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节(第2页)

看着这么大的进步,赵辞越发的觉得这个拼音学习法的重要了。

“可惜嫂子是女人身,若是男子,该有一番作为。”赵辞不禁感慨道。

罗素笑道,“我还是做个女子的好,我这家里的活计都有些忙不过来了,外面的事情就更别提了。”

赵辞微微叹息,心里又觉得庆幸,心情十分的复杂。

他已经察觉到自己最近很不正常了,特别是面对大嫂的时候,心里总会很奇怪的砰砰跳,脖子以上还会发热,心里慌的不得了。

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是他又隐隐的觉得这是不对的。

看来,还是要早些去县里避开的好。

******************

又过了几天,赵大木去县里带来了好消息,说是县里贴出了告示。太后大病初愈,皇帝感受天恩,特下旨意加开恩科。凡是去岁未参加科考学子,今岁都有机会。县学那边也催着学子们尽快归学了。

赵母一听,喜不自胜。连夜摆了香案,对着北都城的方向个圣上老人家谢了恩。老族长得了消息,也赶紧开了宗祠,让赵辞去磕了头叩谢祖宗保佑。

如今也没几个月了,赵辞在家中自然耽误不得,又本就是打算早些去县学的,如今又提前了几日。赵母连夜替儿子准备了衣裳和平日要用的东西,又拿出自己存的银子,拿出了五两出来,给儿子去县城里花用。

“我听说那些读书人平日里喜欢去酒馆里吃喝一番,说啥子能增长文采,你也莫要落后了。如今家里有了进项,日子过的十分的充裕,你不用为家中节省。”

赵辞赶紧推迟,“娘,这个用不着。儿子自己也存了不少了,完全够花销。”他这段日子给书馆那边抄书,已经赚了小一两银子了,家中又用不着自己这银子,所以都还在身上。绝对够自己去学院的花用了。“再则,我是去书院念书的,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酒馆里胡闹。”

儿行千里母担忧,赵母也不例外。虽然儿子这么说了,她还是坚持拿出三两银子往他兜里塞,“出门不嫌银子多。你好生放着便是。平日忙,也不用顾着家里。左右还有我和你嫂子在呢。且村里都是亲戚,互相都有照应,你莫要担心。等下次我和你嫂子去城里送货的时候,就去看你。”

赵辞见推脱不了,只得收下,想着先存着,日后家中要用了,再拿出来便罢了。

他如今去了县里,抄书更加方便了,倒是确实用不着这银子的。

第二日一早,赵母和罗素就一起送赵辞上了去县城的牛车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