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8章 筹备建厂(第1页)

存钱?保安吃了一惊,我的个乖乖,两个麻袋,这得多少钱呀?他立马变了脸色,变得点头哈腰起来,殷勤的招呼他们进去。

“你好,是你要存钱吗?”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走了出来,特区银行就是特区银行,这微笑服务比内地的银行强多了。

“我这里有两百万现金,需要存起来,麻烦清点一下”,谭震笑了笑。

如果是在内地,两百万现金估计行长都要亲自出来接待了,但是在特区,两百万还真不算什么。

这里毗邻港澳,银行每天的流水数以亿计,像他们这样的客户为数不少。

不过大银行的营业员素质真不是盖的,他很热情的带着两位大款来到贵宾室就坐,殷勤的说道“两位先生,先坐一下,我会安排人过来清点现金,你们要喝点什么?”

“我喝茶,他喝可乐”

“好的,请稍等!”营业员礼貌的关好门,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他端着饮料进来,放在两人座位前,后面跟着两个负责清点的工作人员,开始打开麻袋清点里面的现金。

相比内地的银行,特区的银行普遍都有点钞机,点钞机可比人工快多了,谭震茶还没喝完,现金已经清点完成。

工作人员开始给谭震开具存折,因为谭震还未成年,他用的是梁山的名义开的户,没办法,谁叫他小呢?

两百万现金换来的是一张薄薄的存折,谭震拿着它,和梁山出了银行。

现在,该找文老板商量办厂的事情了…

文老板本名文智林,潮汕人,住在东湖丽宛,这是深州最早开的商业小区,据说也是港商和深州市政府共同开的项目。

当时的国内还没有“商品房”这个概念,深州市政府就打着“补偿贸易”的旗号和港商签订协议,由港商出资金,深州市政府出土地,两家共同开,售房款85%归市府,15%归港商。

没想到,项目完成后取得巨大成功,房屋被一售而空,供不应求。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港岛当地房价高昂,而毗邻港岛的深州房价便宜才不到一半的价格。

消息一布,立马引起港岛居民的哄抢,而深州市政府在尝到甜头以后,也开始大力展房地产,造就了后世深州高昂的房价。

可以说,特区高昂的房价,有很大原因是受港岛的影响。

文老板住e栋312号,两房一厅的房子,也就六十多平米左右,他带着一个“小蜜”住在这里。

梁山以前来过,他熟门熟路的走到312号,敲了敲门,文老板开门走了出来。

“欢迎欢迎,两位里面请…”

“来,坐过来喝茶!”文老板是潮汕人,有喝功夫茶的习惯,又浓又苦的功夫茶瞬间让谭震精神一振。

梁山显然喝不惯这种又浓又苦的功夫茶,他更喜欢喝可乐,尤其是冰冻的可乐,那种透心凉的感觉在炎炎夏日让他更为舒畅。

“谭少,我们就等你来啦,你年轻有为,兄弟我佩服呀…哈哈”

文老板很欣赏谭震,这么小的年纪就出来创业,即使是在他们商业气氛浓厚的潮汕地区,也是很少见的。

当然,他可不知道谭震是来自后世,这也是他钦佩谭震的原因,要知道做生意经验和阅历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分分钟让你亏得裤子都当掉。

“文老板,叫我阿震就好啦,我们还是说正事吧,你也知道,我还在上学,时间很紧,关于这次磁带厂的事,你准备进哪里的设备?还有总投资预计多少?建厂手续批下来没有…”

谭震因为时间关系,一上来就开门见山了。

“阿震,既然大家以后一起合作,你也不要叫我文老板了,显得生分,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一声文哥,至于办厂的事情,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一项一项的谈,我们是互利共赢,共同致富嘛…”,

一谈到生意,文智林就像一只老狐狸,看起来一脸漫不经心的样子,实际上是老奸巨猾,满肚子弯弯绕。

“文哥,那我们先说说投资的事,你准备拿多少钱出来投资这个磁带厂?”

“我的意思是我们共同投资1ooo万,你们能拿多少?”

“恕我冒昧,如果只是1ooo万的投资,买新的生产线肯定不够,何况还要购买材料,还有仓储和前期的人工费用,你是要买二手货吧?”谭震一听就知道文老板打算买二手设备,要不然这点钱根本不够用。

现如今市面上比较先进的磁带生产线就是欧美和东瀛生产的,又尤以东瀛设备性价比最高。

虽然这种磁带生产线技术水平并不是很高,可是如果买全新的话,最少也要15oo多万。

“没错,我一个朋友想要移民加拿大,他的磁带厂要转卖,要价1ooo万,最重要的是他的设备是去年才买的,也就才用几个月,性价比非常高。”

“关键他们工厂还有那些工人可都是熟练工,设备拆除再拉到深州安装再投入生产,一个月就可以完成,而且,他现在急着移民,价钱方面肯定还有的降,我估计8oo万能拿下,”

对于这一点,文智林很自信,沉吟了一下,他又说道

“有关设备的事我决定尽快跟香港方面联系,至于那边工厂的工人,我想只保留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普通工人就在大6招聘”。

“磁带生产技术性并不强,相对也比较简单,普通工人只要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这边工人工资月薪不到一百元,跟香港方面相差了2o多倍,光人工我们就可以大赚一笔”。

“可以,我没意见!如果8oo万能拿下,我们最少需要1-2个月的备货周期,可是2oo万资金不够呀,必须还要筹措一笔资金应急才行…”谭震想了想说道。

“聪明!等我们设备一到位,我就找银行以厂房担保,借贷5oo万,这样我们就有了足够的资金投入生产了”

“厂房你准备放哪里?”

“港口工业区,工业区的招商部主任是我们潮汕人,他承诺只要我们到他们工业区投资,5oo万的贷款他帮我们协调…”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文智林这么自信,有时候,谭震也不得不佩服这些潮汕人的生意经。

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对这些经商之道一点就通,也难怪潮汕商会在全世界都颇有知名度。

曾经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潮商,虽然未经证实,却也说明了潮汕商人骨子里的商业头脑。

喜欢重返七零,回人生请大家收藏重返七零,回人生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