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6节(第1页)

余小莲和大舅妈母女,负责煮猪食。养猪场的一个角落里,一排竹棚里五个灶眼五口大锅一起工作,三个人都是做惯了厨房活计的,煮五六十头小猪吃的猪食,难不倒她们。

余小草每天都来帮忙,最主要的任务,是给水池加入灵石水。用浓度极淡的灵石水煮猪食,猪爱吃,而且不生病,长得也快!

京中的朱俊阳,知道了她办养猪场的事,让人送来了几十头小猪,和几车米糠、麦麸和黍面这样的粗粮。养猪场的小猪,此时已经增加到一百二十头了。

余小草算了算,如果按照一天卖一头的速度,等最先抓的小猪出栏,也差不多能卖到过年了,就让舅舅们停止收小猪崽儿。

一百二十头小猪,每天需要的猪草数量可不是个小数目。小莲和大舅妈三个,光煮猪食都够她们忙的焦头烂额的了,实在忙不过来,又请了已经十二的刘燕儿过来帮忙。

收购猪草的事,提上了日程。余小草找来周珊瑚、钱雅芳和刘.慧芳三个好姐妹,跟她们说了养猪场要一文钱两筐收猪草的事。闲来无事的三个小姐妹,都表示愿意帮忙。

以前条件允许,勤快的人家开春都会抓一两只小猪养着,到过年的时候出栏或卖掉或杀猪吃肉。三个小姐妹以前家中都养过猪,打猪草对她们来说太简单不过了,一天悠哉悠哉地打上四筐没问题!

当得知余家每天至少要收三十筐猪草,以后或许会更多。三个小姐妹商议了一下,先就她们三个人干着,她们忙不过来,不是还有家里的兄弟姐妹吗?以后小猪长大了,猪草需求量多了,再找别人不迟。

说干就干,当天周珊瑚几个,就从余家领了统一大小的竹筐,拿了镰刀,在西山脚下割起草来。钱雅芳带着不太情愿的钱武,刘.慧芳把弟弟妹妹都带了过来。只有周珊瑚孤家寡人,没办法,她哥哥跟着老爹走街串巷的卖货去了,姐姐出嫁,她娘要伺候一群小鸡崽子,家里就她一个闲人。

第一天,周珊瑚赚了三文钱,钱雅芳赚了五文钱,刘.慧芳姐弟三人赚了九文钱。收购猪草,当场结清账目,不够一文钱的,跟第二天的一起结。

一个月下来,刘.慧芳姐弟自己都没想到,能赚到三百多文。现在为了赚点银子糊口,一个零工的位置不知多少人在盯着,遇上无良的雇主,累死累活一天赚不到十文钱。

所以,当刘.慧芳把攥了一个月的钱,交到她娘手中的时候,拴柱媳妇惊讶地问:“慧芳,你哪弄的这么多钱?”

要在以前,三百多文不算多。退潮的时候,挖一天海肠,幸运的也差不多能赚到这个数。可去年灾年,东山村附近的海岸,每天被人潮挤满,滩涂几乎都被翻了个底朝天,海肠都快被挖绝种了。

闺女每天帮着做完家务,就带着弟弟妹妹出去玩了。每次问她,她都说去找好姐妹余小草玩去了,拴柱媳妇没放在心上。没想到,闺女不声不响地赚回三百多文钱。

刘.慧芳把自己帮余家养猪场打猪草的事说了。拴柱媳妇嗔怪地瞪了她一眼,道:“且不说你跟小草的关系了,就凭着你爹跟你余伯伯的关系,咱帮点儿忙也不能收人家钱啊!走,娘带你把钱还给小草去!”

刘.慧芳并不是心疼那些钱,她耐心地道:“娘,你也知道余伯伯和小草的为人,如果我们不收钱的话,他们肯定不会让我们帮忙的。与其找别人,不如我们每筐多塞点猪草,把筐塞得紧紧的,免得小草出了钱,收到的猪草数量却不多。”

在院中晒着渔网的刘栓柱,听了闺女的话,也表示赞同:“孩子她娘,慧芳说得在理儿。你也知道大海哥是个不爱占别人便宜的,不收他钱,说不定将来补偿给咱们的更多!”

栓柱媳妇闻言,犹豫了片刻,才道:“既然当家的你也这么说,那这些钱咱们就收下?”

刘栓柱跟余海一样,是个疼宠孩子的:“咱家慧芳、小英和铁蛋儿都是能干的,一人奖励他们十文钱当零花!再买几斤白面儿,去大海哥家割两斤韭菜,晚上咱们吃菜盒子!!”

三个小的一听,马上蹦起来欢呼。栓柱媳妇笑瞪了男人一眼:“你呀,有你这样惯孩子的吗?做菜盒子就算了,还给什么零花钱!小孩子手松,转眼就能败活了!!”

刘.慧芳把十个铜板放进自己绣的小荷包里,闻言有些不服气地道:“娘,您这话我不同意!!小草妹子比我还小呢!她家的钱都是她在掌着,也没听说她乱花一个子儿。还有小沙(余航小名)和小莲,自己挣的钱都是自己存着的,就连小石头也有自己的小金库。他们哪个乱花钱了?”

英子也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小草好厉害的!!她说:钱是挣回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能花钱才能挣钱!!你看小草家花钱,从来不手软,灾年谁家白米白面的吃着,顿顿都有肉……”

栓柱媳妇在闺女脸上捏了一把,道:“咱谁能跟小草那丫头比?那丫头是个金脑袋,随便转一转就能想出个生钱的法子。英子,你要是能比得上她的一半,咱家就让你掌钱!”

英子想了想,有些气馁地道:“我脑子不如小草好使,想不出赚钱的法子来……”

刘.慧芳迟疑了片刻,把自己琢磨了好久的念头,说出来让大人们掌掌眼:“爹,娘!我想抓些小鸡崽子回来养着!我听小草说了,她们养猪是为了在府城开个卤菜店。我寻思着,卤菜店不能光买卤猪肉啊,卤鸡卤鸭什么的,也应该做些搭配着卖吧?咱们村里没多少养鸡的,咱要是把鸡养起来的话,不愁卖不掉……”

刘栓柱停下手中的活计,仔细地思考着,缓缓地点头道:“闺女说的有道理!!”

“有道理啥?孩子异想天开,你这个当爹的也跟着瞎搀和!养鸡,谁不想养?养大了就是不卖掉,也能下蛋生钱。可关键是,谁家有余粮能养得起那一张张嘴!!”栓柱媳妇觉得男人和闺女,都是不靠谱的。

刘栓柱想了想,道:“不行的话,我借大海哥的马车,到远点儿的地方买车麦麸回来。再搭配着野菜啥的,以咱家的条件,养上百八十只鸡,应该还是可以的。”

去年跟着余海猎了几次鲨的刘栓柱,手里有钱后,把自家的房子翻盖了,圈了个大大的院子。现在院子的一边种上了蔬菜啥的,另一边用石头垒个矮墙,再搭几个草棚子,就是一个大大的鸡圈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旧事重提

周家的作坊,在几个村子里收鸡蛋做变蛋,倒是鸡蛋也不愁卖,鸡也有了销售的途径。大海哥的邻居老周家,不就是养鸡发了财吗?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刘栓柱觉得养鸡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