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1 第 21 章 回国投资(第2页)

余嘉鸿一脸为难:“我这刚回来,还没进轮船公司,也没薪水可以领,要让我拿钱?阿公这不是说,让我问应澜要吗?孙子闯祸,用孙媳妇的嫁妆,这不好吧?”

老爷子受不了他没个正经的回答,用手杖往他腿上敲了一下,余嘉鸿立刻叫:“哎呦……”

叶应澜疑惑,他的腿伤不是在右边吗?老爷子敲的是左腿,他叫什么?

“老爷,孩子受伤了。”老太太急疯了,连忙过来看。

老太爷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记错了?

余嘉鸿指了指自己的右腿:“嫲嫲,我伤在这里,阿公没打到。”

老太太也捶了他几下:“就没个正经的时候。”

管家走进来:“老太爷,《星洲日报》的记者说要采访大少爷。说是大少爷今日在茶楼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要写一篇文章好好宣传宣传。”

余嘉鸿跟管家:“有来叔,您陪记者先生坐一会儿。我马上过去。

“是!”

余嘉鸿走过去扶着老太爷:“阿公和我一起去接受采访?”

“我去做什么?”

“是您的教导,是余家一脉相承啊!”余嘉鸿笑着拉着老太爷,“阿公走了。”

“你啊!”老太爷被拉着走,心里高兴。

刚才茶楼的李老板打电话过来,盛赞孙子,让郑家小子打陈家老一打得特别解气,老太爷嘴上不说,心里很是得意。

老爷子跟着孙子一起进前厅,记者走上前:“余老先生、余先生,我是《星洲日报》的记者陈天章,今天余先生在茶楼的一番话,我听见之后深有感触,想来采访一下。”

“欢迎。”

祖孙俩坐下,记者拿出本子,开始问问题。

“我从泉州下南洋,经营数十载有了余家的家业,从未忘记自己是华夏子孙……”老爷子说自己对母国的情怀。

“自从日本人占领东北,余家便开始为国捐飞机捐款……”余嘉鸿细数余家这些年为国家捐款捐物,“我将进入兴泰轮船公司,内子也将重返叶家车行,为国内物资采购运输出一臂之力,今天带内子去茶楼就是和筹赈会姜先生商谈细节。”

“哦!余太太也会参与支援?”

“是,我太太之前就在车行做事,她能为此出一臂之力。”余嘉鸿说道。

这位记者很兴奋:“现在女士们参与支援,多是卖花或者做救治纱布绷带等辅助性的工作,像余太太那样承担这样工作的不多,我想明天请我们报社的一位女记者专门采访一下余太太,不知道可以吗?”

“可以啊!”余嘉鸿应下,“我来安排。”

“多谢!”

这倒也不仅仅是一个采访,余嘉鸿和陈记者言谈十分投机,时间已经不早,索性留了陈记者在家用了便饭。

饭后,余嘉鸿送陈记者出门,临别前陈记者看向余嘉鸿,他伸手:“我也是那只兔子,我报名了星洲华侨战地服务团,不日将启程回祖国,我要用我的笔支持抗战。”

余嘉鸿握住他的手,又觉得不够,他和他拥抱:“等你凯旋。”

上辈子他跟很多人说过这一句,也有很多人跟他说这一句,最终太多的遗憾和悲伤。

余嘉鸿进屋里,老太爷叫了儿子孙子去书房谈生意,他老人家走了一段停了下来,对余嘉鸿说:“你去把应澜叫来。”

“是。”余嘉鸿说。

余嘉鸿去老太太那里叫了叶应澜,两人一起进老太爷的书房。

炉子上已经加了炭火,正在烧水,看见主家进来,佣人走了出去,带上了门。

婚期确定,叶家专门请了闽南的家庭教师教叶应澜福建的风俗和习惯。

工夫茶还真是费功夫,叶应澜倒是学过,她看桌上茶具的位置,心里有些不确定。

家里练习的时候,她都是按照家庭教师的要求摆放茶具,因为泡工夫茶有个规矩是不能越物,这些茶具,怎么都不可能行云流水不越物吧?

记得书里有一段也是说她泡茶礼仪不到位,被一太太说没教养。

屋子里是老太爷、公公和丈夫,总不能让他们给自己泡茶吧?

在她犹疑的时候,余嘉鸿已经坐下,提起了水壶开始温杯了。

叶应澜偷偷松了一口气,在他身边坐下,一双眼盯着余嘉鸿,想要看他,怎么做到能不越物?

余嘉鸿拿了茶则,从茶罐里取茶叶,见她盯着他的手看,笑问:“干嘛?”

叶应澜实话实说:“我泡茶技巧生疏,想看看你怎么泡的。”

余嘉鸿倒开水洗茶:“大致不错就好了,不必拘泥于每一个步骤。”

“哦!”叶应澜觉得很有道理,一下宽心了。

然而,她看见余嘉鸿在洗茶的时候,把公道杯方向转了一下,再把公道杯拿到右边,一个个杯子倒茶,这么一来就不会越物了。

叶应澜愣了,她刚才想过把公道杯拿过去,就是没想过把趁着洗茶把杯子转个方向。

余嘉鸿已经把茶奉给了阿公和爸爸,再给她一杯茶:“喝茶。”

整个过程看下来,他丝毫没有出过错,还行云流水。还说什么不必拘泥每一个步骤。他当然无所谓,已经烂熟于心了,自己怎么能做到不错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