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8章 吊唁(第1页)

街上行人稀少,头戴僧帽,身穿僧袍,身上背着竹竿,竹竿上挂着红灯笼的僧人,敲着手中的铁牌报时“寅时。”

乌鸦和杜鹃站在院子里的树枝上鸣叫,一些人手上提着白灯笼,一位头戴白色幅巾,身穿白色深衣,麻鞋,露出左臂的中年男子在众人的搀扶下,登上梯子,站到房屋房檐上,老丈面朝北方。有人手拿一根长竹竿,把挂在竹竿上的一件银灰色圆领袍,递给老丈,老丈左手抓着衣领,右手抓着衣服的腰部,哽咽呼喊“堂兄江通之,复!”

房檐之下,众人呜咽,老丈又大喊了一声“堂兄江通之,复!”众人啜泣。

三块瓦当枕头,去世的人脸上盖着一张黄纸,耳朵里塞着棉花,穿着崭新的深褐色印绿色蝉纹左衽交领袍,系带的麻鞋,胸上压着一个秤砣,左手拿着用高粱杆和稻草做成的“打狗棒”,右手拿着一串用面团做成的“打狗馒头”,腰上束着黑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两个黄麻荷包,双脚被一条麻绳捆住,安详地躺在拆下来的铺着七十二根稻草的卧房门板上,门板靠着卧房的墙。靠近去世人头部的门板附近,放着一个香炉,香炉里插着三支香,香炉旁边,放着一碗插着一双竖筷子的米饭,一个铜制的燃烧的麻油灯。

老丈第三次呼喊“堂兄江通之,复!”语毕,老人把圆领袍卷起来,拿在手中,继而用自己的衣袖拭泪,他登下梯子,把衣服覆盖在去世人的身体上,又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白色麻布,盖在去世人的头部,众人放声痛哭……

灯火通明的垂拱殿内,殿内摆放着香烟袅袅的香炉,做工精美的水晶沙漏,香炉里飘来沉香的味道。

头戴通天冠,脖子上系方心曲领,身穿绛纱袍,束着玉带,腰上戴着佩饰的皇帝端坐在龙椅上。

文武百官戴冠,身穿朝服,脖子上系着方心曲领,腰上佩绶带和装饰物,手上拿着白色象牙笏板,有序地站在大殿内。

头戴鹊尾冠,身穿黑青色交领袍,束着白丝绦,腰上挂着铁牌的宦官双手提着煤油灯,有序地站在大殿内,两位手上拿着拂尘的宦官说道“大起居,行朝礼!”

文武百官手把象牙笏板插在腰上,行了七次“长揖礼”,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微臣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永昌!”

皇帝起身,回了“天揖礼”,说道“众卿平身!”

文武百官回道“谢陛下!”

皇帝坐下后,官员们拿起笏板站好,专心致志地看着眼前的笏板。

皇帝说道“礼部与两制的官员有一事尚且无法定夺,朕今日想听听众卿的看法。李太常,你把昨日下朝后,朕与部分官员议论的事情,告知所有朝臣。”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李育举高笏板回道“唯唯!”李育说道“去年陛下即位,大赫天下,宗室及百官受封进爵,只有濮安懿王,尚未追加典礼。本月初九,有官员提及濮安懿王典礼一事,陛下让微臣负责典礼之事,因为濮安懿王是陛下的生父,所以我们会降制行册命。昨日下朝,微臣与陛下,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讨论濮安懿王的册赠,无论是制书还是册书,都有具体的书写格式,然而制册书籍中,并未提到皇帝的父母是哪种父母,皇亲是否要记录名字。一些官员主张在制册中,称呼濮安懿王为‘皇伯’,不记录濮安懿王的全名,一些官员认为濮安懿王应该称为‘皇考’,应当在制册中记录全名。”

李育说完,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众卿觉得,濮安懿王在制册中,应当怎么称呼呢?”

头戴笼巾貂蝉冠,束银腰带,腰上佩深红色蔽膝,玉佩和土黄色绶带的宰相韩琦举高笏板说道“陛下,《孝经》有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微臣鄙见,濮安懿王是陛下的生父,理应称呼‘皇考’。”说完,韩琦放平笏板。

头戴三梁冠,眉毛与耳朵齐平,耳朵长,两鬓留着黑,上唇,下巴留着短胡子,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司马光,立刻举高笏板反驳道“《孝经》有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陛下是先皇的儿子,按照礼仪,微臣鄙见,濮安懿王应当称作‘皇伯’。”说完,司马光放低笏板。

头戴五梁冠,束银腰带,深红色蔽膝,佩玉佩,左腰佩着土黄色绶带的参知政事欧阳修,抬高手臂和笏板说道“陛下,生身父母,过继的父母,皆称‘父母’。《孝经》有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古今典礼,皆无改称皇伯之文,微臣拙见,濮安懿王应当称作‘皇考’。”欧阳修语毕,缓缓放下笏板。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右谏议大夫,兼任翰林学士,兼职代理太常寺的礼官范镇,立即举起笏板反驳道“事关国事,陛下应当站在宗庙社稷的角度来看问题,微臣认为,濮安懿王应当称作‘皇伯’。”语毕,范镇放平笏板。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言律举高笏板,附议道“陛下,《礼记》有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陛下是仁宗皇帝的儿子,微臣拙见,濮安懿王应当称作‘皇伯’。”语毕,言律放平笏板。

大部分官员们纷纷举起笏板,进言支持“皇伯”的称号……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银佩和紫色绶带,任职资政殿学士的梁度举起笏板说道“陛下,濮安懿王无论是称作‘皇伯’还是‘皇考’,都会让陛下引起争议。微臣拙见,濮安懿王当按制册格式,称呼‘皇亲’,一来,这里的‘亲’可以指父母,二来,这里的‘亲’也可以指‘亲属’。”语毕,梁度放下笏板。

头戴獬豸冠,扬眉,龙鼻,颧骨有肉,耳有垂坠,上唇留着两缕三寸长的胡子,下巴留着一缕短胡子,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监察御史里行,兼任御史中丞吕大防,马上拿高笏板反驳道“梁资政,你并非第一天上朝,陛下让我们在濮安懿王的称呼中做出选择,你的提议,毫无用处。濮安懿王是仁宗皇帝的堂兄,仁宗皇帝称呼他为‘皇伯’,在微臣看来,陛下可以顺应这种称呼,濮安懿王应当称为‘皇伯’。”语毕,吕大防放平笏板。

头戴二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铜剑,后腰佩绿色绶带的观察使燕存理,举起笏板说道“陛下,微臣有一个提议,我们可以将濮安懿王称作‘皇伯考’。”说完,燕存理缓缓放下笏板。

头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银佩和紫色绶带的正奉大夫,兼任龙图阁直学士的吕公着举起笏板反驳道“燕观察,‘皇伯考’是真宗皇帝对太祖皇帝的称呼,这种专称,濮安懿王怎么能使用呢?陛下,微臣拙见,濮安懿王应当称作‘皇伯’。”说完,吕公着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看来众卿的观点无法达成一致,此事推迟到六月再议,众卿今日有何事要奏?”

头戴笼巾貂蝉冠,扬眉,龙鼻,长耳,耳有垂珠,上唇和下巴留着白胡子,身穿朝服,束着银腰带和深红色蔽膝,腰上佩着玉佩和玉剑,左腰和后腰系着一条土黄色晕锦绶带的枢密使,兼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文彦博,举高笏板说道“陛下,自太祖皇帝以来,国朝因战负伤的士兵,以及年满六十岁的普通士兵,年满六十五岁的将领,均称作‘剩员’,朝廷每月向他们月俸,国朝现有‘剩员’三十万人,其中因战负伤,回乡种田和在军队中做杂事的‘剩员’,共有十万人,其余二十万‘剩员’,无从派遣。昨日下朝后,曾尚书告知微臣,截止去年,国朝现有官员二万四千人,入籍杂户的官员随从共计十二万人。国朝所有官员随从每月的衣粮花销,均是朝廷承担,倘若陛下遣散一半的杂户,将无从派遣的‘剩员’分配给官员,充当官员的随从,对于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位官员再精简一半的随从名额,如此一来,朝廷每月可节省一笔花销。此外,微臣听闻,近日有盗贼在汴京书院偷盗学生书籍和钱财,倘若朝廷派遣‘剩员’在各州县的学校门口看守,或许盗贼不敢造次。伏望陛下采纳微臣的愚谏!”

皇帝说道“朕准了,文枢密,你和欧阳参政,韩相公一起把此事落实下去吧!”

欧阳修和韩琦把笏板举得跟文彦博的笏板一样高,他们齐声回道“微臣遵旨!”语毕,他们放平笏板。

欧阳修又举起笏板说道“陛下,今年正月,西夏李谅祚带着数万的敌军侵犯庆州,突袭王官城,庆州经略使孙长卿带兵抵御敌军,李谅祚说要退兵求和,却又在二月冒然来犯,三月,李谅祚带着敌军围攻陕西顺宁寨,虽然两场战役,我军大捷,但是有五万的士兵因战陨命,其余十万士兵均在本月平安归队。微臣伏见谅祚猖狂,违背誓约,此人妄图篡位、叛变的目的已经显露,年岁之间,必为边患。国家防备战事的策略,在于用人。国朝与西夏停战,已有二十余年,曾经为大宋征战的将领,除了户部尚书侍郎孙沔,其他人鲜少在世,仁宗皇帝在时,西夏与国朝交战,孙沔守卫环庆路,此人光明磊落,足智多谋,他虽然没有出兵,立下战功,但是他招抚番夷,恩信一方,边民至今挂念他。孙沔今年七十岁,虽然他曾经因罪被朝廷免职,但是弃瑕忘过,正是用人之术。微臣盼望朝廷察访孙沔,若他的才智没有因为年老而衰退,若他的身体没有因为年老而衰弱,伏望陛下赐予他嘉奖并且任用孙沔,此人是抵御战事的贤士!”语毕,欧阳修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贾中丞,朕限你在一个月之内,察访孙沔。”

头戴獬豸冠,扬眉,狮子鼻,上唇留着短胡须,下巴留着长胡须,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御史中丞贾黯举高笏板回道“微臣遵旨!”语毕,贾黯放下笏板。

言律举高笏板进言道“陛下,微臣通过打听熟人和查阅资料,得知汴京在以前生过地震,地震来临前,指南针失灵,云朵成鱼鳞或者条带状,井水变得浑浊,水质变味,植物和动物均有异常表现,柳树枯死,结果的植物又再次开花,飞鸟聚集,牛羊骡马不进厩。微臣通过询问一些经历过地震的幸存者,了解到地震的逃生方法,地震来时,人们躲在桌子下或者家中空旷地带,便可逃生。仁宗皇帝在时,汴京,忻州,代州,并州,广州,河阳,许州,秀州,幽州,雄州这些地区的百姓,经历过地震,其他州县的百姓对地震了解甚少。微臣伏愿陛下组织各个州县的百姓,每月开展一场地震演习,增强当地百姓的安全意识,地震本是天灾,若我们防范于未然,便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语毕,言律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孟舍人,在你看来,我朝各个州县的百姓,应该如何开展地震演习?”

言律举起笏板回道“陛下,微臣拙见,国朝各个州县的百姓,应该以街坊为单位,在固定的时辰,开展地震演习,由于地震在以前来得突然,演习时辰应控制在两刻之内。”说完,言律放平笏板。

皇帝说道“去年春季,有官员向朕献上札子,说是相国寺有位僧人,撰写了一本一万字的《地震预兆及逃生法》,朕看过那本书,书里的一些预兆,和孟舍人所言一致,朕当时命国子监加印此书,覃祭酒,由国子监和相国寺共同加印的三万册书本,现今的印刷进度如何?”

头戴三梁冠,长着伏羲骨,狮子鼻,身穿朝服,腰上佩着铜佩和绿色绶带的国子祭酒覃昌举高笏板回道“禀告陛下,我们和相国寺现今已加印二万九千册书,本月底,所有书籍便可加印完毕。”语毕,覃昌放平笏板。

热门小说推荐
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

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

简介关于重回七零娇养糙汉老公赵菁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下乡目的地,去隔壁向阳大队找老公。在赵菁眼里,自家老公是温和有礼,儒雅稳重!可重生后,第一次见面,赵菁却惊讶无比这个一身反骨,又凶又狠还不理人的男人,是未来那个温柔守护她的老公吗?!顾洲,三岁起便跟着被他爸举报的外公外婆和母亲前往农场改造,受尽苦头,十岁的时候,外婆劳累去世,母亲也因病去世,外公带着他来到了向阳大队。却依旧只能住牛棚,受村民排挤,养成了冷漠的性子。没人愿意靠近顾洲,直到大队里来了个名叫赵菁的女知青。她又娇又美,比所有人都好看,还很聪明善良,据说来大队之前,救了镇里领导的孩子。大队里的人都很喜欢她,偷偷讨论,这样一个凝脂美人,以后要嫁给谁!赵菁不知什么时候知道了村子里在讨论她,她悄悄站在顾洲身边,轻声说嫁给你,好不好?顾洲掐住赵菁的腰,语气凶狠,手里动作却很轻嫁给我,你就一辈子都不能离开我的身边!赵菁笑得漂亮求之不得。...

人在东京:开局一座时空门

人在东京:开局一座时空门

穿越东京。没有天降系统,也没有自带外挂。本以为今后只能安安心心当个杂货店老板。却意外在仓库里发现了一座时空门。〖确认初次进入时空门获得时空门所有权〗〖确认获得称号—异世界的旅行者〗〖确认获得加护时空神的眷顾〗〖确认获得固有技能超速成长〗〖确认获得独有技能时空旅行者〗走出时空门后。林恩发现,自己好像起飞了!...

牧妖师:我的妖宠太不正经

牧妖师:我的妖宠太不正经

简介关于牧妖师我的妖宠太不正经(无厘头爆笑各种梗开车名场面)(阅读之前,请把脑子寄存,看完之后再取回。)穿越万物成妖的世界后,秦龙获得了牧妖系统。他的妖宠一个比一个不正经。修炼几亿年的霸王龙封印在你体内,是我龙生最倒霉的事。满嘴顺口溜的母柯基主人别看我是狗,长得一点都不丑,给我介绍仨公狗,我们痛快玩一宿。比他帅的男狐狸精主公请放心,我一定不会勾引主母的!还有自称地三仙组合的我们是地三仙组合,我是土豆,这是辣椒,那是茄子!秦龙带着这个奇怪的组合,开启了一段惹人爆笑的降魔捉妖之旅。...

三国第一狠人

三国第一狠人

6玄穿越成庐江太守6康的儿子,娶大乔和小乔,收周瑜和鲁肃。孙策你别逮着我一个人薅羊毛,太难了。刘备一脸绝望我五虎上将少了三个,卧龙凤雏全灭,可惨了。曹操摇头叹息我女儿赔了两个,大魏国的万世基业被抢,6玄这孽障是三国第一狠人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三国第一狠人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爱丁堡的驱魔神探

爱丁堡的驱魔神探

我看见了一匹白马,地狱随之而来。恶魔将要降临人间。随着举世谜案,密室谋杀,层出不穷的案中案,和结果令人难以想象的魔童案等。阿瑟柯南道尔不但要解开谜题,还要驱除在人间的恶魔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爱丁堡的驱魔神探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