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八章 施恩(第1页)

赵钰明见姜玫福了福身,绕过他往前走,脸上露出些不满,到底这是姜家,赵钰明不敢造次,老实跟着春阳走了。

姜玫撇撇嘴,她不知道赵钰明是真想讨论文学,还是存了别的心思,只想着日后更要避着这个姐夫些。好在姐夫和小姨子之间,本来就该避嫌,往后也不会有多少接触的机会。

姜玫径直往前走,却不知刘芷画也在林子里,将刚刚的事看了个正着,暗自记下了赵钰明的去路。

进了腊月,京城连下了几场雪,住在城里,也多少能听到城外因为下雪压坏了民房的事,不多几日,便有不少流民进了城里。如今姜家日子好过了,姜老夫人这个年纪,更怜悯因为下雪而流离失所的穷人,当下便提议设个铺子施粥,姜家小辈们自然都响应。

姜老夫人年纪大了,虽说牵头的这事,但也只拿了银子,叫关氏去操办。胡氏倒是想将事情揽过去,只是姜老夫人如今有意培养萧氏,便是关氏,考虑到二房日后要分出去,姜老夫人也会常常安排些事情,叫关氏去做。

关氏揽了差事,头一回领这么大事的关氏很有些兴奋,又有心在外人面前落个好名声,关氏不仅一一打点了粮食等物事,还自己添了些银子,买了些布料棉花添进去。到了施粥这一日,关氏还特意带了姜碧和姜玫一道,说的理由是叫两个女儿学些本事。

姜玫听母亲喊她,其实不大想去,这无关有没有善心,单纯是这施粥人多又乱,关氏当家夫人想施恩于人也就罢了,她们未出嫁的姑娘跟着掺和什么?奈何姜碧欣喜地披袍子拿手炉,她更不好说出不去的话来,只得叫小丫鬟寻了件朴素些的袍子,里头穿暖和些,也没带手炉。

姜碧见状有些不高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二姐,我们是去施粥,不是去赏雪看花,来领粥的,都是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咱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还捧着手炉,人家见了会怎么想?”姜玫见姜碧还没反应过来,只得直接提醒她。

“他们既是来领粥吃,还有资格想东想西?”姜碧冲着姜玫翻了个白眼,“不感恩戴德就算了,还敢挑剔主人家的好坏,这种人,我连粥都不给他吃!”

姜碧这么说,姜玫也没有法子,只得由着她去,左右有婆子家丁护着,她只是不想吃力不讨好。

今年的雪格外多些,进了腊月,已经连着几场大雪,姜玫心想着,若再下下去,只怕这雪要成灾,胡思乱想间,马车已经到了西门附近。因不断有灾民进城讨生活,官府在西门附近弄了个地方,搭了些简易的棚子,供他们居住,若城中有人施粥,便也都在这边。姜玫跟着关氏和姜碧下车,眼前已经有好几个粥铺在施粥,不过大多是管事在操办,也有主人家领头的,但她们这样的年轻女子却没见别的。

姜玫暗自后悔,关氏不高兴便不高兴了,她就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如今却只能硬着头皮待下去。好在姜玫穿着朴素,在关氏和姜碧两个身边并不起眼,姜家的粥铺也挨着路口,几步也就到了。

姜碧也是头一回跟来施粥,瞧着眼前许多人端着破碗排队,她没生出多少怜悯之心,只瞧着那黑乎乎的手,沾着泥污的破碗,忍不住往后退。关氏眼中也有些嫌弃,但大老远都来了,银子也出了,若这些人只知道施粥的管事,她不是白费了力气?当下走上前去,轻咳了声。

正在施粥的管事手上一顿,连忙迎上来,请关氏上前去,扬声道“大伙儿静一静!今年雪下得大,大家伙儿受苦了,我家主子看不得大家受苦,这才设了粥铺,给大家伙儿熬点热粥,填填肚子暖暖身子。今儿我家二夫人特地前来,就是想看看大家,给大家添碗粥!”

“夫人真是大好人!”

“夫人真是菩萨心肠!”

天寒地冻的,排队的灾民也都不傻,哪里不知道大户人家施粥想要的是什么,反正好话又不要钱,早点说完了领米粥回去吃。

关氏听着这些人的溢美之词,顿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还真接过管事递过来的瓢,上前帮着添米粥。

姜碧和姜玫站在后头,被丫鬟婆子挡着,姜玫正满意没人看到她们,姜碧却跃跃欲试的想上前。姜玫连忙拉住她,道“你仔细瞧瞧,哪有未出嫁的姑娘站前头施粥的?你不怕人闲话,自往前面去!”

“……”姜碧有些头脑热,但多少还有些理智,到底听了姜玫的话,没往前头跑。

关氏在前头忙活,姜碧和姜玫不上前去,也没什么事做,只得四下看打时间,便在这时,姜玫瞧见了叶洵。

安国公府也在这里设了施粥的铺子,不过叶洵没去安国公府那边,而是就近找了个地方,支了个新的粥铺。施粥也不必吆喝,都是没有饭吃的穷苦人,一见摊子摆开,就有人立刻赶过来排队,等着领粥喝。

姜玫从这边做事的下人口中听说,今年入了冬就格外冷,之后更是连着几场大雪,不仅京城周边的村子受了雪灾,远一点的地方也有不少。因为受灾的人多,即便官府已经下令当地官员就地安置,开仓放粮,依然有不少灾民往京城来,因此,到了今日,聚集在这里的灾民已经比昨日多了近一倍,更有不少人安置在城外,也往这边领粥喝。

姜玫见叶洵忙着,没急着过去打招呼,只瞧见那粥桶里放的似乎与其他米粥不同,金黄色的,姜玫便想起叶洵种的玉米来。姜玫生在富裕之家,就算前些年姜家过得不如意,吃穿上也亏待不了她,因此,对于贫民的疾苦,姜玫只从书上看到过,从未有过直观的感受。如今亲眼看着灾民们顶着寒风讨一碗粥吃,姜玫才有些明白,诗中说到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叶洵来得晚,粥铺就摆在姜家粥铺旁边,有人领了粥过来,旁人看着黄色的粥与这边不同,不由问他,“这粥煮的什么?从没见过你也敢乱吃!”

姜玫听见这句话,不由有些紧张。早前时,叶洵问过她,玉米本是用作粮食的,可新来的粮食,谁也不敢轻易尝试,该怎么办才好。她那时说,慢慢推广,若没人吃,便只能先用作饲料。那时候,姜玫哪里想到今年会遇上雪灾,这些本来只能用作饲料的玉米,会被拿来应急。

姜玫正担心那人不肯再吃时,只听那人道“怎么不能吃?我昨日便领了一碗,比别人家的都要浓稠,拿回去加水再煮一煮,够一家子撑一天了!你别说,这粥虽不如米粥精细,却顶饱,这时候了讲什么味道好坏,撑过这个冬天才是正理。”

姜玫听着他们的对话,突然明白自己白担心了。也是,若是温饱尚足的时候,人们会考虑更多,可真到了饭都吃不上的时候,那些都白搭,能有吃的,能撑过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粥是否有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就在这儿施粥,那么许多人都眼看着,那么多人都吃了,怎么会有问题?更何况,施粥又不要银子,害人也得有目的吧,总不至于说想看着多死几个人吧!

姜玫看着人渐渐少了些,叶洵退到后面闲了下来,才走过去,拿了帕子递给他,道“擦擦汗吧,这大冷的天还出了一头汗。”

叶洵先前就看见姜玫了,只是他忙着,见姜玫递帕子给他,叶洵接过来,擦了擦汗,道“没事的,是粥的热气熏的。对了,你怎么来了?”

姜玫把关氏来做好事,还带了她们姐妹过来的事提了提,道“没想到,这雪下得大,叫这么多人受了灾。”

叶洵是读书人,因为父亲觉得他年纪小,没叫他早早往上考功名,这半年来,叶洵索性四处游学,对民间疾苦倒是多了些了解,听姜玫感叹,不由解释道“寻常百姓的日子可不好过,今年原本风调雨顺,先前秋收的时候,我去庄子上收玉米,也看了周围乡下收成的情况。”

这会儿不忙了,关氏早就没再分粥了,正同旁边施粥的那位夫人闲聊,姜玫索性寻了个凳子坐下来,听叶洵说话。听到这里,不由接道“我家里提起过,庄上的田佃出去,是收五成的租子,听说我家算厚道的,连同田税一共收五成,有些苛刻的,收五成的租子还要另算田税,便是丰收,佃户也剩不下多少吧!”

叶洵点点头,道“就像你说的,哪怕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叫了田税、交了田租,农民手上剩不了多少,若是年景好,能够一家子的吃用罢了,若是遇到灾年,就更难了。今年原本年成好,我那庄上的玉米成熟时,想卖些出去都没人买,我就留着养了些鸡鸭牲畜,不过到底就一个酒楼,我没养太多,其他的都留起来,一时也想不到拿来做什么,谁料到就遇到了雪灾呢!”

叶洵说起雪灾又添了两句,“我先前想,雪灾与洪灾或是旱灾不同,到底秋天时已经收了粮食,总不会太难捱麻利晓得,雪灾先就压塌了房屋,存在屋子里的粮食自然也不易取出来,加上天冷,身体的消耗大,原本勉强能饱暖的粮食,就远远不够了。”

姜玫跟着点头,冬日天冷,便是她们,也忍不住嘴馋,想多吃些东西,她虽没经历过,也能想象,天冷了,得多吃些东西才扛得住冷。听叶洵说到玉米,便接着问道“既是如此,你存下来的玉米还有多少?留了种子吗?如今既有人吃玉米了,来年必定有人愿意种的!”

“还有不少,这玉米产量比我想象的高呢!”这点叶洵也想到了,倒不是盼着这样一个机会来推广它,只是这玉米确实是好东西,先前庄上管事舍不得拿好地来种,大多种在山坡上,依然结的好,“种子我都留着呢,便是别人不肯种,我自己也要种的。”

两人就着雪灾和玉米的话题,就聊了半晌,可算将一下午的时间混过去了,关氏同隔壁李夫人道了别,这才领了两个女儿回府。

这样去了一日,次日关氏再喊,姜玫是不愿去了,姜碧昨日枯坐了一下午,也不愿去,关氏也没在意,独自去了。

进了腊月,姜玫姐妹的功课已经停了,既不用出门,用过午膳,姜玫便去了姜老夫人的院子。姜老夫人年纪大了,已经不大过问管家的事,空闲下来,便领着几个小丫鬟,围着火炉打叶子牌,见姜玫过来,便喊她一道。

姜玫也没什么事做,见祖母有兴致,便坐下来一起玩,到晌午后,大嫂萧氏过来回事,姜老夫人便将她一道留了下来。最近连着下雪,原本在腊月间的宴会也大多取消了,萧氏如今只管着人情往来的事,这段时间并不忙,闻言便也坐了下来。

姜老夫人年轻时也是个精明能干的妇人,如今年岁大了,却越慈祥起来,瞧着儿孙们和和睦睦的,老人家一高兴,便忍不住同儿孙们说年轻时的事,正其乐融融时,只听见外头响起一阵吵嚷声。姜老夫人正在兴头上,不免觉得扫兴,朝侍立在旁边的大丫鬟道“去看看,好端端的,吵闹什么!”

翠莺应了一声,才走到门前,关氏便一掀帘子闯了进来,不等姜老夫人问话,便不由分说扑到脚踏前,哭道“母亲,你要为儿媳做主啊!”

早前因为关氏抛夫弃女要回娘家的事,姜老夫人对关氏便冷了心,但到底有姜碧和姜玫在,时日长了,姜老夫人对那件事的不满也渐渐淡了些。到底是姜励的嫡妻,便是再不满,也要考虑两个孙女和二房的脸面,姜老夫人这才叫关氏打理一些事情,也是想着将来二房分出去,总要关氏掌家理事。关氏最近差事办得不错,姜老夫人多少对她改观了些,谁料这个时候,关氏又闹到眼前来。

姜老夫人没觉得最近能有什么大事,更不觉得眼下能有什么大事,能让关氏一个当家夫人弄成这般狼狈不堪的模样,闻言只掀了掀眼皮,道“什么事?你说。”

喜欢新贵家的小娇女请大家收藏新贵家的小娇女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