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六 前途未卜后顾无忧(第1页)

荀圭踩着点回到方慈家里,在宴席上埋头苦吃,早早入睡。第二天一早,荀圭换回了自己的衣服,思虑再三之后,拿着玻璃玉佩找到了方慈父子。在张罗着吃了一顿早饭之后,荀圭向方县令表达了去意。

三人又回到前厅叙话,落座之后,荀圭取出玉佩,递给方慈,说道“那日我在山中,经过一座瀑布,取水之时,偶见水底毫光闪烁,便下水去找,得到了它。正好送与你作为贺礼。”

方慈接过“玉佩”,拿着和方县令一起观看,只见此物晶莹剔透,透过它能看见指纹,淡淡绿色似有一种宁静优雅的气质,放在清晨的阳光下照射,如梦似幻,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

方县令急忙开口“贤侄,此物一看就不是凡物,你要把他送给慈儿?”

荀圭看了看方慈,说道“学生已决定效仿前人,游历诸国,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与世叔、慈弟相见,就让此物留作纪念吧。况且,我是来此的路上现此物,这正说明是天意如此,要我把这宝物送到慈弟手里。”

方慈拿着酒瓶底子玻璃圈,双眼泛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方县令长叹一声“既然你下了决心,慈儿你就把他收下吧,这是你荀哥一片心意。”说完又问“世侄,你打算往何处去?”

荀哥于是掏出《九州风物杂谈》,说“此书是学生昨日得来,正打算依照前人路线,一路行去,见识各地不同。”

方县令看了看书,说道“居然是这本?这······本官记得这本书,四五年前,有不少学子,得了这本书,在给家里留下书信之后就自己远行了,那些学子的家人,与各家书店争吵,最后都闹到县衙里来,让本官很是头疼了一阵子。”方县令说话间又看着荀圭“不过,那些学子,最多不过七八个月,也都回家了,都说路途艰险,其实无甚意思,后来这本书再也无人关注。贤侄,你当真要跟着这本书······”

荀圭心想,我这一去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回来了,毕竟知道自己身份越少的地方,自己就越安全,这本书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自己是一定要走的。就算是以后回来看望方慈,也得等过去个几年,等他记忆模糊之后再说。

荀圭拱手,语气坚定地说“学生心意已决,誓要走遍诸国,增长见闻。”

方慈这时红着眼说“荀哥,不如再多留几日吧?”

荀圭笑笑,方慈这人确实能处,不过自己确实要溜。于是在一番挽留拉扯之后,方慈接受了自己最要好的同窗即将远行的事实。最后,方县令建议,好歹等看过今晚戏班子的演出再说,而且戏班子演完是要回郡城的,荀圭可以和他们一起走,路上也热闹些。

荀圭想了想也是,毕竟自己不认识路,就答应下来。于是方县令让人叫来戏班子班主,和荀圭互相见过,事情就这么定了。

荀圭又说要去城外,看看秋收的场景,毕竟这是自己一开始用的借口,不去一趟会惹人怀疑。最重要的,自己得去山里找找那个失踪的士子,看他到底是不是书院出来的那个荀圭。

荀圭到了县衙前厅,随便找了个衙役问路,衙役见过他,知道他是少爷的贵客,很详细的告诉了他那群歹人当时现士子的位置。荀圭又找下人牵来自己的骡······马,一路到了山上。

到了山间小路,荀圭抽出剑,沿着路仔细勘查,果然在路旁一处,现了树枝折断的痕迹,这两天没下雨,隐隐约约能看见马蹄印。荀圭牵着马,顺着痕迹一路前行,走了不知道多久,一片断崖出现在眼前,崖边有石子泥土脱落,荀圭叹了口气,看样子是从这掉下去了。

在周围找了一圈,总算找到还算平缓的山坡,荀圭把马留在坡上,自己抓着树枝藤蔓,一点点向下挪动,慢慢滑落崖底。往前走了一段,“嗡”的一声激起一大片苍蝇,荀圭好不容易赶走苍蝇。一堆烂肉夹杂着断骨出现在眼前。

荀圭看着眼前的尸身,吓得瞬间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转身趴下就开始吐。他料想过最坏的情况,但是死亡如此真实的出现在眼前,实在是冲击力过大。

吐了好一阵,直吐得神志不清,荀圭强忍着不适,勉励站起。细看之下,原来是一大一小两具尸骨,应该是马受惊了,骑马的人慌乱之间之下没能及时下马,这才跌落山崖,殒命于此。

荀圭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强迫自己走过去。因为他看见了散落的物品,说不定其中就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走到近前,荀圭捂住口鼻,从旁边折断一根树枝,蹲下身子用树枝去挑开那堆东西,开始翻找,细看之下原来是一个书箱,已经和它的主人一起,摔得粉碎。里面只有常见的笔墨纸砚。纸质的书籍,已然被血液浸透,墨水被血液晕开,字迹全都模糊一片,荀圭本想着,书上也许会写着姓名,但是这样子明显什么也看不清了。

荀圭十分无奈,站起身来打算一走了之,转身的时候,忽然眼角余光现有东西在反光,荀圭赶紧回头,定睛一看,原来是马脖子那里,有什么东西,荀圭赶紧过去,拿起树枝拨弄,挑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枚半个巴掌大的令牌。

荀圭也顾不得脏了,赶紧一把抓起令牌,用手抹去血污泥土,令牌上面两个篆字,看字形,应该是是“鹿山”。荀圭赶紧把令牌反过来看背面,背面只有一个字“圭”。

荀圭叹了口气,定了定神,往后退了几步,对着荀圭的遗体,重重的磕了三个头。磕第一个头时,荀圭说了声“对不起。”因为荀圭觉得,也许是自己穿越的蝴蝶效应,害死了书院荀圭。

嗑第二个头,荀圭说了一句“谢谢。”荀圭得了令牌,对于身份就再无顾忌了。

磕第三个头,荀圭什么也没说,实在是心情复杂,不知道说什么好。刚才荀圭下来之前观察过环境,这片狭长断崖其实是两山之间,类似于一个天坑,坑底堆了厚厚一层落叶腐殖土,最上面到底下大概两层楼高,运气好点,说不定最多就是骨折。

然而书院荀圭的运气实在是一言难尽,说起来他应该是死于马过快。眼前人和马的遗体,都歪着身子躺在地上,搞不好是摔下来扭断了脖子而亡。荀圭又叹口气,从旁边拢过来一堆一堆落叶,把这一人一马都盖在树叶底下,又跑到一旁,从树上薅下来一大堆新鲜树叶,洒在落叶坟堆上面。这样的话,上层的落叶和下层落叶,就会呈现不同的腐烂程度,哪怕日后被人现,也只会以为是落叶自然堆积,不会被现有人动过尸体,免得有人怀疑到现在的荀圭身上。

荀圭做完这些,抓着令牌,拄着剑当做拐杖,费了好大得劲又爬回坡顶上。马儿就站在那里看着他,荀圭有些莫名的心虚,牵着马快离开此处。

在山下溪水里,荀圭洗了洗手,把剑和令牌也清理干净,然后骑马回了县城。在城门口停了一会儿,荀圭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向客栈小二扔出一块碎银子,小二顿时乐得不行。小二遵从荀圭的交待,准备了上房,迅烧好了洗澡水,又去成衣店买来一身简单的士子青衫。用剩下的钱,还够小二半月工钱。

荀圭又要来一个铁盆,脱去身上衣物,用打火机点燃,把脏衣服放进铁盆里烧了个干净。接着泡进澡盆仔细搓洗身上,确认没有异味之后,拿起小二送来的剃刀,就着热水,慢慢刮去自己脸上生出的胡茬。做完这些,才取出《九州风物杂谈》,仔细阅读这本书,规划自己以后的路线。

一直到洗澡水凉得待不住了,荀圭才起身,换上新衣服,收好打火机和钱袋,把长剑挂回腰间,走到梳妆台前,细细打量自己。

镜子是铜镜,镜中的自己有些失真,但是荀圭还是看出了问题。和以前的自己相比,现在的荀圭,鼻梁更挺一些,嘴唇更薄一些,脸颊稍微瘦一点。就这一点区别,和前世有八分相似,但是气质上大为不同。荀圭穿上新买的士子青衫,这下,气质更符合一位读书人了。

唯一没有书生感觉的是,那双眼里,充满前途未卜。

荀圭又拿出书院身份牌,苦笑一声,再无后顾之忧。

喜欢在下来此寻仙人请大家收藏在下来此寻仙人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