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第1页)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宁阳有石油,很多农民都靠偷油度日。

村民的对象是散矿,一般是四五人组成一伙,结伴用蛇皮袋去“背油”。

之所以说是“背油”,是有原因的,“照井”的也是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他们大多是临时工,是当地农民。

由于油井每天的生产量有一定的误差,“临时工”会从储油罐放油给村民,一袋油的提成是1o元,远高于月工资6oo元。

6凡和苏小易打听清楚了,卖给油贩一般是1元公斤,

利润非常可观,更有人用“二蛋车”来直接拉油。

从大年初二开始,6凡跟着苏小易搞钱,杜文龙自然不会落下,杨铭豪、曾明、刘金柱、苏小易也兴致勃勃的加入到“偷油”大军,正月比平日更安全,路上随处可见“油耗子”,遇到同村的还会相互通风报信。

夜黑风高,几人来到村外山腰上一处油井,第一次偷油大家难免紧张。

苏小易轻车熟路的敲开“照井工”房门,热情的了一包烟,说道:“老光棍,我们7个人,今晚搞三趟。”

“老规矩,21o元。”

“好唻,回头给你送两瓶酒,大过年的解解闷。”

“小易,最近风向不对,过了正月就收手吧,弄这事不是长久之计,你还不到二十岁,去学个手艺吧!”

“叔,我听你的!”

接着,在老光棍的帮助下,七个壮小伙扛起几十斤的蛇皮袋消失在夜色中,国道旁边的有好几辆收油的油罐车在等待这些油耗子“送货上门”。

忙活到半夜三点,兄弟七人汗流浃背的回到6凡老房子里,瘫软在土炕上。

休息了会,大家开始兴奋的数钞票,每人到手2oo元。

6凡惊呆了,要知道宁阳“公家人”每月还不到1ooo块,照这样下去一个月得挣6ooo块,有这行当还要啥自行车?

此时的6凡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肯吃苦,养家糊口好像很容易,农村人就是力气多。

直到正月十五,七兄弟昼伏夜游,破衣烂衫,踏上了财致富的“金光大道”,6凡手里有了3ooo元巨款!

杜文龙摸了摸兜里的“巨款”,出生以来从未如此满足,一下来了兴致,叫道:“凡哥,咱们拜把子吧!”

“好,拜把子!”苏小易。

“桃园结义,同生共死!”杨铭豪。

“算我老曾一个!”曾明。

……

有兄弟行遍千里,没有兄弟寸步难行。比起单打独斗,一起结营寨,一起打硬仗,一起分杯羹,才是成事之道。

6凡很喜欢这群兄弟,当即说道:“好,兄弟们,准备一下,拜把子!”

大家一下就来了兴致,开始忙活,曾明甚至跑回家偷了只鸡回来。

2oo7年正月十五,狼岔村,6凡和他的六个兄弟斩鸡头、烧黄纸,许下共同的誓言:今日我们兄弟结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天地作证,山河为盟,一生坚守,誓不相违!

到了排行的时候,杜文龙坚决要求6凡当老大,说他叫了十年的凡哥,根本改不了口,结果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于是,6凡这个原本的“老二”被迫变成了“老大”,杜文龙变成了老二。

大正月的,谁家都不缺酒,此情此景岂能不开怀畅饮?

情到深处,杜文龙抱住6凡嚎啕大哭,兄弟们非常理解老二是个苦命人呀!

6凡拍拍兄弟的肩膀说:“丑丑,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争取活出个人样来!”

9年前,杜文龙父亲因打井用地赔偿款问题与人械斗,损毁了抽油设备,后被绑到乡政府调查,从此以后再没有人现他父亲的行踪。

有人说在街上见过,有人说被害了,还有人说拿到赔款抛妻弃子独自享福去了……众说纷纭,但直到现在杜文龙父亲依然杳无音信,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其实,七兄弟都是同病相怜,而且意气相投,才能走到一起。小伙伴很多,中途走散了很多人。

正月十六,吃过早饭,6凡郑重的将12oo元交到二叔手中,说道:“二叔,这些天我挣了点钱,您拿着,感谢您和二婶对我和妹妹的照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