”而幸灾乐祸的人,不由黯然。这下又是状元郎出风头了。

大宝只当平常找余柏林请教一样,小脑瓜子一点一点,满脸严肃。

小宝坐在他怀里,乖乖的玩着手指,不哭不闹不折腾,安静的很。

封蔚听着大宝和余柏林的问答,偶尔插几句,说些自己关心的或者擅长的。

余柏林见封蔚插嘴之后,想了想,道:“这个典故微臣曾听子诚兄说过其他解释,微臣觉得很有启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