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 费尽心思始遂愿 跨过银河终相聚(第1页)

一调到远洲大学,我就被派往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1年。

那时,吃饭需要粮票。各地的粮票只在本地管用,全国粮票才能在全国通用。

我只有远洲市粮票。而在北京吃饭,需要北京粮票或者全国粮票。

我只得写信向诸葛丽娟求援。

诸葛丽娟就问诸葛洪运怎么办?

诸葛洪运说:“北京市粮票我弄不来。全国粮票嘛,我想想办法,差不多能弄来一些。”

“老爸,那就辛苦你了。你就去找全国粮票吧。”

我每月需要3o斤全国粮票。

于是,诸葛洪运找来全国粮票交给诸葛丽娟,诸葛丽娟就定期往北京给我寄全国粮票,使我顺利完成了进修任务。

返回远洲大学后,我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远洲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中心的工作,直接归贺红旗领导。

贺红旗给远洲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定位是:以掘、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从《史记》、《新元史》、《清史稿》等“二十六史”,《资治通鉴》等大量古籍中,收集、整理出对当今社会各方面有借鉴意义的资料,古为今用,古今结合,以高水准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为中华民族造福。

除了我,中心还有两名工作人员:一男一女,侯知进,单爱芝。

我对两人说:“别看我们中心现在人少,我们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决不辜负校党委对我们的期望。”

贺红旗说,以后,将6续选择远洲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留校,充实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里。

与此同时,我还上了远洲大学哲学系在职研究生班。

工作上稳定下来后,我就着手把诸葛丽娟调(diao)到远洲市的事情。

为此,我颇费了一番脑筋。

我听诸葛丽娟说过,干铣工挺累的。那么,把她调来,就不能再让她干铣工,要换一个相对轻松一些的工种。

但是,许多工种都是技术活儿,换工种并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事情。

要让诸葛丽娟重新学习、掌握一个新的工种,也不现实。

这样,要让诸葛丽娟在工厂里就不好办。

我就考虑,要让诸葛丽娟离开工厂,去别的单位。

她要去的单位效益还不能太差,福利待遇要好。

去什么单位好呢?

远洲市商业系统还是很红火的。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不仅人们吃饭要定量,没粮票就不行,而且,市民们买自行车、缝纫机以及肉蛋奶等食品都需要凭票。

这些票证在哪里呢?就是商业系统。

远洲市有第一商业局、第二商业局,简称一商局、二商局。

局机关诸葛丽娟是不好进的。

在明日县技工学校,诸葛丽娟虽然跟中专生一样,读了3年,但是,中专生毕业后属于国家干部,技工学校毕业生只是工人身份。

一个工人要进局机关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我舅舅赵海良动用手中的权力,非要安排诸葛丽娟上局机关工作,也不是办不成。

然而,赵海良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明显不合理、违反规定的事,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这跟办我的调动还不一样。

我调到远洲大学,基本上属于正常调动。

那时候,大学生不多,研究生更少。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大学当老师,是正常现象。不像现在,当一个大学教师需要有硕士甚至博士文凭。

进不了局机关,只有进局下属单位。

彼时,国营商店没有竞争,远洲市第一百货公司的效益不错。远洲市第一百货公司隶属于远洲市一商局。

售货员站着卖东西也比较辛苦,我就想让诸葛丽娟坐办公室。

在办公室工作,上传下达,迎来送往,也不需要什么专业技术,诸葛丽娟应该能拿下来。

我就写信征求诸葛丽娟的意见。

诸葛丽娟回信说,新的工作只要她能干得了就行,叫我看着办。

我来远洲市不久,人生地疏,还得请舅舅出马。

就这样,通过舅舅赵海良帮忙,诸葛丽娟调到了远洲市第一百货公司办公室上班。

两人终于在一个城市了,我俩高兴极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