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页(第1页)

元帝不想他会说出这番话,气得笑了起来,“好你个沈溪石,怪道死活不愿意娶妻,却对朕半句口风都不露,怎么,你以为朕还能杀了你的心上人不成?”

沈溪石低着头,并不解释,当年顾家的火灾,他至今也没查出源头,官家虽然也下旨让京兆尹查出火灾的缘由,但是最后却不了了之了。

坊间都在传是因着顾家欺君罔上,有谋逆之嫌,官家才痛下杀手,他当年尚青涩,与顾家的联系也只有一个顾言倾,许多事并不清楚。

他不能让言倾置于未知的可能存在的险境。

元帝对着这块石头气得胸闷得慌,摆手道:“滚滚滚,别在朕跟前杵得让人心烦!”

却也没再提让他娶魏三娘子的事儿。

沈溪石再以头触地,恳声道:“微臣谢过陛下!”

等沈溪石走了,元帝气得肝疼,桂圆公公躬身上前宽慰道:“陛下,奴才揣度沈枢相这心仪之人也是近日才有的,想来那边小娘子还没答应下来,是以他不好在您跟头提,等那头成了,还不得求到您跟前来给夫人讨一个诰命。”

元帝冷哼了一声,“到那时候,看朕理不理会!”

桂圆公公又道:“陛下,今儿个上午,惠妃娘娘派人送了两次炖盅过来了,奴才见主子在作画,都拦了下来。”

元帝背手,有些头疼地道:“还不是为着彦卿打了她弟弟的事儿。”

桂圆笑道:“也是陛下疼宠惠妃娘娘,不然怎会有这些烦恼!”

元帝斜眼看了桂圆一眼,“就你这奴才知道得多,行,摆驾云玹殿吧!朕可最喜欢惠妃了!”

“喏,奴才这就去摆驾!”

长宁殿里头,宫女南鹊一边给刚刚睡起的贵妃娘娘利落地梳着百花髻,一边禀报道:“娘娘,今个御书房外头,沈枢相和杨国公一起跪了一个时辰呢,那冷风吹得杨国公出宫的时候还摇头晃脑呢!”

杜贵妃笑道:“陛下还舍得罚沈枢相?可知道是为了甚事?”

宫女如非瞪了南鹊一眼,“主子,您可得好好罚罚南鹊,没事儿就爱打听闲事儿。”见铜镜里的主子笑盈盈地看着她,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看穿了她一般,只好低声道:“是因为沈枢相昨儿在樊楼痛打了杨惠妃的弟弟,杨家人来告御状。”

杜贵妃对着镜子理了理自个的云鬓,缓声道:“原来是这事,那今个陛下还不得去一趟云玹殿哄惠妃娘娘。”

如非急道:“主子,陛下不过是做做场面功夫罢了!”

杜贵妃今年已经二十有八,伺候官家已有十四年,前十年几乎独宠后宫,但一直没有孕育子嗣,四年前宫里又进了一批新人,其中杨国公府的嫡女杨穗儿甚得陛下欢心,眼看着挤下了前人杜贵妃。

杜贵妃看着焦急的如非,笑笑不语,眼里的落寞一闪而过,当年她伺候陛下前夕,阿姐便和她说过,陛下是大赵国的皇上,不会是她一个人的,她当时年纪小,以为陛下只要喜欢她就会独宠她一人。

直到她怀了孩儿意外流了,她才理解阿姐说的深意。

南鹊缓着气氛道:“主子,您不是说耶嘉郡主就要回汴京了吗?奴婢要不要将库房挪一挪?”

实在是耶嘉郡主十分疼爱贵妃娘娘,每次从丹国回来,都要带好些稀奇精巧的东西填充贵妃娘娘的库房。

杜贵妃听到阿姐,脸上露了一抹天真的笑容,“还是要挪一挪的,不然到时候放在厅里头,母后和太妃看见了,怕是都要同我抢的。”

南鹊道:“等耶嘉郡主回来,宫里头又要热闹了,奴婢听说,这一回耶嘉郡主带好些丹国使臣过来呢,其中还有丹国的一些夫人和小娘子,宫里头的宴席怕是都要开几天,娘娘可以见着那位执意要嫁给沈枢相的魏三娘子了!”

杜贵妃数了下日子,今日刚好是陛下和沈枢相约定的第三日,“还没有圣旨出来,怕这位魏三娘子是嫁不成了!就是不知道这满汴京的小娘子,最后嫁给沈枢相的会是谁?”

如非道:“许是这回沈枢相会看中一位丹国小娘子也说不定呢!”

杜贵妃暗道,陛下催他娶魏三娘子,就是担心年轻有为的沈溪石到时候不得不娶一位丹国小娘子联姻。

只是,眼下看来,陛下还是没有说服沈溪石啊!

哒哒

沈枢相与杨国公府小世子在上元五夜灯的头一天夜里便大打出手的事儿,很快便传遍了大街小巷,沈枢相虽简在帝心,但是杨小世子的姐姐也甚得官家恩宠。

沈府里头,景行瑜盯着沈溪石左看看右看看,摸着长着几根绒毛的下巴道:“彦卿,你可是要成为我姨夫的人,做事怎么还能这般鲁莽呢?”

沈溪石凉凉地抬眼看了他一眼,“官家已经答应我,不再管此事!”

“什么?”景行瑜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沈溪石,他爹可说了,这回陛下便是逼也要逼得沈溪石与魏三娘子定下亲事的。

丹国使臣可就要入汴京城了!

若是沈溪石与丹国贵女定了亲事,明远伯府及其身后的人,怕是会不惜代价将沈溪石灭口。

届时,便是陛下,怕也难护得沈溪石周全。

景行瑜都能看出这一场亲事的急迫,他不信沈溪石不知道,懊恼道:“彦卿,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你该当知道,陛下的一片苦心!”

沈溪石修长的手端起了一只青釉水波莲纹茶碗,缓缓地用茶盖抹着叶沫儿,姿态闲适优雅,似乎景行瑜说的不是他自个的事儿。

景行瑜见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狠狠地道:“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也懒得再搭理他,出了沈府。

景行瑜一走,在外头候了好一会儿的裴寂进来禀道:“主子,奴婢打探出来了,今儿个顾小娘子的店铺开张。”

沈溪石放了茶碗,起身理了理袍子,吩咐裴寂道:“将我那件黑色虎皮氅衣拿来!”

十五上元夜,各处灯火璀璨,汴河大街上新开的一家羊肉汤铺子门前人来人往,许多都是以前在朱雀门门口的老主顾,老远便闻着香味寻了来,看到藿儿在柜台后面打着算盘,都笑着喊一声:“藿儿姑娘!”

开业前三天半折,一碗简单的汤粉,顾言倾要求怎么实惠怎么来,是以粗口的白瓷描花碗总是满当当的一下子,稍微再多添一点儿便要溢出来。

顾言倾将店铺简单的分成了厅堂和东西两廊,厅堂顾名思义是堂食,摆了五张桌子,东西两廊各是三个镂空雅座,隔扇就简单地设计了个半圆形,打了两三个阁子,随手放两本话本子或野史在上头摆着。

雅座上头配的都是一等琉璃浅棱碗,一套的银盏象牙箸子,又粗犷,又雅致,看起来别具一格。

店铺里新雇了两个跑堂的伙计和两个厨娘,藿儿负责在柜台后收银钱。

入门左侧拐角处搭了一张长条樟木漆红桌子,立着一张牌子“免费饮茶”。凡过路的都可以在此处稍作停歇,喝一碗热热的俨茶。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