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雾气深处的盲人少女(第1页)

竹林郁郁葱葱,一眼看不到尽头,而且在竹林间弥漫的白雾彻底的蔽了视线,很难看到远处的景象。

只有一条悠长曲折的白石小路,延伸向前,直通竹林深处。

杨受成独自一人面色苍白的行走在白石小路上。他看着四周越来越浓厚,甚至从竹林深处蔓延而出侵入了白石小路上的白雾,有些狐疑的皱了皱鼻子。

杨受成是长安鹿苑的一个学生。

长安鹿苑,是唐国帝都长安里的音律四苑之一,也是除了皇家的内院学堂外最名贵和顶级的书苑之一。

绝大多数对音律感兴趣的贵族子弟,都会想方设法考入长安的四苑,以接受名师指点,并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出身寒门,也颇具音律天赋的平民子弟,则会更加珍视渴望进入四苑进修的机会。因为那里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意味着更好的资源和教育,更意味着机遇和一飞冲天的机会。

当今的唐国早已经和以往的古唐不同。

自当今陛下与杜辅推行改革新政后,无论是商业还是科举,都从内而外的进行了一场巨大的改革清理。不说完全杜绝了以往权钱舞弊、贩卖官职的现象,也是极大程度的肃清了科举和官职内的腐败程度。

特别是在科举和录用官员的门径,每年都会经过极其严苛的程序和审查。

在国都长安,每年秋季科举,更是由当今太子殿下李顾诚亲自监管。只有真正有学识、有抱负的才子,才有机会被录入官员。

这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无疑是穿过寒冬见到了曙光和希望。他们也不必再担忧科举考试中,所谓的内部规则和预录高官子弟,使得自己十余年的寒窗苦读化为泡沫。

而这对于文坛和许多领域来说,都像是在原本已经干涸的土地上,洒下了一阵春雨,催生出无数生机勃勃的幼苗和野草。

杨受成其实也算是新政的受益者之一。

他的出身虽算不上什么寒门,却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只勉强算得上是很一般的商贾之家。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杨受成才有幸结识了自己现在的授业恩师,并奋努力,考入了四苑之中。

他知道自己很有天分,无论是在音律还是学识,都要比自己的同辈们要出色些许。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进入鹿苑后,自己的那个便宜师傅却从来都不让自己接触修行之类的法门,甚至连音律都很少教授,反而让自己没日没夜的读一些晦涩难懂的古书杂文。

杨受成已经十四岁了,按照同辈们的说法早已经过了传闻中最合适踏入修行的阶段。根骨经脉已定,以后就算有机会踏足修行,也很难有什么大的成就。

那些同学好友们总是会为自己惋惜,觉得是自己的那个便宜师傅不靠谱,耽搁了自己的天分和资质。甚至在去年竹林考核开始的时候,劝自己瞒着师傅偷偷来碰碰运气,万一被哪位大家看上,那可是足以改变一生的机遇。

但杨受成却沉默思考了一天,从凌晨到黄昏,最后还是摇头放弃了。

他其实很清楚所谓修行的许多东西,也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最适合修行的年纪,不过他从来都不会因此对自己的那位便宜师傅埋怨什么。

他一直都是个很木讷的人,从来都不喜欢和别人争些什么,而且其实他对于修行,也只是有些好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和欲望。

权利、名望,所有看上去光亮美好的东西,对于他自己来说一样是很诱人,但也可以来的慢一些。

不要太累,不要太急,没有脑子的人,应该会活的轻松不少吧。

自己那位便宜师傅也确实是没心没肺,成天无所事事,就喜欢钓钓鱼,喝喝酒,然后闲来无事刁难一下自己。

对于他老人来说,世界上似乎从来都没什么大事。哪怕明日天塌下来了,他老人家也一样会带着一壶小酒,半睡半醒的倚在池塘边上,而且在自己的记忆里,师傅好像从来都没钓上来过一条鱼。

“诗会?什么诗会?哦,太生湖,又是一年了啊?啧,算算日子,今年好像是会有点意思,受成啊,别总憋在那件破屋子里了,既然书都看得七七八八了,出去玩玩吧,或许有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哦,记得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壶杏花酒,老医馆对面的那家再买点作料,今晚吃鱼,我总觉得,今天应该能钓上来什么。”

杨受成耳边又回想起自己离开时,师傅还躺在那片该死的池塘旁,嘴里说着不切实际的胡话。

那片池塘水清的可以映照出湖底的一草一木,连虾米都没见到过,那里有什么鱼?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