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章 一个人住(第1页)

往事不可回味,不然全部是酸楚的泪,朱向清甩了甩头,眼光看向了知青点。

那是全村唯一的一个砖瓦房,是以前地主老财留下来的屋子,分前后两院,两院之间被砌上了高墙,成为两个院子。

后院是村里的仓库,摆放着各类的粮食和农具,还有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分内外两间,内间是会计办公的地方,外间是分农具的地方。

前院则改建成知青点,按照男左女右的顺序,将男女知青分开居住,中间是个大厨房,左右各开了两扇门,一共有四个房间提供给男女知青居住。

厨房的尽头也有一扇门,里面就是两院之间的围墙,而围墙和前院之间还有一大片空地,中间是老知青们种的菜,左边是厕所,右边是耳房。

耳房由于年久失修,屋顶有些漏水,已经成为知青点的杂物房,谁有不要却又舍不得丢弃的东西都放在了里面。

朱向清看中了这个房间,她已经是有空间的人,这个秘密必须要死死的守住,所以一个人住才是最好的选择。

等所有知青坐着驴车回到知青点,不但老知青都回来了,连村长也来了,有些事情可以让牛倌做,有些事情必须自己做了。

他为难的看着新来的十个知青,加上老知青,他们向前村竟然有了二十五个知青,而每个房间最多给六个人睡。

女知青十三个,男知青十二个,也就是说有一个人是没有地方睡的。

老知青无所谓,他们已经占据了两个房间的炕头,别小看炕头的位置,到了冬天就知道炕头可比炕尾暖和多了。

“后面有个耳房,只是有些漏水,可以住一个人。”

知青点的点长付希明想了想,还是把这句话给说了出来,主要是那个耳房门对着厕所的门,谁住谁倒霉。

朱向清看向另外五个知青,每个人都低下了头,她刚要举手,叶琴却笑了,将孙艳红给推了出来:

“我们这里孙艳红思想境界最高,我觉得她住那个耳房最好。”

孙艳红急了,她将手举得高高的,表示她住没有问题,但一个女孩子一个人住不安全,要求叶琴陪同。

安红叶有心想住,可她想到加上朱向清就有三个人了,那个耳房估计也住不下,只能不说话。

村长刚想点头同意,店长又开口了,那个耳房没有火炕,如果要住人的话,必须要盘炕,不然冬天会冻死。

孙艳红和叶琴同时惊呆了,盘炕,这钱谁出。

村长点点头,盘炕可以,如果有钱就现在给,没钱的话,这钱村里可以暂时借给你们,但一年内必须要还上,不然就扣工分。

李娜抬起了头,盘炕要多少钱,村长想了想,连材料带人工,十块钱足够了,李娜刚想说那就她住吧,村长又开口了:

“你们知青点靠近后山,春秋两季可能会有一些动物光临,所以那个耳房除了要盘炕,屋顶围墙啥的必须要重新加固,不然太危险了。”

李娜心里一抖,想要单独一个人住的想法彻底打消,也低下头不说话了,村长眉头皱了起来。

“村长,我去住吧。”朱向清举起了手。

村长笑了,但笑容不达眼底,他做了一个钱的动作,示意加固房顶的钱也是要你自己出的。

“村长,你说总共要多少钱。”

“十五块足够了,多贴少补,反正不会亏着你,更不会亏着本村的人。”

朱向清刚想点头,安红叶着急了,你全身上下就带了二十块钱,如果给了盘炕和加固房顶的钱,你以后日子不过了。

朱向清冷冷的看了安红叶一眼,安红叶被朱向清的眼神给镇住,这个向清,怎么又变成了冷面人。

“我住”

“你叫朱向清,你决定你住耳房。”

“是的村长,麻烦你找人帮我加固屋顶,还有盘炕,我保证在明年的今天之前,把这些钱给还上。”

“成,就这样说定了,你们新来的知青安排好床铺,可以去后院会计这里领取粮食,每人一百斤,年底分粮时从工分里扣。”

李娜立刻抓住了安红叶两姐妹的手,靠近后院的那个屋子里还有三个铺位,她们三个人住在一起。

孙艳红有些着急,她不想跟叶琴睡一个大炕,而且另外一个房间的大炕只剩下炕尾的两个位置,太吃亏了。

李娜没有理睬孙艳红,在她的眼里,这两个人都够自私,谁跟她们搭上谁倒霉。

孙艳红见自己对付周国伟的招数不管用,委委屈屈的提着行李去了隔壁的屋子,而叶琴已经将炕尾的位置给占了,一边靠着墙壁,到时候可以用背对着孙艳红。

老知青看到新来的知青热火朝天的铺床整理行李,他们也去了耳房,拿出自己的东西,这里有人住了,再占地方就不对了。

朱向清看到耳房里空了,就从行李袋里拿出了破旧的抹布,开始打扫起来,又跟老知青借了扫帚,没多久就把耳房给打扫了出来。

耳边忽然听到孙艳红和叶琴的喊叫声,原来两人看见了长长的蜈蚣,还有脚比身体长的蚊子,叮在她们的胳膊上吸血。

安叶红和安叶紫也是脸色紧张,她们以前居住在家属楼,家属楼烟火气很旺,哪里会有蜈蚣这种生物。

朱向清记忆回笼,她意识进入空间,从柜子底下找出一个盒子,打开盒盖,里面是一些磨成粉的雄黄。

均匀的将雄黄撒在耳房的角角落落,特别是比较潮湿的地方,蜈蚣怕雄黄,只要闻到这个味道,绝对会躲避三尺。

点长付希明见新知青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连忙带着他们去了后院领粮食,一百斤粮食,如果配合着野菜野果,应该能扛过年底了。

知青点的厨房飘出了白烟,为了欢迎新知青的到来,他们每个人都凑了一些粮食,做成二米饭。

夏天的蔬菜很多,老知青还从村民手里换了几个鸡蛋,什么丝瓜蛋花汤,西红柿炒鸡蛋,干烧茄子,蒜泥拍黄瓜。

可这些菜在大院出身的知青眼里,简直就是简陋到爆,就那个西红柿炒鸡蛋,因为量大的关系,一抹式的红,几乎看不到黄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