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页(第1页)

  江星列垂眸,想起沈绵的大哥,似乎名唤沈瓒,比他大一年,少年起便从军去了。

  关家执掌北方大军,沈瓒和那位关小将军相熟吗,看来沈家的男儿不简单啊。

  看今日沈翁八风不动的模样,能教出这样一双不凡的孙儿,也是正常的。

  江星列走到门口,又从怀里拿出小油纸包,“从宫里带出来的点心,本来是我自己拿着吃的,现在回家了,给你吃,别哭,你姐姐那么聪明,自然是前途无限的。”

  沈绵拿过点心,甜香的味道弥漫开来,江星列翻身上马,“回去吧,我走了。”

  江星列拽进缰绳,看着小娘子泪痕仍在的模样,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他想,如果不这样做,他一定会后悔。

  沈绵看着江星列上马离开,她把点心塞到衣袖里,心想,真是巧了,怎么总是遇到他,她还是赶紧把千佛图画完。

  沈家喜庆的气氛一扫而空,沈绮没有哭闹,而是和父母一起,处理家中事务,为了她成婚,家里订了厨子明日过来,现在要去退了。

  送出去不少喜帖,也是挨个去道歉,不能让人家明日白来了。还有郑氏的娘家人也从外地来了,正在客栈里住着。

  倒是沈绵,她还是有些不知事,并不知道去处理这些事情,就跟着二哥哥陪祖父。

  沈绵看祖父脸色不好,有些担心,提议说,“祖父,去请个大夫回来吧。”

  沈老爷子拿了牌子出来,交给沈瑞,“去,进宫请个太医回来,跟他们说,老夫我被气病了,声音高些。”

  沈瑞不解,“祖父。”

  沈老爷子叹息道,“赵家这个架势,恐怕要坏你姐姐的名声,咱们先制人。”

  老爷子致仕之后,从未与宫中有过联系,眼看就要被盛京的王公大臣们忘了,他也确实准备彻底淡出盛京,等儿子沈秉在御史台站稳之后,就回青州老家修养。

  现在,却为了大孙女,老爷子准备再打扰宫中一回。这婚事是他订下的,也是他耽误了大孙女的前程。

  这丫头聪敏非凡,又是个有心的,本想着顺她的意,让她嫁入侯府,自己去拼一把,没想到落得如此结局。

  沈老爷子看看乖乖顺顺的小孙女,“绵绵,你以后想回青州吗?”

  沈绵点头,“想。”她小时候在青州长大,青州在海边,鱼很好吃,还有螃蟹,虾,都好吃,风景很好,也很安静,她想回去。

  “那跟祖父回青州吧,祖父在那里给你找个人家,简简单单的好不好。”沈老爷子摸摸她的头。

  沈绵笑道,“我才不嫁人呢,我不嫁。”

  沈老爷子也露出笑容,“说什么瞎话。”

  沈瑞纵马,拿着沈老爷子的牌子进宫,一路去了太医院,太医院院正年纪也不小了,和沈老爷子关系不错。

  听了沈瑞的话,他就高声斥责起赵家,然后带着两个徒弟出宫去了。

  没多久,皇帝也听到了这话,就问身旁的内侍。内侍回道,“回圣人,听说是平江侯府糊涂,把老爷子气坏了。”

  皇帝听了前因后果,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小沈大人不得把赵家给拆了。”

  林内侍道,“小沈大人和沈翁也不是谋私的人,气坏了肯定是真的。”

  皇帝想了想,没说什么。事情没闹到他眼皮子底下,他也不必管,但转头又说,“你去,从库里挑点药材,去给沈翁送过去。”

  皇帝忽然明白了沈翁的心思,他不只想给大孙女挽回名声,还给了他一个台阶,对世家下手的台阶,赵家只是个侯府,且眼下也没有倚仗,正好用来杀鸡儆猴。

  沈翁疼爱儿孙,果然名不虚传。

  皇帝以前就想借他的手,对世家下手,抑制一下盛京中的奢靡风气,但被沈翁婉拒说时机不到。

  皇帝知道他是担心自己年纪大了,祸及子孙,也没有强逼,而是打算想别的办法。

  如今为了大孙女,沈翁居然肯给皇帝搭这个梯子,皇帝又说,“朕前日看到关老将军的折子,是不是提到了个沈瓒的年轻人?”

  “正是,”内侍道,“是沈翁的长孙。”

  皇帝满意地点头,沈家啊,不说别的,这几个孩子真是不错。

  第16章身在局中

  太医院院正到了沈家,不过只是随便给老爷子把了脉,没开药,反而是给郑氏开了些补药。

  后脚皇帝的赏赐也来了,年轻内侍满脸堆笑,把几个方盒子放到老爷子面前,说道,“陛下说了,沈翁年纪大了,要保重身体,这婚事没了便没了,日后他亲自给娘子指门好的,您只管安心。”

  沈老爷子靠在床上,拱手说道,“此等小事,不想打扰了陛下,老臣真是心中有愧。”

  内侍说了两句好话,叫沈瑞送这位内侍出去了。

  内侍坐上轿子,心中有些不高兴,心想,就是去几个王爷家里传旨,他们都客客气气的,还能收个荷包,到了沈家,陪着笑脸还什么都没有。

  不知道干爹是怎么想的,许多大好的世家上赶着巴结他,他老人家从不给个正眼,这沈家一穷二白的,他老人家却上赶着亲近。

  沈秉和郑氏见过皇宫来人之后,终于松了口气,有陛下金口玉言,绮儿的名声肯定能挽回一些,就算不能再嫁入高门大户,但那些明眼人,肯定是明白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