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节(第2页)

几千年后,母亲仍然将是最光辉伟大的形象。

诗人在《凯风》中将自己比作小树苗,在母亲的汗水浇灌下,茁壮成长。和煦的暖风熏陶着树苗,母亲松土、锄草、浇水、施肥。树苗一天天长大,而母亲却一天天衰老。等岁月的沧桑爬上母亲的额角,斑白的头发不时随风飘舞,儿女们都长大了。母亲呢,悄悄退在一边,等待自然规律的最终来临。含辛茹苦养活的树苗继续成长,他们已经绿荫匝地,完全经得起风雨。他们每到收获的季节都会收获累累硕果,而这些果子却没有想到他们的母亲,没有在母亲的嘴里释放甜蜜。母亲依然无怨无悔地爱着她的小树苗们。人们常言: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不论多大,在母亲那里,永远都是孩子。母亲宽阔的胸膛、细微的关爱永远都是家这个概念中最具魅力的光环。

母亲对子女的爱还是刻骨的。唐山大地震时,人们忙于清理废墟,抢救人员在一个坍塌的楼角发现了一对母女。他们艰难地锯开楼板,身受重伤的年轻母亲已经与世长辞。紧紧怀抱的小女孩还在休克之中。人们在为小女孩顽强的生命力欢呼时,突然发现女孩的嘴角挂着点点血渍。人们不禁惊呆了。年轻的母亲竟然是割开自己的血管,用热血让自己的女儿延续生命。而小女孩醒来,用微弱的乳声喊出的第一句话便是——“妈妈”。

有妈妈的孩子像个宝,没有妈妈的孩子却像根草,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妈妈在所有人的生命中,始终都是一个根。

【国学故事】

负米:“负米”出自《孔子家语》,表示侍养父母。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身强力壮,刚直好勇,虽然性情有些粗暴,但是为人诚实,非常孝敬父母。

子路的父母去世后,子路就跟随孔子到处游学。一天,子路去见老师,老师看到他非常伤感,询问其中的缘故。子路对老师说:“过去我奉送父母的时候,自己经常吃一些粗劣饭菜,而不辞辛苦,从百里外地方给父母背来大米,供父母吃。现在父母去世之后,我跟随先生到南方游历诸国,坐着华丽的车子,吃着丰盛的菜肴,可是心中十分怀念逝去的双亲,很想为了他们再让自己吃些粗茶淡饭,给父母背粮食。”孔子听了子路的话,也不禁叹息到:“是啊,侍奉双亲就如同串在绳子上的干鱼不能长期保存一样。父母晚年就像白马过隙一样短暂,我们尽忠就是能尽孝,真是忠孝不能两全啊!”

从此,孔子每逢讲学时,就对他的学生说:“子路的父母健在时,能竭尽全力;父母去世后,他又能时时想起父母,真不愧是一个大孝子。”

【相关阅读】

孟郊《游子吟》;高尔基《母亲》

2、《蓼莪》:子欲养而亲不待

【原文】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1)。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2)。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4)。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